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A(1)(2)(3)(4)

B(2)(3)(4)

C(1)(3)(4)

D(1)(2)(3)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皇帝威严的体现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大将蒙恬主持修筑②是把韩、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而成③在当时有利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④真正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掠夺中原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下列古代政治制度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的是( )

①郡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行省制④三司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问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亦死,举打击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材料表明,陈胜、吴广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泽乡遇雨失期

B延误戍边日期按法皆斩

C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D秦朝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制”主要指的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

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