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房地产公司甲有未售出房屋一套,遂打电话向张某、李某、王某发出售房要约,并声明该要约的有效期为25天。要约发出后第5天,甲与张某签订买卖合同并交付了房屋,张某支付了全部房款,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第10天,甲又与不知情的李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第20天甲又与不知情的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与张某之间的合同未生效
B.甲与王某之间的合同因欺诈而可撤销
C.李某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D.若甲与王某之间的合同被撤销,则甲应向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合同的效力与所有权的转移。甲与张某之间的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选项A错误。甲在与王某签订合同之前因该房屋交付给了张某不再占有该房屋,因与李某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不再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甲欺骗王某订立合同,因此,甲与王某之间的合同因欺诈而可撤销,若甲与王某之间的合同被撤销,则甲应向王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有关要约和承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承诺在通知发出时生效
B.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生效
C.要约可以撤回,但不可以撤销
D.承诺只能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撤回
E.建筑工程合同的投标书是要约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
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
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只是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的外在表现。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内在意思是其行为的目的,该目的只有表示出来才能为他人了解。才有法律意义。因此,意思表示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中的意思,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内在意思,是行为人要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即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意思,因此又称效果意思。意思表示中的表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形式表达出其意思。表示包括两个要素:其一为表示行为,即行为人表达意思的外部行为;其二为表示意思,即行为人通过表示行为将内在意思表达出的外部意思。意思与表示一致,意思表示才发生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擅自撤回或变更其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默示形式。推定形式是默示形式的一种,是指当事人通过某种积极行为表达其意思,他人从其行为中可推断出其意思的表示。根据《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他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和要求,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题中,乙没有购买甲新著的意思,其在门口的签字薄上的签名的行为亦不是其购买的意思表示,故D项正确;A项和C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据此,构成重大误解具备合同已经成立,且给误解人造成了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损失,本题中,因乙的行为并不是意思表示,亦未造成较大损失,故B项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要约收购中,收购人作出提示性公告后,被收购公司董事会不得从事的活动有( )。

A.继续执行已经订立的合同或者股东大会已经作出的决议,但是公司开展正常业务的除外
B.提议发行股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或修改公司章程
C.除公司开展正常业务外,订立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合同
D.处置、购买重大资产,调整公司主要业务,但是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的公司调整业务或者进行资产重组的除外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要约应清楚表明要约人愿意按要约所列条件与对方签订合同的目的
B.要约须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人提出
C.只要要约未载明要约的有效期,则要约人可随时撤销其要约
D.要约撤销的惟一办法就是撤回通知先于要约到达被要约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本题涉及国际买卖合同公约的要约规定。参见《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14条。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

A.行人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停靠在行人旁边等候行人上车
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
C.租赁期届满.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D.要约中附有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即视为同意的内容,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作出公开表示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默示的效力
[解析] 《民通意见》第66条将默示的意思表示分为作为的默示和不作为的默示。 D项是一个默示行为,但是没有产生意思表示效力,因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不可以单方规定对方沉默的法律意义。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构成要约的条件包括( )。

A.要约必须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缔结合同的建议
B.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C.要约必须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其约束
D.要约必须采取书面的形式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不定项选择

