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 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为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速度加速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

B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

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

D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因为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故A正确;

B、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火车的速度不一定始终以60km/h运行,故B错误;

C、行驶60km,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60Km/h,所以所需时间不一定为1h,故C错误; 

D、60km/h为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是最高速度,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平均速度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等于某段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易错点

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知识点

速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B合外力不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零

C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D合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等于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故A正确;

B、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但是速度仍然可以为零,故B错误;

C、合外力等于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快,但是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易错点

关键知道加速度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由合力大小决定,加速度大小与速度之间无必然联系.

知识点

速度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0.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到达N点时速率相等,且均等于初速率,即有v1=v2=v0.小球沿管道MPN运动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小于初速率v0,而小球沿管道MQN运动,小球的速率大于初速率v0,所以小球沿管道MPN运动的平均速率小于沿管道MQN运动的平均速率,而两个过程的路程相等,所以有t1>t2,故A正确,BCD错误;

考查方向

速率;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小球到达N点时速率关系,结合小球的运动情况,分析平均速率关系,结合选项分析.

易错点

掌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知识点

速度机械能守恒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

B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

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

D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因为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故A正确; 

B、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火车的速度不一定始终以60km/h运行,故B错误; 

C、行驶60km,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60Km/h,所以所需时间不一定为1h,故C错误; 

D、60km/h为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是最高速度,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平均速度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等于某段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易错点

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知识点

速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 自然界中某个量D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个量D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则是恒定不变的

BD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一定变大.

CD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越大,质点所受外力做的总功就越多

DD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是恒定不变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A.D代表速度则代表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圆心,所以A错;若D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表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在减小.故B错误;若D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所受外力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不是做功的多少.故C错误;若D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是恒定不变的重力加速度,D对。

考查方向

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解题思路

将物理量带入之后,判断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结合矢量或标量的性质理解。

易错点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方向,因此在判断一个物理量是否变化,除了关注大小,还需要注意方向。

知识点

速度加速度功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23.研究小组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弹簧系统的弹性势能

EP与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为EP=Cxn(C为与弹簧本身性质

有关的已知常量),为了进一步探究n的数值,通常采用取

对数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来确定。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L型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放置

在木块P上,实验开始时,移动木块P到某一位置,使小车可以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一端固定在平板上端,在平板上标出弹簧未形变时另一端位置O和另一位置A,A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1)研究小组某同学建议按以下步骤采集实验数据,以便作出lgv与lgx的函数图象关系:

    A.用游标卡尺测出小车的挡光长度d

         B.用天平称出小车质量m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A距离L,O到桌面高度h1,A到桌面的高度h2

    D.将小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用刻度尺量出弹簧压缩量x,让小车由静止释放,光电计时器读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E.改变小车压缩弹簧的距离,重复D

    根据实验目的,你认为以上实验步骤必须的是(        ) 。

   (2)若小车挡光长度为d,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

则小车过A点的速度v= (        )  .

   (3)取lgv为纵坐标,lgx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图线

如图所示,已知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a),与横轴

的交点的坐标为(-b,0),由图可知,n=(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5 分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需要分析人的不同的动作,所以此时人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的大小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此时月球可看作质点,故B正确;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隧道来说是不能忽略的,所以此时的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看的就是它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A.物体的速度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

速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速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