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液和萃取
- 共25题
29.由苯合成香料K和解热镇痛药物G的路线如下:
已知:
Ⅰ.
Ⅱ.
请回答:
(1)芳香烃A中C、H原子数之比是4∶5,1 mol 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 mol CO2,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B→K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与第55小题中反应的有机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且位置与F中官能团的位置相同,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8H10;
(2)取代反应
(3)
(4)
(5)
(6)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 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A、浓硫酸和Cu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需要加热。
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集气瓶中要长进短出向上排气法收集。
D、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玻璃材质,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材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但是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需要加热,故A错误.
注意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集气瓶中要长进短出。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错误使用了酸式滴定管,强碱要和玻璃反应,故D错误.
易错点
1、浓硫酸和Cu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需要加热。
2、酸碱滴定管的认识。
知识点
7.对下列装置图或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作为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图,从玻璃仪器的角度看,图1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A正确;
B.检验图2装置的气密性时,夹上弹簧夹,向漏斗中加水若出现长颈漏斗内外液面不一样高,即可以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错误;
C.图3是利用原电池检验空气中Cl2含量的装置,Ag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C错误;
D.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NaCl、CaSO4·2H2O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作为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图,从玻璃仪器的角度看,图1中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B.检验图2装置的气密性时,夹上弹簧夹,向漏斗中加水若出现长颈漏斗内外液面不一样高,即可以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图3是利用原电池检验空气中Cl2含量的装置,Ag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
D.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NaCl、CaSO4·2H2O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
易错点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对物质分离提纯与条件控制、气密性检查、中和热的测定和原电池原理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8.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和胶体的鉴别方法;
B、利用的是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呈现蓝色;
C、滴加BaCl2溶液后BaCl2分别和AgNO3 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
D、经四氯化碳萃取后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胶体的鉴别方法:丁达尔现象;
B、利用生成物离子的颜色差异,硫酸铜在水溶液中呈现蓝色;
C、BaCl2分别和AgNO3 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易错点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知识点
10. 下列实验不能用右图所示装置实现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右图所示装置为分液,用于分离不互溶的两种液体,A中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CCl4与水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
B.水与硬脂酸钠和甘油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
C.NaOH与溴可发生反应,与溴苯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
D.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互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故答案为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易错点
1、物质分离的方法。
2、有机物酯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后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下列操作在太空舱可以实现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除去碘以回收四氯化碳,下列操作最简便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6.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二)产品的精制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的水洗涤。有机层继续用 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 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 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 的馏分,得11.6 g 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 )(填a或b)管口通入。
(2)步骤①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 ),步骤①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 )。
(3)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②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 ),用饱和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
(4)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右图所示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收集126℃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式量116)的产率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