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结构示意图
- 共26题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知识点
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 N2H4 (1) △H1= -19.5kJ·mol-1
②N2H4 (1) + O2(g)= N2(g) + 2 H2O(g) △H2= -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H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
正确答案
(1)5
(2)2NH3+NaClO==N2H4+NaCl+H2O
(3)2N2H4 (1)+N2O4(1)==3N2(g)+4H2O(g) △H2= -1048.9kJ·mol-1
(4)
解析
(1)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其L层上有5个电子;
(2)NH3+NaClO——N2H4,根据元素守恒还应生成NaCl和H2O,观察法可配平方程式为 2NH3+NaClO==N2H4+NaCl+H2O;
(3)肼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2N2H4 +N2O4==3N2+4H2O,观察已知的两个热方程式可知,②×2-①得:2N2H4 (1)+N2O4(1)==3N2(g)+4H2O(g) △H2= -1048.9kJ·mol-1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中O2在正极反应,故负极是肼发生反应:
。
知识点
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并含有3.5%(质量分数)
。
(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
(2)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 ,D的沸点比A与
形成的化合物E的沸点 。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 FeO+ CaO
+ Fe
(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则金属M为______;检测
的方法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5)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标准状况),在想溶液中通入适量的
,最多能得到
g。
正确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ⅡA族,
(2) ,高
(3)2P+5FeO+3CaOCa3(PO4)2+5Fe
(4)Fe;Fe+3SCN-=Fe(SCN)3
(5)1.1
解析
本题考查钙、铁的知识。
(1)Ca为20号,位于第四周期,第IIA族。
(2)最活泼的金属为:F, 为离子化合物,
为分子晶体,故
的沸点高。 (3)P从0价升至+5价,
从+2价降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P前配2,
前配5. (4)有颜色变化可知,红褐色
为
,
与KSCN变血红色。
(5)与
中只有
与水能反应生成
,由
~
得,n(
)=0.224/22.4=0.01mol。n(
)=1.6×3.5%/56=0.01MOL。由钙守恒得,m(
)=(0.01+0.001)×100=1.1g。
知识点
8.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 )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 ( ),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 );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 )。
正确答案
(1)
(2)Fe
(3)离子键和共价键,
(4)
(5)①;②65﹪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元素M的离子与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能证明溶液中存在
+
O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溶液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在加入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和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水解的最终产物):
①非金属X Y(填:“<”或“<”)
②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的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写出M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Al3++3NH3H2O===Al(OH)3↓+3NH4+
(3)选C;C能证明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
酚酞检验OH-;A中H2SO4消耗的是OH-;B中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可能是氯水直接和OH-反应。C中加入BaCl2后产生白色BaSO3沉淀,可见原体系中含有SO32-
(4)①<;
通过砖红色的Cu2Y可判断出Y是O元素(葡萄糖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
②Cu2O+6HNO3===2Cu(NO3)2+2NO2↑+3H2O
(5)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
因为从表格数据得知,D物质的量为0,平衡一定会向正方向移动,(气体体积减小)而从题干信息得知,压强升高,在恒容绝热下那一定是因为放热导致容器温度升高,从而使得压强增大,推出正方向放热。
知识点
(1)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___mL。
(2)、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Ce3++____H2O2+____H2O =____Ce(OH)4↓+____ 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写出P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每生成1 mol P4时,P由+5价变成0价,电子转移为5×4=20或C化合价由0价变成为+2价,电子转移为2×10=20;
3)n(Na2S2O3)=bV1/1000 mol;与其反应的I2为bV1/2000 mol,与维生素C反应的I2为 mol,即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mol(或其它合理答案);
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V1为10mL,V2为40mL,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可知NH4Cl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3水解会生成HCl,可以完整答出: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
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2Ce3++H2O2+6H2O= 2Ce(OH)4↓+6H+
知识点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知识点
月球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
(1)3He是高效能原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
(3)MgCl2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由MgO制备。
①MgO的熔点比BaO的熔点 (填“高”或“低”。)
②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少量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的晶体类型为 。
③MgO与碳粉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MgCl2。若尾气可用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生成的盐为(写化学式)。
(4)月壤中含有丰富的3He,从月壤中提炼1kg 3He,同时可得6000kg H2和700kg N2,若以得到H2和N2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最多可生产碳酸氢铵 kg
正确答案
答案:
(3)①高 ②SiO2+2OH-=SiO32-+H2O;原子晶体 ③NaCl,NaClO,Na2CO3
(4)3950
解析
略
知识点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族,原子序数是26,最外层有2个电子。元素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H2O2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
(3)____Fe(OH)3 +____NaClO+____→____Na2FeO4+____NaCl +____H2O
(4)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其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Na2FeO4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H2O2+H2SO4+2FeSO4=Fe2(SO4)3+2H2O;将适量硫酸铁溶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紫色退去,则证明其中含有Fe2+,否则不含。
(3)2;3;4NaOH;2;3;5
(4)六价铁被还原成三价铁,三价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杂质而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
略。
知识点
23.(1)M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个M分子含有18个电子,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测得M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画出编号为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已知1.0mol·L—1NaHSO3溶液的pH为3.5,加入氯水,振荡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反应,生成1molNH3和O2时的能量变化值为382.5kJ,达到平衡后此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
(4)在溶液中,一定浓度的NH4+能溶解部分Mg(OH)2固体,反应如下:
2NH4+(aq) + Mg(OH)2(s) Mg2+(aq)+2NH3·H2O(aq)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Mg2+与NH3·H2O反应形成沉淀的情况,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请分析实验①、②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
(5)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 ClO–(aq) = IO–(aq) + 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 k [I–]1 [ClO–]b [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①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 ) ;
②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酸碱值变更为pH = 13,反应的初始速率v= ( ) 。
23.
(1)M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个M分子含有18个电子,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测得M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画出编号为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已知1.0mol·L—1NaHSO3溶液的pH为3.5,加入氯水,振荡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反应,生成1molNH3和O2时的能量变化值为382.5kJ,达到平衡后此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溶液中,一定浓度的NH4+能溶解部分Mg(OH)2固体,反应如下:
2NH4+(aq) + Mg(OH)2(s) Mg2+(aq) +2NH3·H2O(aq)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Mg2+与NH3·H2O反应形成沉淀的情况,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请分析实验①、②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
(5) 在室温下,化学反应I–(aq)+ ClO–(aq) = IO–(aq) + Cl–(aq)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 k [I–]1 [ClO–]b [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①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 ;
②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酸碱值变更为pH = 13,反应的初始速率v=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