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F都是含有18个电子的微粒(分子或单核离子),请回答:

(1)A是单原子分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存在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

(4)D是所有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

(5)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分子,其分子式为______ 或______

(6)F分子含有8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8,所以该元素是氩,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阴离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其最外层电子数,B-含有18个电子,所以B元素是氯元素,属于第ⅤⅡA族,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

故答案为:HClO4

(3)三核18电子的分子为H2S,不同非金属元素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所以氯化氢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极性共价键;

(4)氧化能力最强且含18电子的分子是氟气.

故答案为:F2

(5)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其平均原子量为4.5,所以应有原子量大于4.5的原子,原子量小于4.5的原子,所以原子量小于4.5的非金属元素且能形成化合物的是氢元素,所以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为H2O2 或PH3

故答案为:H2O2 或PH3

(6)含有8个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是乙烷.

故答案为:CH3CH3

解析

解:(1)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18,所以该元素是氩,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阴离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其最外层电子数,B-含有18个电子,所以B元素是氯元素,属于第ⅤⅡA族,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

故答案为:HClO4

(3)三核18电子的分子为H2S,不同非金属元素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所以氯化氢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极性共价键;

(4)氧化能力最强且含18电子的分子是氟气.

故答案为:F2

(5)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其平均原子量为4.5,所以应有原子量大于4.5的原子,原子量小于4.5的原子,所以原子量小于4.5的非金属元素且能形成化合物的是氢元素,所以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为H2O2 或PH3

故答案为:H2O2 或PH3

(6)含有8个原子且含18电子的分子是乙烷.

故答案为:CH3CH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第(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对此电子层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必为K层

B只能是L层

C只能是M层

D可以是任意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最外层电子数最大是8,则其n-1电子层电子数是8;

当K层为次外层时最多排列2个电子、当L层为次外层时,最多排列8个电子,当次外层为M层时,最多排列电子数是18,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个,n-层为最外层时其电子数最多8个,所以n层最多排列18个电子,所以该电子层为M层,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方沸石是常见的似长石矿物,为含水的钠铝硅酸盐.在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片石岩和洞穴中及碱性湖底沉积中会有它们的存在.

(1)方沸石的组成元素中,原子核外电子有3种能量状态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方沸石的组成元素中,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__,属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属于______晶体.

(3)元素周期表中与氧元素相邻,且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能说明它的非金属性比氧强的1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能级不同,电子的能量不同,原子核外电子有3种能量状态的元素说明该元素中含有3种能级,方沸石的这几种元素中,含有3种能量的原子是O原子;

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根据方沸石的成分知,该元素为Si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

故答案为:O;3s23p2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中,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铝离子、钠离子和氧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其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l3+<Na+<O2-,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为Si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所以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Al3+<Na+<O2-;原子;

(3)元素周期表中与氧元素相邻,且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的是F元素,根据氟气和氧气之间的置换反应确定非金属性强弱,氟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故答案为:F;2F2+2H2O=4HF+O2

解析

解:(1)能级不同,电子的能量不同,原子核外电子有3种能量状态的元素说明该元素中含有3种能级,方沸石的这几种元素中,含有3种能量的原子是O原子;

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根据方沸石的成分知,该元素为Si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

故答案为:O;3s23p2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中,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铝离子、钠离子和氧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其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l3+<Na+<O2-,于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为Si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所以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Al3+<Na+<O2-;原子;

(3)元素周期表中与氧元素相邻,且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的是F元素,根据氟气和氧气之间的置换反应确定非金属性强弱,氟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故答案为:F;2F2+2H2O=4HF+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Mg2+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体及其配位数: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Mg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个,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根据配合物K3[Co(CN)6]结构分析,含有空轨道的金属阳离子为中心离子,所以中心离子为Co3+、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为配体,所以配体为CN-、配位数就是配体的个数,所以配位数为6,

故答案为:Co3+;CN-;6;

(3)BCl3分子的中心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数=3+(3-3×1)=3,孤电子对数为0,因此空间构型和VSEPR模型一致,为平面正三角形,因此键角为120°,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p2;120°.

解析

解:(1)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Mg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个,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根据配合物K3[Co(CN)6]结构分析,含有空轨道的金属阳离子为中心离子,所以中心离子为Co3+、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为配体,所以配体为CN-、配位数就是配体的个数,所以配位数为6,

故答案为:Co3+;CN-;6;

(3)BCl3分子的中心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数=3+(3-3×1)=3,孤电子对数为0,因此空间构型和VSEPR模型一致,为平面正三角形,因此键角为120°,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p2;12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①H2O、②BF3、③CCl4、④PCl5、⑤XeF4、⑥CO2、⑦BeCl2、⑧Mg3N2、⑨PCl3、⑩CO.

A①③⑥⑧⑨

B②③⑥⑧⑨

C③⑥⑧⑨

D③④⑥⑦⑧⑨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H2O中,H元素位于第IA族,则1+1≠8,所以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②BF3中,B元素位于第IIIA族,3+3≠8,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③CCl4中,C元素位于IVA族,4+4=8,所以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正确;

④PCl5中,P元素位于第VA族,5+5=10,所以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⑤XeF4中,Xe位于O族,8+4≠8,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⑥CO2中,C元素位于IVA族,4+4=8,所以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正确;

⑦BeCl2中,Be元素位于第IIA族,2+2≠8,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⑧Mg3N2中,3个镁原子失去6个电子给予2个N原子,导致阴阳离子中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故正确;

⑨PCl3中,P元素位于第VA族,5+3=8,所以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正确;

⑩CO中,C元素位于IVA族,4+1≠8,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