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3)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20

Cu2++4H2O=[Cu(H2O)4]2+

解析

解:(1)由于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原子的能量最低,O原子能量最低排布是

故答案为:

(2)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

故答案为:20;

(3)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H2O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Cu2++4H2O=[Cu(H2O)4]2+

故答案为:Cu2++4H2O=[Cu(H2O)4]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s”和“3s2”都是关于原子核外第三电子层s亚层的化学用语,这两个用语的区别在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3s”中“3”表示能层,“s”表示能级,所以“3s”表示轨道名称;“3s2”表示第三电子层的s能级上有两个电子,所以“3s2”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排布,故答案为:“3s”表示轨道(或能级)名称,“3s2”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排布.

解析

解:“3s”中“3”表示能层,“s”表示能级,所以“3s”表示轨道名称;“3s2”表示第三电子层的s能级上有两个电子,所以“3s2”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排布,故答案为:“3s”表示轨道(或能级)名称,“3s2”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排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肥西县校级月考)N、S、K、Fe是四种常见的元素.

(1)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N基态原子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在催化剂存在下,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2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16g S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8.5kJ,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Fe元素的质子数可知电子数为26,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为2、8、14、2,其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

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p能级有3个简并轨道,3个电子分别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有3个未成对电子;

S元素为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故答案为:第4周期Ⅷ族;3;1s22s22p63s23p4

(2)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2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2:3,

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2:3;

(3)n(S)==0.5mol,则1mol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8.5kJ×2=297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kJ/mol,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7kJ/mol.

解析

解:(1)根据Fe元素的质子数可知电子数为26,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为2、8、14、2,其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

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p能级有3个简并轨道,3个电子分别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有3个未成对电子;

S元素为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故答案为:第4周期Ⅷ族;3;1s22s22p63s23p4

(2)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2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2:3,

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2:3;

(3)n(S)==0.5mol,则1mol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8.5kJ×2=297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H=-297kJ/mol,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7kJ/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邯郸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固态时均为离子晶体

BCCl4、Cl2及HF中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理论无法解释同位素现象

D晶体类型相同,则晶体中化学键也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纯净的电解质在固态时可能属于分子晶体,如冰醋酸,故A错误;

B.在ABn型分子中,如果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成键电子数=8,则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但HF中的氢是两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错误;

C.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所以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理论无法解释同位素现象,故C正确;

D.氯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离子晶体,但氯化钠中只有离子键,而过氧化钠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所以晶体类型相同,则晶体中化学键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包头校级三模)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CaO+3CCaC2+CO↑,

CaC2+N2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

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______(填化学式),由此可以推知CN2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尿素分子中C原子采取______杂化.

(3)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4)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______,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______空隙中;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 3401kJ•mol-1、NaCl 786kJ•mol-1.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配位化合物K3[Fe(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是锌,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的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CO2;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原子总数,结构相似,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所以CN2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CO2;直线形;

(2)CO(NH2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上含有三个σ键一个π键,所以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故答案为:sp2

(3)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是通过分子间氢键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故答案为:分子间氢键;

(4)以钙离子为中心,沿X、Y、Z三轴进行切割,结合图片知,钙离子的配位数是6,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带电量成正比,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导致的氧化钙晶格能大于氯化钠的晶格能,

故答案为:6;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八面体;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

(5)配位化合物K3[Fe(CN)n],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铁是26号元素,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为12,CN为单齿配体,得到n==6,

故答案为:6.

解析

解:(1)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是锌,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的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与CN2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CO2;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原子总数,结构相似,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所以CN2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CO2;直线形;

(2)CO(NH2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上含有三个σ键一个π键,所以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故答案为:sp2

(3)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是通过分子间氢键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故答案为:分子间氢键;

(4)以钙离子为中心,沿X、Y、Z三轴进行切割,结合图片知,钙离子的配位数是6,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带电量成正比,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导致的氧化钙晶格能大于氯化钠的晶格能,

故答案为:6;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八面体;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

(5)配位化合物K3[Fe(CN)n],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铁是26号元素,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为12,CN为单齿配体,得到n==6,

故答案为:6.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