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 共2137题
下列选项中,乙的哪种行为构成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承诺( )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称: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标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承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第三人不能向要约人发出承诺,故排除A项。承诺权属于受要约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受要约人是否承诺应由受要约人自己决定。这就是说受要约人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该项权利。他在收到要约以后并不负有必须承诺的义务,即使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确规定承诺人不作出承诺通知即为承诺,此种规定对受要约人也不产生效力,故排除B项。商业广告一般属于要约邀请,但是如果符合要约条件的,如具备合同主要条款,内容具体明确等,视为要约。C项表述中,甲所作的商业广告不具备合同主要条款,也没有向特定的相对人作出,且其作出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乙打电话则是对要约邀请的确认,应当认定为要约,而不是承诺,所以排除C项。 D项表述中,甲所作的商业广告,具备标的物、数量、期限、价款等合同主要条款,内容具体明确,应当视为要约,乙汇款给甲,视为承诺,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关于要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要约是一种法律行为,其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B.招标公告为要约
C.中标通知书为要约邀请
D.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均有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于3月5日向乙企业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信函。3月8日乙企业收到甲公司声明该要约作废的传真。3月10日乙公司收到该要约的信函。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发出传真声明要约作废的行为属于( )。
A.要约撤回
B.要约撤销
C.要约生效
D.要约失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要约生效前,可以撤回要约,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
己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要约,随即又发出一份“要约作废”的函件。甲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收到乙公司“要约作废”的函件后,忘了交给董事长。第三天甲公司董事长发函给乙公司,提出只要将交货日期推迟两个星期,其他条件都可接受。后甲、乙公司未能缔约,双方缔约没能成功的原因是( )。
A.要约已被撤回
B.要约已被撤销
C.甲公司对要约作了实质性改变
D.甲公司承诺超过了有效期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随即又发出一份“要约作废”的函件,可以解释为要约的撤回。这基于一个推定;此函件与要约同时到达。《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要约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
A.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B.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
C.同意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①要约的撤回是指“不让要约生效”,因此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比要约先到,至少同时到。②要约的撤销是指“让生效的要约失效”,因此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生效后、对方承诺之前到达。尽管选项B可以依法撤销要约、使之失效,但要约生效在先。③承诺生效、合同成立。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视为新要约,原要约失效,但原要约生效在先。
甲中学因教学要求急需幻灯设备5套,遂向乙厂发函,称:“我校愿意购贵厂幻灯设备5套,单价8300元/套,货到付款。”第二天乙厂即向甲中学发出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学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B.乙厂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C.乙厂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中学时承诺生效
D.乙厂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承诺生效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受要约人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作出承诺。承诺是以行为作出的,作出之时承诺生效。
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属于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 )
A.行人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停靠在行人旁边等候行人上车
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
C.租赁期届满,承粗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D.要约中附有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即视为同意的内容,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作出公开表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默示与合同成立[解析] 《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所以选项A是根据交易习惯而成立于合同。 《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所以选项B的默示行为视为其接受继承。 《合同法》第236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合同法》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所以选项D中受要约人没有表示,则视为拒绝要约。 依此,可知A、B、C项中的情形都属于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而D项的情形应视为拒绝要约,故为正确答案。
甲公司在一家报纸上发布广告,称公司有麻袋50万条,且对麻袋的型号、规格、价格等作了明确规定,广告有效期为七天,第六日,乙公司看见该则广告,遂打电话到甲公司,甲公司办公室人员称经理不在,他不负责此事,但肯定公司还有货。乙公司遂派人携款前往,至第八日晨赶到甲公司。此时,甲公司的麻袋全部售完,无货可供,依新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合同已经成立,甲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B.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新要约,合同未成立,甲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C.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邀请,乙公司的行为构成要约,合同未成立,甲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D.甲公司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合同已经成立,甲公司应适当补偿乙公司的直接损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参见《合同法》第25、26条。
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为10天。乙公司看到该则广告后于第三天自带金额为300万元的汇票去甲公司买车,但甲公司的车此时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依照法律规定,有关本案的正确表述是( )。
A.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B.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C.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D.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本题考《合同法》第8条、第25条、第 14条和第15条第2款规定的内容。
张某想转让自己闲置的一台电脑,王某想购买,但是双方对价格未达成一致,二人表示回去后再考虑考虑,张某当天晚上给王某发去一封邮件,称王某能出4000元,就可以卖给王某,给王某20天的时间考虑,张某刚发出邮件,王某也让朋友给张某带话,说自己愿意出4000元钱购买,给张某5天的时间考虑。张某认为俩人已经成交,就没给张某回复,一直等王某来买电脑,期间拒绝了几个买主,王某收到张某的邮件10天后听说陈某卖的电脑更便宜,遂购买了陈某的电脑,告诉张某自己不再买张某的电脑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应向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B.王某应向张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王某应向张某承担侵权责任
D.王某不应向张某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交叉要约[解析] 《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根据该条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交叉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要约,适值对方亦为同一内容的要约,而且双方当事人彼此都不知道有要约的现象。交叉要约是否直接成立合同,学界存在争议,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交叉要约不能直接成立合同,因为双方都是向对方发出要约,只有当对方正式表示接受时,双方意思表示才达成一致,所以,即使在交叉要约的场合,双方也可以拒绝对方所发出的要约。承认交叉要约将成立合同,将否定要约人的撤回权和撤销权。 本题中张某和王某形成交叉要约,张某在王某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没有承诺,王某在张某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明确拒绝承诺,因此合同不成立,王某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王某并没有违反缔结合同阶段应承担的义务,所以王某也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