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氧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故A错误;

B.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B正确;

C.硫和氢气化合生成的硫化氢是气体而不是液体,故C错误;

D.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D错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Ne______ Fe______

S______ Ca______

Cu______ V______

Sc______ Ti______

正确答案

1s22s22p6

1s22s22p63s23p63d64s2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6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34s2

1s22s22p63s23p63d14s2

1s22s22p63s23p63d24s2

解析

解:Ne元素为10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故答案为:1s22s22p6

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S元素为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

Ca元素为20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4s2

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V元素为23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3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34s2

Sc元素为21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1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4s2

Ti元素为22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但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的2倍,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4倍,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请完成下列空白.

(1)A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2)B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3)C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正确答案

S

Al

Mg

解析

解:根据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目为2n2个,可知每层最多排电子数是:第一层排2个、第二层排8、第三层排18个、第四层排32个、第五层排50个,第六层排72个,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离原子核较近的电子层里,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K层排2个,M层排6个,所以A为S;

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的2倍,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3,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但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所以B为Al;

C元素可假设电子层数为x,则核电荷数=质子数=4x,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则最外层电子数为x,显然x为3时,符合实际,即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2,所以元素为Mg;

即A是S元素,B是Al元素,C是Mg元素,

故答案为:(1)S;(2)Al;(3)M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前四周期中的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6;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5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C同一主族,E的原子序数为22,F3+离子最外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

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对应元素符号表示):

(1)AC2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含有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

(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由氢与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BH5,其各原子均达到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C和D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分别为H2C2、H2D)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表

H2D 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要求详细叙述):______

(5)F和G(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分别为:2957KJ/mol和3248KJ/mol,G的第三电离能大于F的第三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__

(6)E的一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若该晶胞的三个晶胞参数为:a=b=460pm  c=300pm 则该氧化物的密度为:______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正确答案

sp杂化

1:1

O>N>S

离子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H2O2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TiO2

解析

解:A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6,质子数12-6=6,则A为C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5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2p4,为O元素,E的原子序数为22是Ti元素,D与O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小于22,则D为S,F3+离子最外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3d5,则F为Fe元素,综上所述:A-C、B-N、C-O、D-S、E-Ti、F-Fe.

解:(1)CO2分子的结构简式为O=C=O,空间构型为直线形,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含有2个σ键与2个π键,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

故答案为:sp杂化;1:1;

(2)N和O处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O>N,因为非金属性N>S,所以电负性N>S,

故答案为:O>N>S;

(3)NH5在所有原子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即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有氢原子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说明NH5是由NH4+和H-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

(4)由熔沸点可知H2S和H2O2均为分子晶体,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H2O2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H2S不能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

故答案为: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H2O2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

(5)Fe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G为Mn,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2,3d处于半满状态,更加稳定,因此Mn的第三电离能大于Fe的第三电离能,

故答案为: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6)由可知,晶胞中Ti原子位于体心与顶点上,O原子位于上下两个面上及体内(有2个),故晶胞中Ti元素数目=1+8×=2、O原子数目=2+4×=4,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TiO2,晶胞质量=2×g,若晶胞中a=b=460pm,c=300pm,则晶胞的体积=4.6×10-8cm×4.6×10-8cm×3×10-8cm=6.348×10-23cm3,该晶体的密度==g/cm3

故答案为:TiO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AH2O和Al3+

BCl-和Na+

CO2和CO2

DNH3和CO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H2O的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总数为10,Al3+的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总数为10,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故A正确;

B.Cl-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Na+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总数为10,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故B错误;

C.O原子的有8个质子,8个电子,O2有核外电子总数为16,碳原子有6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CO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22,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故C错误;

D.氮原子有7个电子,H原子有1个电子,NH3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C原子的有6个电子,O原子有8个电子,C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4,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