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不正确的是()。

A.作为企业当期所得缴纳所得税
B.不缴纳所得税
C.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年度
D.减半征收所得税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解析] 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应作为企业当期所得缴纳所得税,但不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年度。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外方用于再投资增加注册资本的金额应退税额是( )万元。

A.8.76
B.10.87
C.11.25
D.9.24
E.8.69

正确答案

E

解析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外资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外资企业的减免税优惠。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A.5
B.15
C.50
D.18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题中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0+5=15(万元),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都不在管理费用中核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关于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正确的是( )。

A.在国税局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
B.按税法规定免缴流转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局管理
C.既不缴纳增值税,也不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暂由地税局管理
D.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ACD符合政策规定;B选项,按税法规定免缴流转税的企业,按其免缴流转税的税种确定企业所得税征管归属。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关于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正确的是( )。

A.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
B.税法规定免缴流转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
C.新增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的管理部门应与总机构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相一致
D.企业税务登记时无法确定主营业务的企业的所得税由国税局管理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税法规定免缴流转税的企业,按其免缴流转税的税种确定企业所得税征管的归属, B选项错误;企业税务登记时无法确定主营业务的,一般以工商登记注明的第一项业务为准以确定征管归属,所以D选项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总机构管理费税前扣除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总机构和分摊管理费的所属企业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且总机构申请提取管理费金额达到2000万元的,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批
B.总机构和分摊管理费的所属企业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且总机构申请提取管理费金额不足2000万元的,由总机构所在地省级税务机关审批
C.总机构提取并在税前扣除的管理费,应向所有全资的下属企业(不包括亏损企业和享受减免税企业)按其总收入的同一比例进行分摊
D.总机构的各项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收入,不包括房屋出租收入、国债利息和存款利息收入、对外投资分回的投资收益等收入,应从总机构提取税前扣除管理费数额中扣减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总机构提取并在税前扣除的管理费,应向所有全资的下属企业(包括亏损企业和享受减免税企业)按其总收入的同一比例进行分摊;总机构的各项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收入,包括房屋出租收入、国债利息和存款利息收入、对外投资分回的投资收益等收入,应从总机构提取税前扣除管理费数额中扣减。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有( )。

A.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B.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
D.各种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部分不得扣除;资本性支出,即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不得扣除;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不得扣除。故A、B选项符合题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珠海经济特区某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1996年9月开业,生产经营期25年。当年获利,但企业选择从下一年度起计算减免税期限。从2000年后历年都被政府主管机关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企业的获利情况:1996年80万元,1997年-50万元,1998年130万元,1999年210万元,2000年300万元,2001年400万元,2002年550万元,2003年500万元,2004年600万元,2005年700万元,2006年800万元,另外,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于2006年度将2005年分得的利润50万元,2004年分得的利润200万元,都再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同时,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购买了一台价值100万元的国产设备,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下艺、新材料等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1996~199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2)计算]999~2001年,应纳入企业所得税;
(3)计算2002~2004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4)计算2005~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5)计算2004年度分得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退税额;
(6)计算2005年度分得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退税额。

正确答案

(1)1996~199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开业当年经营期限不足6个月的,可选择从下一年度起计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期限,但当年所得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199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80×15%=12万元
依据企业选择的1997年作为计算减免税的获利年度,1997年后和1998年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1996~1998年总共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2万元。
(2)1999~2001年,应纳入企业所得税 根据税法规定,1999~2001年度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999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 210×15%×50%=15.75元; 2000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300×15%×50%=22.5万元; 200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400×15%×50%=30万元; 1999~2001年,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5.75+22.5+30=68.25万元
(3)2002~2004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从2000年后历年被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2001年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期满,可延长三年减半征税,减半后的税率低于10%,按10%的税率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 2002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550×10%=55万元; 2003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500×10%=50万元; 2004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600×10%=60万元。 2002~2004年,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为:55+50+60=165万元
(4)2005~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从2005年度起,所有的减免税优惠期满,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005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700×15%=105万元; 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800×15%=120万元; 2006年比2005年新增企业所得税为:120-105=15万元,可抵减当年所得税15万元。 2005~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05+105=210万元
(5)2004年度分得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退税额 2004年的适用税率为10%,则应退税额为:200÷(1-10%)×10%×40%=8.89万元
(6)2005年度分得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退税额 2005年的适用税率为15%,则应退税额为:50÷(1-15%)×15%×40%=3.53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包括(  )。

A.免税收入
B.加计扣除
C.减计收入
D.税额抵免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可以减免税的所得、优惠税率、民族自治地方的减免税、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抵免应纳税额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有( )。

A.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B.购置固定资产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
D.各种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而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有赔偿部分不得扣除;资本性支出,即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不得扣除;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不得扣除。故A、B选项符合题意。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经济法 >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