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7.如下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锋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9.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

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31.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特点。为了在“做中学、做中悟”,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当地地理坐标的实践活动。根据下列实践报告,回答问题。

(1)据资料推算当地的地理经纬度。

(2)说明当地该日的日出、日落方向和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日落方向。

(3)分析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4)在下图上画出当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当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绘制并标注:地轴、晨昏线、太阳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极昼极夜区域界线(纬度),并用斜线图例表示夜半球。

正确答案

(1)121°E,31°N

(2)东南  西南; 东南  西南

(3)该日北半球各地均为夜长昼短(或均为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均为极夜。

(4)绘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8.下图中a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表示该地某时刻的稳定风向轨迹。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锋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

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C丙地处于东半球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9.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 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月球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

①ab段

②cd段

③gh段

④ef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 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月船1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  )

①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②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③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④在圆形轨道上时快时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7. 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高度2621米),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南距昆仑站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

据提供信息可知,泰山站的纬度最接近(    )

A77°40′S

B75°32′S

C73°51′S

D71°15′S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5.下图中图甲为图乙(阴影部分为海洋)中M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已知a-b=38.5º,且M地3月21日4:15(北京时间)日出

关于甲图中N点所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南亚易出现洪涝灾害

B南非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此后数天内,黄山各地正午日影继续变长 

DM地为一年中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6.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显示时刻。

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下一知识点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