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块构造学说
- 共363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岩,该岩石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岩石成因划分,煤层属于_________岩,若在B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理岩;C位于石灰岩层,附近有岩浆侵入活动,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成大理岩
2、沉积岩;透水事故
3、甲地:山地;因为气温中间低,四周高;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乙地:洼地(盆地);因为气温中间高,四周低;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甲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
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
[ ]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
(5)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
[ ]
A、东非大裂谷
B、华山
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
正确答案
(1)背斜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A
(3)甲
(4)乙;甲
(5)D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属于地垒
的是__________,属于地堑的是__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一些在向斜构造上发育的
山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吐鲁番盆地
D、峨眉山
(3)若计划在该地开凿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选在①②③④中________处最佳。
正确答案
(1)②;①;③;④;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遭受外力的侵蚀,残留成山
(2)AC
(3)②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A为______斜,B为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和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
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处;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等地质灾害。
正确答案
(1)褶皱;背;向
(2)流水;侵蚀
(3)①;②;②;③
(4)B;A
(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④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长形成山岭。
(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剖面图,图中山高约为海拔2800米,回答以下问题。
(1)甲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在此处修水库存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良后果。如果该
地区植被遭严重破坏,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断层;塌方(或渗漏、地震);滑坡;泥石流
(2)向斜;向斜受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 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 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 、 ;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
(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 米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水循环。
(2)若上图为水循环图,其中D、E分别表示: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就地表形态甲处是____________,其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__(甲、乙)处。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3)背斜;向斜;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受侵蚀成谷地
(4)乙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8月27日,在亚丁清、索马里海区,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开始执行第100批护航任务。
材料二:
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图2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2中的甲地,海拔1800米,表1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途经北印度洋时
[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
(2)Edward湖盆的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___。从褶皱形态看,维多利亚湖位于_________部位。
(3)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最可能是______(1、7)月的气温降
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沿20°E经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C
(2)岩层断裂下陷;向斜
(3)纬度较低;7;此时东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各横线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D,E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甲、乙)处。图中①—④地层由老到新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
(4) A,B,C三处渔业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有锰结核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
(5)如想找化石,在a,b两处________处可能找到。
(6)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背斜;向斜
(3)乙;①②③④
(4)A;C
(5)b
(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