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 共2137题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关系的泊灭,即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失效。( )属于劳动合同的自动合同到期的终止条件出现同规定的工作任务完咸然终止。
A.定期劳
B.劳动者退休
C.劳动合同约定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
E.劳动关系主体一方消灭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委托乙采购茶叶,并给了乙一份无期限限制的授权委托书。10月份,甲通知乙取消委托,并要求乙交回授权委托书,乙因故未交。11月,乙以甲的代理人的名义与丙订立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茶叶订购合同,在这一实例中,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如果丙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乙的代理行为有效,甲应履行与丙的合同
B.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乙的代理行为属于无权代理行为,若经甲追认可发生效力
C.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丙可以催告甲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若甲在此期限内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
D.若丙明知乙的代理权已终止而仍与之订立该合同,由此给甲造成损失,则只能由丙对甲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本题涉及表见代理问题,狭义的无权代理问题以及相对人明知代理人无代理权,仍然与其订约造成本人损失的责任承担问题。选项A符合表见代理的条件;选项 B符合无权代理的特征;选项C符合无权代理中相对人催告权的特征;选项D与法律规定的在此种情况下由相对人和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不符。故本题的选项应为ABC。
请阅读分析下列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凡须改正错误或弥补缺漏的地方,请直接在稿面上作出修改)。(本题14分) 在我国,作者对自己已经发表的作品享有著作权,而图书出版者可按合同约定对自己所出版的作品(不包括超过保护期而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享有专有版权。如果出版合同对图书出版者享有的该项权利未明确约定具体内容,则图书出版者始终有权禁止任何人(但不包括作者本人)以各种方式使用该作品。图书出版者获得的这项权利是由作者授予的,所以出版者为此一般须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付酬的具体方式和标准,不得由双方自行在合同中确定,必须执行国家版权局提出的方式和标准。图书在出版合同有效期内脱销,若出版者决定重印,应该征得作者同意,井按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若作者要求重印而出版者拒绝,作者有权要求出版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判断图书脱销的标准,是作者寄给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三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
正确答案
(1)“已经发表”应删。 (2)“版权”应改“出版权”。 (3)“始终”应改“在合同有效期内”。 (4)“但不包括作者本人”应改“包括作者本人”。 (5)“各种方式”应改“同样方式”。 (6)“小得”应改“可以”。 (7)“必须执行”应改“也可以参考”。 (8)“征得作者同意”应为“通知作者”。 (9)“要求出版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应改“终止出版合同”。 (10)“三个月”应改“六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选项中,()的缺点是合同的不确定性,由于设计未完成,无法准确确定合同的工程内容、工程量以及合同的终止时间,有时难以对工程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A.成本补偿合同
B.可调单价合同
C.可调总价合同
D.固定总价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选项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仲裁协议一经签订即发生法律效力
B.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
C.有效的仲裁协议并不排除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司法管辖权,因为人民法院对仲裁委员会有监督权
D.仲裁协议不论作为合同的一项条款写入合同之内,还是单独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都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都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由于发包人或承包人违约以及不可抗力事件等原因造成合同非正常终止,无责任的受害方因其蒙受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提出索赔,这种索赔叫做( )。
A.合同被迫终止的索赔
B.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
C.工程加速索赔
D.工程变更索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这是( )在合同领域的具体规定。
A.委托代理
B.表见代理
C.指定代理
D.法定代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极为稀缺的国家,闲置耕地与立法取向不符,因此《土地管理法》规定______。
A.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承包的土地
B.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土地
C.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三年弃耕抛荒的,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承包的土地
D.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三年弃耕抛荒的,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土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 )的效力。
A.清理条款
B.结算条款
C.质量条款
D.目的条款
E.风险条款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合同解除
某工程监理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承包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省内与省外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资格要求,并规定2002年10月30日为投标截止时间。甲、乙等多家承包单位参加投标,乙承包单位11月5日方提交投标保证金,11月3日由招标办主持举行了开标会。但本次招标由于招标人原因导致招标失败。
建设单位重新招标后确定甲承包单位中标,并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开始后,建设单位要求提前竣工,并与甲承包单位协商签订了书面协议,写明了甲承包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设单位应支付的赶工费用。
施工过程巾发生了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经调查组技术鉴定,认为是甲承包单位为赶工拆模过
早、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的。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质量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以甲承包单位的行为与投标书中的承诺不符,不具备履约能力,又不可能保证提前竣工为由,提出终止合同,甲承包单位认为事故是因建设单位要求赶工引起,不同意终止合同,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提请仲裁,仲裁机构裁定终止合同,甲承包单位决定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正确答案
1.(1)不妥之处:对省内与省外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资格要求。理由:公开招标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投标人。
不妥之处: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不同。理由:《招标投标法》规定开标应当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
不妥之处:招标办主持开标会。理由:开标会应由招标人或其代理人主持。
不妥之处:乙承包单位提交保证金晚于规定时间。理由:投标保证金是投标书的组成部分,应在投标截止日前提交。
(2)不予补偿。理由:招标对招标人不具有合同意义上的约束力,不能保证投标人中标。
2.(1)签发《工程暂停令》指令承包单位停止相关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
(2)要求承包单位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
(3)要求承包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
3.(1)应由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理由:属一般质量事故。
(2)监理单位应该参加。理由:该事故是由于甲承包单位为赶工拆模过早造成的。
乙(1)由原设计单位提出。
(2)签发《工程复工令》;监督技术处理方案的实施;组织检查、验收。
(3)该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应由甲承包单位提出。
5.(1)所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理由:合同履行中,双方所签书面协议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2)法院不予受理。理由:仲裁与诉讼两者只可选其一。
解析
[考点] 招标过程不妥之处的判定
质量事故的调查
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方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