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       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3)B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应采取什么对策:                      

(4)若图2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   (填A或B)类国家,

这种变化对乙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对甲地造成的问题

                               

正确答案

(1)发达   大     

(2)三低型或现代型 高低高型或过渡型

(3)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重环境负担;加重社会治安压力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4)B   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人才流失,家庭不稳定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7分)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而言,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   的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    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   有积极作用。

(3)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   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江苏省内存在苏南人口迁往苏北的趋势,这主要是经济差异的作用。

正确答案

导致人口迁移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苏南经济发达,苏北经济较落后,所以人口由苏北移向苏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小题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小题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正确答案

小题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内陆到沿海。)

小题1:资源开发,发展边境贸易

小题1:D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小题1: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而引起的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向东部,由农村向城市)。

小题1: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由于资源的开发。

小题1:取消户籍限制以利于优秀人才的迁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9世纪以前)”,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

(2)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___________。

(4)分析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5)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与战前是否相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欧 非

(2)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3)由旧大陆迁入新大陆;由已开发国家迁入未开发国家

(4)新大陆的发现 新航线的开辟 资本主义发展殖民主义扩张

(5)不同。其迁移的特点为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因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达,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可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解题的关键:①掌握大洲、大洋分布图;②了解19世纪前一些历史事实,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掀起殖民地开发的热潮,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是主要殖民者,开发的地区主要是美洲、大洋洲等,从16世纪起又出现了血腥的黑人贩运;③促使迁移的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逐年增加

(2)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自发 务工 经商

自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使大量人口迁入,目的是务工或经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写。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2: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注:关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根据材料l、2,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

正确答案

材料显示,农民工大多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原因在于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较中西部发达,几东、中、西部的差距皇现逐渐拉大的趋势;东部较中西部有更强的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材料1,从中找出农民工的流向.然后根据材料2中东、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即可分析出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亚洲所有国家都是人口迁出地区

正确答案

错误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西亚和日本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直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引起人口移动的原因。人口移动的动因在不同阶段变现具有差异:

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

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

    迁出国_______________,迁入国_______________。

(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2)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代表的是________。

(2)图中发生迁移现象的箭头是____和____;虽然有人口流动,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有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以划分为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人口迁移。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

(5)由迁移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由____到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正确答案

(1)三个不同的地区

(2)A1到B1  C1到A2  A1到A2、C1到C2  它们仍然属于一个行政区域

(3)国际 国内

(4)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5)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着三层意思,即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作人口迁移,只有其中使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移动,才称为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限度。人口迁移还必须以改变居住地为条件,即人口迁移发生前后,其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的距离。通常,人们以超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与否,作为区分某一活动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但这种划分标准也有其局限性。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即按地理范围和按迁移方向来划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自然因素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

正确答案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均填图中序号)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____     ____     ____,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_____     _____,这种人口迁移是以                     为标准的。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___           ____            ___

正确答案

(1)②;③;④;①;⑤;是否跨越国界

(2)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自然因素(土壤、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婚姻家庭、文化教育);政治因素(政治变革、战争、宗教、政治中心变迁)

下一知识点 : 城市与城市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