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因( )等原因而终止。

A.土地使用权抵押
B.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届满
C.土地灭失
D.提前收回
E.土地使用权租赁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由单选或多选组成。)
李某以皮鞋厂名义签订人造革买卖合同的行为属于( )。

A.有权代理
B.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C.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D.表见代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越权代理[解析] 越权代理是指在委托授予受托人代理权之后,受托人超越代理权限的范围从事代理行为的代理。如上所述李某采购牛皮的行为即为超越代理权的代理。B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以书面形式授权其供销科长王某与乙公司签订购入A商品的合同。委托书规定:(1)时间2008年3月12日到2008年4月12日;(2)购入A商品1000件,每件单价不超过420元;(3)可以选择担保方式。
供销科长工某于2008年3月20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A商品合同如下:(1)乙一次性向甲供货1200件,每件单价400元,供货时间为2008年4月15日;(2)甲公司于4月5日向乙预付定金8万元,预付货款10万元,余款在收货后一次付清;(3)任何一方违约均承担标的额10%的违约金。
乙公司就供货数量、价格和时间于2008年3月25日向甲公司以传真方式确认,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于2008年3月28日以传真方式表示认可。
4月5日甲公司将面值18万元的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乙。15日乙公司发来全部货物,甲公司发现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拒绝收货并拒绝支付余款,要求乙公司同时返还预付货款10万元,定金16万元并且支付10%的违约金。乙公司认为货物质量不存在任何问题,并要求甲公司支付余款,由此引起纠纷。
经查证,甲公司收取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工艺要求,无法满足甲公司生产的需要,乙公司并无短期内生产1200件A商品的能力,为了做该笔业务,只有委托丙公司加工生产,造成质量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同采用是哪种担保方式担保何时生效
(2)约定的定金数额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合同中关于购货数量的规定是否有效
(4)甲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合同并说明理由。
(5)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同时返还预付货款10万元,定金16万元并且支付10%的违约金的请求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该合同采用的是定金担保方式,于2008年4月5日甲公司交付定金时担保生效。根据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2)约定的定金数额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题中,主合同标的额为480000元(1200×400=480000元),其20%为 96000元,因此约定定金数额8万元是符合规定的。
(3)购货数量有效。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表示同意的,由被代理人承担合同责任。在本案中,甲公司的代理人王某于 2008年3月20日超越代理权限(购货数量)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该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但乙公司在1个月内(2008年3月25日)以传真方式催告甲公司予以追认,甲公司及时予以追认后,则王某的代理行为有效,甲公司应承担合同义务。
(4)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根据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解除合同。本题中,乙公司的行为已经导致甲公司无法实现合同的目的,因此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5)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同时返还预付货款10万元,定金16万元并且支付10%的违约金的请求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但不能同时适用。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2年)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

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的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第39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参照本条例执行。”B符合第2条第2项的规定,所以属于劳动争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行政机关采用招聘的形式,面向社会,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同被录用人员签订的合同,属于( )。

A.行政合同
B.民事合同
C.集体合同
D.经济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职能,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设立、变更和终止双方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协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款200万元与乙公司联营,期限为三年,每年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固定利润20万元,三年后归还200万元联营款。如因合同发生争议,由丙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合同签订半年后,乙公司主张合同无效,向法院起诉,对此,法院应,当( )。

A.因主合同无效,仲裁协议随之无效,法院应依法受理
B.主合同无效并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法院应不予受理,告知当事人向丙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法院应就仲裁协议的效力进行审查,仲裁协议无效的,依法受理
D.如果甲公司向法院提出双方存在有效仲裁协议,法院则应不予受理,将案件移送仲裁委员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故一方当事人起诉的,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故B为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对于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在保险期满时,原交保险储金应( )。

A.加银行存款利息还给被保险人
B.全部如数退还被保险人
C.90%退还给被保险人
D.留存一年后如数退还给被保险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是以保险储金的利息收入作为保险费。在保险期满时,不论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有无获得保险赔偿,也不论保险合同在保险期满前是否终止,保险人均退还全部储金。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合同绩效评审过程中,审查人员发现卖方未按合同提交一项可交付成果――设备操作培训。合同规定,卖方在设备交货后,必须为买方人员提供8小时的操作培训。你应该( )。

A.让合同管理员终止合同
B.与卖方商谈合同变更
C.扣留合同进度款直到卖方提供此项服务
D.与卖方一起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管理采购过程中买卖双方应该充分合作。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的交付方式,属于简易交付的是哪项

A.甲将制作的舰模售与乙,因甲尚需使用该舰模参加比赛,故与乙订立买卖合同与借用合同,由乙取得间接占有,以替代现实交付,从而完成舰模所有权移转
B.甲将出租给乙的汽车售与丙,未终止租赁合同,但甲将对乙的汽车返还请求权让与丙
C.甲出借手机给乙,后甲将该手机出卖与乙,双方约定待乙支付价款后,手机所有权即转移与乙
D.甲将一幅画售与乙,乙将该画转售给丙,甲依乙的指示直接将该画交付于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简易交付 [解析] 交付是指物品占有的转移。交付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现实交付。即出卖人将标的物置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是标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转,此为交付的常态。(2)指示交付,是指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出让人(动产所有权人)将其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的一种方式。(3)简易交付,即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经通过租赁、借用、保管等合同关系实际占有标的物,标的物的交付系于合同生效的交付方式。(4)占有改定。即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协议,使买受人取得标的物的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转的交付方式。本题中,A项属于占有改定,C项属于简易交付,B项属于指示交付,D项甲虽依乙的指示将标的物交与丙,但甲实为乙的履行辅助人,仍为现实交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被派遣劳动者在管理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如参加工会的权利、民主参与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标准统一适用。实际用工单位的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标准同样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
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待遇的差别对称于劳动义务的差别,而不能有身份的差别。应当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3)实际用工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
4)实际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5)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被派遣劳动者如果有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应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依法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应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