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推出了众多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影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孔子》在短短40天的贺岁档期,票房收入过亿元,助推了“国学热”。说明表列举的相关因素促进电影业发展的经济学道理。

正确答案

①收入增长促进电影消费,电影消费反过来促进电影生产。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资本的进入,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电影业的发展。③引进先进技术,有助于提高电影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电影业的经济效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扩大,这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压抑,难以有效释放。此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居民的消费意愿受到压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2)城乡居民收 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扩大,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3)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导致消费欲望受到压抑;一些中高收入者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4)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压抑,这体现了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5)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这体现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道: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请运用所学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适度消费。 “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即适度消费,量力而行,量人为出,因此结局是“幸福”。相反,“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即超前消费,因此结局是“痛苦”。

(2)“幸福”程度与消费结构直接相关。消费结构合理,消费会产生积极的效益,获得的“幸福”程度就高。反之,获得的“幸福”程度就低。因此,在相同的花费条件下,人们所获得的满足和享受的程度会有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民网2010年10月18日报道:近年来,中国汽车业呈现30%以上的高增长,2009年的增长率甚至高达46.15%,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销售近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9%,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到1700万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汽车行业生产能力和质量的提升,自2001年起国内汽车价格连年降价,使汽车产品快速步入普通百姓家庭。

请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收入增长是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汽车生产能力和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反过来促进了汽车的生产。③价格影响消费。轿车价格下跌导致汽车需求的增长。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引起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注: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如果CPI涨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材料二 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走势图

材料三 2011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2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与5月份相比,6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5%,涨幅比5月份缩小的城市有24个。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6分)

(2)有同学从材料二得出如下结论:既然货币政策不断调整,说明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请结合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评析该观点。(6分)

正确答案

(1)①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相应调整了货币政策,说明物质决定意识。(3分)②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了房价回落或涨幅缩小,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分)

(2)①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调整货币政策,这说明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3分)

②但不能由此得出“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结论,因为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但人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人们能够推翻的是那些经实践检验的错误的认识。(3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第(1)问是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限制了知识范围,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分析。注意和材料的有机结合。第(2)问是评析题。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说明国家调整货币政策正确。从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所以“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结论是错误的。

点评: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下一知识点 : 消费类型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