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4.准确性与具体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回答23—24题。

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独立宣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41.历史

考生在 A 、 B 、 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议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 ( 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都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宜言与《独立宜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 l772年)台海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海事宜称:“津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台海归统时约有人口 20 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 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风山、诸罗三县。…… 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 36 人、训导 23 人,台清县儒学教谕 36人、训导 25 人,风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 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海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照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

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B.【 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1)

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

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

(2)改变: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C.【选修4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欧洲的宗教改革独立宣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41. 历史

选做题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老窖。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正确答案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序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

趋势:上升。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独立宣言毛泽东、邓小平
下一知识点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独立宣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