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 共1450题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 )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A.群体性
B.伦理性
C.全人性
D.文化性
E.发展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提示] 每种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背后都有对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如何保证研究结论科学性的不同理解。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功能和效果上的特点是( )。
A.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B.帮助服务对象利用与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动力,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
C.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机构决策的过程,培养服务对象利己利人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D.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共同改善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内森将小组工作的目标与功能定义为:“在社会工作专业目标范围内,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小组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组员利用小组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预防问题的产生,或者保持一种功能性水平,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小组工作还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的小组模式,维护机构的功能性,消除环境发展障碍。”
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志愿者从事的助人活动属于专业社会工作范畴
B.“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体现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C.困难群体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D.建立工作双方的伙伴式合作关系是专业社会工作的目标
正确答案
B
解析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社会工作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与利己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
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在逐渐进行着发展变化,其中,强调发展、增能取向反映了社会工作( )的变化。
A.认知行为模式
B.优势视角模式
C.问题导向模式
D.目标模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关于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B.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C.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D.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来达到促进群体健康成长的目标
E.小组家庭成员之间也互相互动,以利于彼此更深刻的了解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②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 程;③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地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④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的社会功能、促进个 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而这些要素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被凸显和反映出来。
以下对个人层面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专业关系的建立未必有助于个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个案目标的达成
B.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不一定能起指引作用
C.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针对家庭层面的面谈辅导服务
D.服务计划的制订是个案取得成效的关键
E.个案服务目标和步骤形成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框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提示] 在教材中,有关个人层面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描述有: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服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指引和理论基础;个案服务目标和步骤形成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框架;服务对象的改变动机和参与是个案取得成效的关键;专业关系有助于个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个案目标的达成。
妇女社会工作是为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服务工作。下列不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目标的是( )。
A.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B.以女权主义指导妇女发展
C.建立健全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
D.解决妇女遇到的现实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妇女社会工作目标包括: (1)直接目标:①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②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③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2)中间目标:①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②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③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3)最终目标:①重新建构权利关系。②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③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三个目标层次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割裂的,它们显示解决问题的不同层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工业化社会推进过程中所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在应对。政府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来解决下层民众中存在的贫困、愚钝、医疗、失业等问题,开始采取多种社会救助措施,力图缓解这些问题。同时,教会、一些富有者、社会有识之士也在努力尽自己的力量,通过捐款、走访贫困家庭、建立睦邻组织等来帮助社区中的贫困家庭。这说明:( )。
A.从历史上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起源相似,都源于工业化后的社会问题
B.现代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C.随着各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日益密切地结合起来,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也为社会工作提供了行动的空间和发展的条件
D.社会政策是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去满足下层民众的需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则以民间行动的方式去达到相似的目标
E.在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了一套制度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提示] 现代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历史上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起源相似,都源于工业化后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是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去满足下层民众的需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则以民间行动的方式去达到相似的目标。C、E选项的表述同样正确,但是题中所给的资料体现不出来这些内容。
赵女士在某国有企业工作了近二十年,近期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她被分流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赵女士情绪很低落。为帮助赵女士振作精神,社会工作者采取了优势视角的工作策略。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
A.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开点
B.现在下岗的人很多,你下岗是暂时的,别着急,总会找到工作的
C.其实你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如果早点准备,提高自己能力,你可能不会下岗
D.下岗给你带来困难,但也可能是机会,依你的能力和长处,会有更好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优势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从社会救助对象所经历的贫困、苦难以及所处的弱势地位出发,发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新的途径。能力是优势视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存在于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及社区的各个层面。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优势,增进自身能力。故正确答案为D。
在中国城市的区、街、居等社区范围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这里指的是( )。
A.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B.家庭社会工作
C.学校社会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即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一个目标社区,一方面运用各种专业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等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居民社会意识,协助居民运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还协助社区居民建立友善的邻里关系,鼓励互相照顾和关怀,满足社区需求,实现社区和谐。
以下对于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这一功能的正确说法是( )。
A.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与一般行政管理相似
B.它是运用行政力量来解决问题
C.解决社会问题是它的直接目标
D.它强调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E.维持社会稳定是它的根本目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提示] 社会工作的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与一般行政管理不同。行政管理倾向于用行政力量,即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问题,维持社会稳定是其直接目标。社会工作则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不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会造成社会问题,因而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因此,答案是D。
赵女士在某国有企业工作了近二十年,近期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她被分流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赵女士情绪很低落。为帮助赵女士振作精神,社会工作者采取了优势视角的工作策略。社会工作者下列的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
A.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开点
B.现在下岗的人很多,你下岗是暂时的,别着急,总会找到工作的
C.其实你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如果早点准备,提高自己能力,你可能不会下岗
D.下岗给你带来困难,但也可能是机会,以你的能力和长处,会有更好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优势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从社会救助对象所经历的贫困、苦难以及所处的弱势地位出发,发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新的途径。能力(strengths)是优势视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存在于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及社区的各个层面。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优势,增进自身能力。
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车祸突然去世,儿子2岁,平时李某上班时孩子无人照看。社会工作者小申协调李某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解决了李某儿子的照管问题。小申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 )的目标。
A.解除危难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促进公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本案例中,小申提供的帮助,解决了李某照管儿子的问题,正体现了这种目标。
矫正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是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这反映了矫正对象的( )。
A.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的需要
B.心理治疗的需要
C.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D.再社会化的需要
E.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提示] 参考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矫正社会工作的又一目标是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在社区工作中,强调居民的参与,具体表现不包括( )。
A.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策划
B.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
C.社区居民来设计社区的区歌
D.社区居民进行治安巡逻
E.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礼仪
正确答案
E
解析
[提示] 社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因此,社工要在服务策划及实施的过程中,鼓励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通过解决社区事务,使得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公民意识,提高对社区的归属感,由此提高社区凝聚力。选项E不能体现居民的参与,而是居民被动地接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