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共741题
5.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这一建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在2016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决定权
②全国人 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
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坚持协商民主
正确答案
解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这一建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在2016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决定权,没有体现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①入选,②不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不是协商民主,③入选,④不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从解题技巧上说,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有一个小窍门,即在万一不能准确确认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肢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大大缩小范围了,甚至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①入选,②不选,③入选,④不选,所以选B选项。
易错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知识点
16、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下列有助于改变少数党员“为官不为”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宗旨意识有助于改变少数党员“为官不为”, 故A当选,B选项贯彻实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有利于反腐,与题干的吻合度不高,CD选项都是对政府的要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先审题,抓行为主体,设问中是对党员的要求,先排除无关选项,剩余有关联的选项,再排除吻合度低的选项即可
易错点
容易选B,实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知识点
13.2016年新年伊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施行,为8700多万党员进一步拧紧了党规党纪的“发条”,磨亮了巡视监督的“利剑”,标明了理想信念宗旨的“高线”,划清了党规党纪的“底线”。这样做旨在()
①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②强化执政意识,提高理论水平
③坚持与时俱进,转变工作重心
④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依法执政
正确答案
解析
为8700多万党员进一步拧紧党规党纪的“发条”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①④当选,
②错误,不是强化执政意识,
③错误,并没有转变工作重心,依然是实现好人民的利益。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读材料,审设问,抓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选最佳选项
易错点
区分党员和共产党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点
16、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下列有助于改变少数党员“为官不为”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宗旨意识有助于改变少数党员“为官不为”, 故A当选,B选项贯彻实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有利于反腐,与题干的吻合度不高,CD选项都是对政府的要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先审题,抓行为主体,设问中是对党员的要求,先排除无关选项,剩余有关联的选项,再排除吻合度低的选项即可
易错点
容易选B,实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知识点
6.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系统规范了中央层面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机制。实施政党协商旨在:
①完善执政方式,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②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灵活运用排除法。政党协商并不涉及我党的执政方式,所以第一项是错误的,排除A、B项;行政监督体系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而材料提及的是政党协商,并没有涉及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所以排除C选项。D选项为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政治生活部分,主要考察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我国政治监督体系。
解题思路
明确基本政治制度中谁执政、谁参政议政的问题。区分监督体系中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具体形式。
易错点
对基本政治制度内容理解不准确,对内外部监督的具体形式理解不全面。
教师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察对基本政治制度和行政监督体系的理解。
知识点
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 206号)的规定,规费包括( )。
A.安全施工费
B.环境保护费
C.工程排污费
D.工程定额测定费
E.住房公积金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6年3月3日和5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审查和讨论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很多意见,草案修改完善57处。3月l 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草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技术取得突破;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电动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2014年提高6.6%;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动力正在积聚。
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未能充分结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技术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
2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在促进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作用。(12分)
25.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就材料中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14分)
正确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的建议和决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和目标要求,领导创新发展;(3分)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促进创新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3分)③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职能,对国家创新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推进创新发展。(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材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属于说明类题目。要求考试结合题意,答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国人大的职权、政协的职能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察了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要求,说明党、人大、政协在促进我国创新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属于说明类的简答题。考生只需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
易错点
党的知识与政府的知识混淆,政协的知识与党的知识混淆。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简答,但是考生注意审清题目要求。
正确答案
(2)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①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2分)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2分)③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发展提供新动力。(2分)
政策性建议: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体制机制;(2分)②充分市场在创新性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2分) 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2分)④完善激励创新的分配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提炼能力,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属于意义类的题目,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等角度作答,作答过程中忌空谈,答务实。运用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观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离不开国家财政政策支持,离不开分配政策,离不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更离不开全民创新的氛围。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但是如果想完整理解题目意图,还需要对“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理念有所理解。
解题思路
围绕实现创新发展的知识,结合专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的理念作答,即可。
易错点
知识定位不清,容易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作答。
教师点评
本题需要对时事政治多关注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科学定位。
10.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思是指,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荀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 强调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性,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② 把“君子”当作“法”的本原,是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 正确揭示了君子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次关系
④ 看到了国家治理要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
解析
荀子认为“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看到了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性,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看到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但是把“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考查方向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解题思路
1、由“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可以选①,
2、由“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排除②,
3、由“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可以选④。
易错点
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学生容易误认为这是唯物主义思想。
知识点
7.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反腐败斗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纵深推进,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对腐败问题“零容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②坚决与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做彻底斗争
③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与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做彻底斗争,②当选;①不选,材料谈的是党自身建设,不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执掌政权,所以与坚持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无关;③不选,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不符合题意;④当选,材料表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以正确答案为 C.②④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材料考查的是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是领导与执政。也不是领导立法。
2、调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排除无关选项①③。
易错点
1、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体现的是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是领导与执政。误选①。
2、材料不是党领导立法,部分考生不能排除无关选项③。
知识点
6.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内容、保障机制等。对“政党协商”认识正确的是
①可以协商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
②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④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政党协商可以协商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但不能协商党的领导人建议人选,故①排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故③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排除法,对政党协商新规要有正确理解,在基础知识方面,要理解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内容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什么,如此,该题才能正确作答。
易错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基层民主制度,而不是政党协商。
知识点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的主旨是,党和国家
正确答案
知识点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年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6.以下体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执法必严”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指法律法规要完善,作答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基础和前提;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即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即指执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即指任何公民只有未返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项中符合执法必严的是D;A是有法必依;B是强调违法必究;C是有发可依,均不适合题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题干要求,明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自的体现,对照四个题肢,选出正确的选项。
易错点
不能区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自的体现。
知识点
1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评价。惩治腐败( )
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
②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的体现
③改进和完善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在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①选项可以排除。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说明了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这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②④符合题意。题中未涉及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完善,因此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将反腐时政热点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时政的背景下回忆课本基础知识,有关党思想、作风、组织建设的内容,并且确定作风建设的内容和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把握题干的主旨和中心,党加强作风建设其实质是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样做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
易错点
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知识点
29.2014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与2015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