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共26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34.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30.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9.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了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说明( )
6. 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
① 是增进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 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 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 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5.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15~16题。
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18. 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① 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开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材料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的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9.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
32.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上述事实体现了( )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