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郴州模拟)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帛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近年有人将电磁场直接加在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容器内,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合成氨,获得了较好的产率.从化学反应本质角度分析,电磁场对合成氨反应的作用是______;与传统的合成氨的方法比较,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3)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4)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图4为合成塔中不同氨碳比a[n(NH3)/n(CO2)]和水碳比b[n(H2O)/n(CO2)]时二氧化碳转化率(x).b宜控制在______(填序号)范围内(A.0.6~0.7    B.1~1.1  C.1.5~1.61);a宜控制在4.0左右,理由是______

(5)氨氧化法制硝酸工业中,可用尿素溶液除去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尾气中的NO、N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______g.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1、图2、图3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O(g)+O2(g)═CO2(g)△H=-282kJ•mol-1 ②H2(g)+O2(g)═H2O(g)△H=-241.8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由③-(①+②×3)得: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故答案为:CH4(g)+H2O(g)═CO(g)+3H2(g)△H=+161.1kJ•mol-1

(2)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氮氮三键更容易断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反应更容易进行;传统的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该方法的优点是低温、低压,这样就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氮氮三键更容易断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反应更容易进行;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3)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氨气被氧化生产氮气,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故答案为:2NH3-6e-+6OH-=N2+6H2O;

(4)氨碳比a[n(NH3)/n(CO2)]相同时,水碳比b[n(H2O)/n(CO2)]为0.6~0.7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故答案为:A;

氨碳比a[n(NH3)/n(CO2)]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n(NH3)/n(CO2)]小于4.0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较小,

故答案为:氨碳比a[n(NH3)/n(CO2)]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n(NH3)/n(CO2)]小于4.0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较小;

(5)由题目信息可知,NO、NO2二者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反应方程式为NO+NO2+H2O=2HNO2;亚硝酸再与尿素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方程式为CO (NH22+2HNO2=CO2+2N2+3H2O.

      NO+NO2 ~2HNO2 ~CO(NH22

     (30+46)g            1mol

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76g,故答案为:7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N2+3H22NH3(反应放热),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看,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一般为压强:20MPa-50MPa,温度:500℃左右,催化剂:铁触媒.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铁触媒,可使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取得较高的反应速率

B工业上选择上述条件下合成氨,可以使氮气全部转化为氨

C上述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D温度升高,不利于氮气的转化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铁触媒是催化剂,能使氮气和氢气在较低温度下反应,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由于工业合成氨是可逆反应,氮气不能全部转化为氨,故B错误;

C、合成氨是有气体参与的放热反应,所以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故C正确;

D、合成氨是放热反应,所以低温有利,温度升高,不利于氮气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______,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设备B的名称______,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______(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______

(4)设备C的作用______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CO2 (g)+H2 (g),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离空气提取氮气的方法有两种,以上液化、分馏空气,另一种为空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C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CO+H2,甲烷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

故答案为:液化、分馏;与碳反应后除去CO2;C+H2OCO+H2;CH4+H2OCO+3H2

(2)合成氨的设备为合成塔,发生N2(g)+3H2(g) 2NH3(g),

故答案为:合成(氨)塔;N2(g)+3H2(g) 2NH3(g);

(3)冷凝分离设备为冷凝塔或冷凝器,水流和气流方向应逆向,则入水口是n,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可使冷水充满冷凝器,逆向冷凝效果好,

故答案为:冷凝塔或冷凝器;n;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凝效果好;

(4)分离器用来分离液氨和原料气,故答案为: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5)设CO的起始浓度为xmol,H2O的起始浓度为ymol,则转化的CO的最小值为0.9x,

     CO(g)+H2O(g)⇌CO2(g)+H2(g)

起始   x      y        0       0

变化  0.9x   0.9x     0.9x     0.9x

平衡  0.1x  y-0.9x    0.9x     0.9x

根据平衡常数列式:=0.627,

解得:=13.8.故此只要此值大于13.8,转化率就会超过90%.

故答案为:13.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与死亡.

(1)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

(2)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

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催化剂存在下,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两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______n(填“>”、“<”或“=”);

(5)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铵根离子,在电解时会生成性质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易引起爆炸.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工艺选择氯气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氨气是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

(2)根据图象分析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1mol/L,时间为4min,所以依据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得到:v(H2)=v(NH3)=×=0.0375 mol/(L•min),故答案为:0.0375 mol/(L•min);

(3)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2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2:3,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2:3;

(4)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氨水电离,导致氨水中n(OH-)增大,而氢氧化钠中n(OH-)不变,要使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同,则溶液体积关系为:氨水>氢氧化钠,所以m>n,

故答案为:>;

(5)电解后的碱性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物是氮气、氯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2NH4++8OH-═N2↑+6Cl-+8H2O;利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例如可以实现原料的再利用,环境污染程度降低等,利用废液作原料,变废为宝;或利用本厂生产的产品作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或将NH4Cl杂质转化为N2,对环境无污染;

故答案为:3Cl2+2NH4++8OH-=N2↑+6Cl-+8H2O;就近取材,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氯气为原料(不会引入其他杂质离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______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Ⅱ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______,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设备B的名称______,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______(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______

(4)设备C的作用______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CO2 (g)+H2 (g)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______

正确答案

AC

液化、分馏

与碳反应后除去CO2

C+H2O CO+H2

CH4+H2O CO+3H2

合成(氨)塔

N2(g)+3H2(g) 2NH3(g)

冷凝塔或冷凝器

n

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凝效果好

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13.8

解析

解:ⅠA.加入氨水,易形成络离子,不能生成沉淀,故A错误;

B.加入硫化氢气体,生成硫化铜、硫化汞、硫化铅等沉淀,故B正确;

C.不能使Cu2+生成沉淀,故C错误;

D.均能通过双水解调节pH转化为沉淀,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

Ⅱ(1)分离空气提取氮气的方法有两种,以上液化、分馏空气,另一种为空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C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 CO+H2,甲烷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故答案为:液化、分馏;与碳反应后除去CO2;C+H2O CO+H2;CH4+H2O CO+3H2

(2)合成氨的设备为合成塔,发生N2(g)+3H2(g) 2NH3(g),

故答案为:合成(氨)塔;N2(g)+3H2(g) 2NH3(g);

(3)冷凝分离设备为冷凝塔或冷凝器,水流和气流方向应逆向,则入水口是n,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可使冷水充满冷凝器,逆向冷凝效果好,

故答案为:冷凝塔或冷凝器;n;高温气体由冷凝塔上端进入,冷凝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凝效果好;

(4)分离器用来分离液氨和原料气,故答案为: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5)设CO的起始浓度为xmol,H2O的起始浓度为ymol,则转化的CO的最小值为0.9x,

     CO(g)+H2O(g)⇌CO2(g)+H2(g)

起始   x      y        0     0

变化  0.9x   0.9x      0.9x   0.9x

平衡  0.1x  y-0.9x      0.9x   0.9x,

根据平衡常数列式:=0.627,

解得:=13.8.故此只要此值大于13.8,转化率就会超过90%.

故答案为:13.8.

下一知识点 :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催化剂的改进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原料及原料气的净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