甲在A市工作,2004年5月5日,乙找到甲,称其将承接一笔生意欲借甲2.5万元,甲表示只能借2万元,乙同意并写下一张借款2万元的借条交给甲,甲取钱时发现装钱的箱子有锁,钥匙在其妻手中,即约乙第二天取钱。当晚,甲妻归来,得知此事,坚决反对。第二天,乙前来取钱,甲以实情告知。乙称借款期限短,不超过半年,有利息,提供担保,甲只好表示再做其妻工作,并约乙第二天再来。当晚,甲做通其妻的工作,但是因为钱在银行存了定期,到6月5日才能到期,那时才能借给乙。第二天,乙至甲处,甲考虑到要是到6月5日再给乙钱,估计乙就不向自己借钱了,因此就没有言语。而是将5月5日乙写的借条归还乙,双方签订借款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2004年5月7日至11月6日,利息为月息3%,甲预先扣除6个月的利息3600元,其余16400元5月10日交付给乙。同时,双方签订抵押合同,约定:乙以其价值1.5万元的一台电脑和价值2000元的一台彩电,作为该借款协议的抵押担保。随后在乙多次催促之下,甲于6月7日将16400元交给乙,乙接受并同时提出,因甲未按约定日期将该笔借款交给乙,致乙在生意中违约损失5000元,甲应对此承担赔偿责任,甲表示拒绝。至11月1日,乙向甲提出暂时无力还款,要求延期至12月26日,甲称家中买房急需用钱,予以拒绝。11月7日甲向乙提出归还全部借款,乙表示无力偿还,甲遂要求乙变卖彩电、电脑,以其款清偿。另经查证:2004年8月8日,乙与丙签订借款1万元协议,乙以其该电脑与丙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登记,该借款协议期限为2004年8月8日至2000年 5月7日;乙的彩电在使用中因供电部门原因电压不稳,致电视机损坏,供电部门赔偿 500元,该电视机现价值1000元。甲、乙之间2004年5月5日借款合同是否成立,甲是否应当向乙交付2万元

A.合同未成立,甲不必向乙交付2万元
B.合同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甲不必向乙交付2万元
C.合同已成立,且已生效,甲应当向乙交付2万元
D.合同未成立,因为个人借款合同以借款的交付为成立要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乙向甲借款2.5万元是要约,甲提出仅能借给2万元是新要约;乙同意并写下2万元的借条,是承诺,合同即成立。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以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甲尚未向乙交付借款,合同未生效,乙无权要求甲交付2万元。参见《合同法》第13、 30、210条。《合同法》第210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月1日,某建筑公司为买进一批水泥,分别向甲水泥厂和乙水泥厂发出了信函,内容如下:我公司急需某型号水泥100吨,如果你厂有货,请来函告知,具体价格面议。甲水泥厂收到该信后,给建筑公司回了一封信,内容是:你公司所需的某型号水泥我厂有现货,每吨的价格600元,如果需要的话,请先预付货款1万元,余款货到后支付。如果我厂在4月10日没有收到贵公司的回信的,即表示你公司同意我厂提出的条件,我厂将径直发货至你公司。建筑公司收到甲水泥厂的回信后,认为甲水泥厂提供的货款支付方式可以接受,但是希望每吨价格为 550元,于是,向甲水泥厂发出了第二封信,内容是:我公司愿意和你厂达成这笔交易,但每吨价格能否为550元,货款支付方式我公司都接受,但是希望你厂能送货上门,并在本月15日之前给予答复。某建筑公司于4月10收到乙厂报价信函,内容为:我厂有你公司需要的水泥,价格为450元,如果同意购买,请在4月20日之前给予答复。建筑公司认为乙水泥厂的价格合理,于是4月12日向乙厂发出表示同意乙厂的条件的信函。如果甲水泥厂在4月15日给予建筑公司答复,表示同意的,可建筑公司发给甲水泥厂表示不购买该厂的水泥的信函于4月16日到达甲水泥厂的,甲水泥厂与建筑公司间的合同是否成立,建筑公司可否以发出拒绝的信函为由否认合同的成立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不能否认合同成立。因为甲水泥厂给予建筑公司的答复是对要约的承诺,买卖合同已经有效成立。建筑公司发给甲水泥厂表示不购买该厂的水泥的信函为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应该在承诺发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而于4月16日到达甲水泥厂时承诺已经发出,因此该表示并不能阻却合同成立的效力。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当事人接到对方的要约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实际履行的( )

A.可以代替承诺通知
B.不能代替承诺通知
C.可以代替承诺通知,但只限于口头合同
D.可以代替承诺通知,但须得要约人同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