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共1132题
第89-93 题为套题: 材料1:2006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 号),其中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材料2:2009 年12 月,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 号)(以下简称694 号文)。 材料3: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 年3 月1 日起由1600 元提高到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在税率表中,不超过500 元,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 元;超过500 元至2000 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元;超过2000 元至5000 元的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 元;超过5000 元至20000 元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 元。根据材料,假定张某当月工资5000 元,其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共1000 元,则张某应缴税所得额为:( )。
A.5000 元
B.4000 元
C.3000 元
D.2000 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下列已作为开支的项目,需要在缴纳所得税时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的有( )。
A.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
B.无法得到赔偿的意外事故损失
C.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
D.行政性罚款
E.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会员费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行政性罚款属于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项目,企业已作开支处理,因而需在纳税调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某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100万元,管理费用为15万元,投资收益为30万元,营业外收入10万元,营业外支出20万元,所得税税率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净利润为( )万元。
A.30
B.26.25
C.25
D.67.5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企业本期净利润=(100+10- 20)×(1-25%)=67.5(万元),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已经包含在营业利润中了,不用再单独考虑。
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企业多提管理人员应付福利费6000元,已责成企业补缴了相应的所得税,但未调整账目,企业这样做会造成( )。
A.多缴企业所得税
B.不影响企业所得税
C.前补后退企业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中外合资生产性企业自1997年10月投产后,选择次年为减免税第1年,其7年经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A.年度
B.1997
C.1998
D.1999
E.2000
F.2001
G.2002
H.2003
I.2004
J.2005
K.获利
L.+5
M.-10
N.-10
O.+15
P.+30
Q.+10
R.+10
S.+15
T.+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外商投资企业于年度中间开业,当年获得利润而实际生产经营不足6个月的,可以选择从下一年度起计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期限;但企业当年所获得的利润,应当依照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在这种确定获得年度的情况下,如果下一年度发生亏损,仍应为获得年度,并开始计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期限,不能因发生亏损而推延获得年度。
关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从事基金管理活动取得的收入有关的税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依税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B.依税法规定征收营业税
C.依税法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D.依税法规定暂免征收营业税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当计入应纳税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有( )。
A.转让财产收入
B.租金收入
C.财政拨款
D.其他收入
E.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 财政拨款;
(2)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某国有企业2007年经营情况如下表所示:
某注册税务师2008年3月核查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取得以下资料:
(1)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80000元;
(2)财务费用中银行借款利息200000元,职工三年期集资款800000元,利息100000元,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率10%;
(3)其他业务收入200000元;
(4)投资收益中国债利息收入50000元,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150000元,联营企业适用15%税率,拆借资金利息收入50000元;
(5)营业外支出中违反劳动法罚款20000元,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0元;
(6)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中补缴2000年企业所得税120000元,罚款60000元;
(7)企业年平均职工人数256人,计税工资800元/人•月,本年“应付工资”列支3157600元,其中职工生活困难补助40000元,管理费用中列支年终奖金120000元;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应付工资账面提取;
(8)2007年预提费用贷方余额40000元;
(9)2007年1月购入防寒羽绒衣400件,价值45000元,分发给职工,计入管理费用;
(10)闲置报废机器设备已计提取折IH20000元;
(11)自建设备一台,所耗料工费均计入生产成本中,年末作为盘盈固定资产,重置成本价40000元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年末未作处理(材料成本利润率40%);
(12)企业以承包租赁方式租出临街店面,年承包租赁费300000元,记入“其他应付款——其他”。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依据税法、财务制度的规定作出相应的账务调整;
(2)正确计算该企业2007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3)编制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核报告。
正确答案
(1)全年销售净额=1000+20=1020(万元) (2)业务招待费允许列支额=1020×5‰=5.1(万元) 业务招待费超标准列支额=8-5.1=2.9(万元) (3)三年期银行贷款年利息额=80×10%=8(万元) 集资款利息超标准列支额=10-8=2(万元) (4)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调减5万元。 (5)联营企业利润不调减应税所得15万元,但要计算抵补税额。 (6)违反劳动法罚款1万元,不予税前列支; 补缴2000年所得税款12万元,不予税前列支; 税收罚款6万元,不予税前列支。 (7)2002年计税工资总额=256×800×12=245.76(万元) 2002年实列工资总额=315.76-4+12=323.76(万元) 工资及附加超标准列支额=(323.76-245.76)×(1+14%+2%+1.5%) =91.65(万元) (8)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属于职工福利性支出。账务调整如下: 借:应付福利费 4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 (9)上年预提费用应冲回。账务调整如下: 借:预提费用 4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 (10)防寒羽绒衣属于发放实物,不应计入管理费用4.5万元。账务调整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000 (11)闲置报废设备多提折旧2万元,账务调整如下: 借:累计折旧 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 (12)自建设备成本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影响损益4万元。账务调整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 同时应转出进项税额=4×40%×17%=0.272(万元) 借:固定资产 27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720 (13)隐匿承包租赁收入30万元。账务调整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其他 3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0 同时补缴营业税=30×5%=1.5(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00 (14)捐赠扣除前应纳税所得额337.197万元,即:160+2.9+2-5+(图)+ 2+12+6+91.65+4+4.5+2+4+30-1.5+捐赠5=337.197(万元) 实际允许扣除捐赠额限额=337.197×3%=10.1159(万元) 允许扣除捐赠额5万元。 (15)应纳税所得额332.197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32.197×33%=109.625(万元) 抵免所得税额=15÷(1-15%)×15%=2.647(万元) 实际应缴企业所得税106.97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应付职工薪酬
B.管理费用
C.应交税费
D.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企业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故选A。
马先生开设了一间百货店,由其子小马负责经营。马先生也承接桶装水的销售业务。预计其每年百货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元,承接桶装水销售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0元。如果马先生和他的儿子小马分别成立两个独资企业,马先生管理百货店,其子只负责桶装水销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百货店和桶装水业务均在马先生名下时,则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6000元
B.如果马先生和他的儿子小马分别成立两个独资企业,则管理百货店的马先生企业应纳所得税10750元
C.如果马先生和他的儿子小马分别成立两个独资企业,则负责桶装水销售的小马企业应纳所得税1750元
D.分别成立独资企业的情况下,可实现节税额为2750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①马先生的经营所得属于个人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如果百货店和桶装水业务均在马先生名下,则全年应纳税所得税=(50000+15000)×35%-6750=16000(元)。 ②如果马先生和他的儿子小马分别成立两个独资企业,马先生管理百货店,其子小马只负责桶装水销售。这种情况下,马先生企业应纳所得税=50000×30%-4250=10750(元);小马企业应纳所得税=15000×20%-1250=1750(元)。 ③分别成立独资企业的情况下,马先生和小马合计纳税额=10750+1750=12500(元); 可实现节税额=16000-12500=3500(元)。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32~33题: 吴女士在某公司任兼职工作,每月收入为2400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