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支出
- 共401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是( )。
A.支付的广告费
B.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盘亏
D.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现在有人说干多干少都一样,有人说干多多扣分,干少少扣分,所以通过发放绩效工资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通过发放绩效工资来解决题目中个别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体现了地方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处理群众问题的意识和决心,是政府机关为提高行政效率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也是我们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体现。因此我认为这一做法是符合民心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效勤政也是党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是政府的职责,发放绩效工资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它反映了当前有一部分公职人员没有尽到相应的职责,反映了现在一些政府部门确实存在着办事能效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个别政府办事能效低下,究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有些极个别的政府官员为民服务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群众意见对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民意通道不畅通,部分官员办事效率低下,执政效能差,一部分的政府官员在工作上严重的脱离群众,甚至是一种严重的政府不作为现象,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服务意识,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的形象,最后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权责不明、权责交叉和管理空白也是题目中这中现象产生的原因。 因此要想真正解决行政效率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加快“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职能转变,摒除官僚主义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特别是一些绩效细则方面的要具体和量化,同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化行政机构,减小财政支出,落实管理责任,明确机构职责,优化服务创新方法,统筹好资源,逐步解决管理空白、权责不明以及权责交叉等问题。 第三,加强政府相关的监督监管机制,提高奖赏和惩罚力度,对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的人员进行奖励,以资鼓励,而对那些缺乏服务意识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从而在机制上促进公务员队伍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的整体提高,同时积极的引导媒体和群众进行监督,例如可以通过群众举报热线、电话、网络监督等形式对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第四,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转变认识,加强党内的学习,开展学习会议,认真学习我党的执政方针和理念;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机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官员身上,实行问责制,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从技术上提高办事效率。 国家的发展靠的是各个职能部门的齐心合力,各个职能部门的力量就体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能上,所以我想说,作为公职人员就要百姓利益出发,从单位的发展进步出发,从国家的发展出发,踏踏实实的做事,老老实实地人。
解析
暂无解析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 )。
A.公安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
B.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C.党政机关经费和行政业务费
D.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购买性支出包括( )。
A.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
C.补偿性支出和国防费支出
D.转移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购买性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费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 )。
A.公安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
B.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C.党政机关经费和行政业务费
D.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
某企业2005年度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总额3000万元,发生销售成本2200万元、财务费用150万元、管理费用40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用15万元),上缴增值税60万元、消费税14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4万元、教育费附加6万元,“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罚款7万元、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8万元。该企业在计算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准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的金额是( )万元。
A.2.25
B.2.70
C.2.79
D.8.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另设有一个供电车间,为全厂提供供电服务,供电车间的费用全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核算。 2011年12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12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基本成产车间领用材料2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40元,共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各20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千克,供电车间领用100千克。
(2)12月份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1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供电车间工人薪酬4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28000元,生产工人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4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6000小时。
(3)12月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32000元,供电车间设备折旧费11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设备折旧费4000元。
(4)12月份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支出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24000元,供电车间办公费12000元。
(5)12月份供电车间对外提供劳务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45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5000度,供电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月末采用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
(6)甲产品月初、月末无在产品。月初乙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7600元,本月完工产品180件,月末在产品40。乙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根据资料(1)至(6),本月乙产品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元。
A.31418.18
B.38400
C.54000
D.594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27600+38400)/(180+40)×180=54000(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定甲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除下列业务外,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甲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甲企业2004年12月份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原材料因火灾意外损失30000元,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支出。
(2)用银行存款支付税款滞纳金20000元。
(3)报销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张某差旅费5000元。
(4)转账支付短期借款利息6000元(该企业按月支付利息)。
(5)11月份售出的一批产品由于质量不合格,购货方要求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甲企业同意并办妥了有关手续(该企业上月已确认了该批商品的销售收入,但贷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单位成本80元,上月售出时的单价为100元,共售出 3000件,增值税税率为17%)。
(6)经结转有关损益类科目并计算,企业当年实现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300000元,其中包括当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500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企业当年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计算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并编制结转“所得税”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年末余额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①借:营业外支出 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②借: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③借:管理费用 5000
贷:现金 5000
④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⑤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100
贷:应收账款 35100
⑥不作会计分录
(2)计算当年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300000+20000-50000=270000 (元)
应交所得税=270000×25%=67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67500
贷:应交税赞――应交所得税 67500
(3)计算当年净利润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300000-67500=232500 (元)
结转“所得税费用”科目的余额:
借:本年利润 67500
贷:所得税费用 67500
结转“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
借:本年利润 232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2500
解析
暂无解析
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有( )。
A.行政管理支出
B.国防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养老保险支出
E.国债利息支出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转移性支出的内容。AB属于购买性支出。
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预付全年仓库租金36000元;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16200元;以现金52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500元。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 )元。
A.57220
B.8020
C.24220
D.197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36000÷12+520+4500=8020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