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价电子排布为1s2与2s2的元素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L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1s2为He,性质稳定,2s2的元素为Be,性质较活泼,二者性质一定不相似,故A错误;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为Mg,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为Ca或其它第四周期是过渡金属元素,二者性质可能相似,故B错误;

C.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为2p1或2p5,可能为B或F;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可能为Al或Cl,若为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若不同主族时,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

D.L层上有一个空轨道,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为C;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则为Si,C、Si位于同一主族,性质一定相似,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价电子构型为______,属______区元素.

(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它属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元素符号是______

(3)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原子中有______个电子层,______个能级,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4)请写出有2个能层的p轨道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有几个写几个)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则为第四周期ⅤB的元素V,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3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最后填充d电子,为d区元素;

故答案为:[Ar]3d34s2;3d34s2;d.

(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应该为第四周期ⅠA族元素,为K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四;ⅠA;+1;K;

(3)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为铬,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成4层,有4个能层,K能层上有1个能级1s,L能层上有2个能级,分别为2s、2p能级,M能层上有3个能级,分别为3s、3p、3d能级,N能层上有1个能级,为1s,7个能级,3d能级有5个未成对电子,4s1能级,1个未成对电子,共有6个未成对电子,

故答案为:4;7;6; 

(4)有2个能层且p轨道中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4,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则为第四周期ⅤB的元素V,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3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最后填充d电子,为d区元素;

故答案为:[Ar]3d34s2;3d34s2;d.

(2)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应该为第四周期ⅠA族元素,为K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四;ⅠA;+1;K;

(3)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为铬,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成4层,有4个能层,K能层上有1个能级1s,L能层上有2个能级,分别为2s、2p能级,M能层上有3个能级,分别为3s、3p、3d能级,N能层上有1个能级,为1s,7个能级,3d能级有5个未成对电子,4s1能级,1个未成对电子,共有6个未成对电子,

故答案为:4;7;6; 

(4)有2个能层且p轨道中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4,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均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物质A、B、C分别属于酸、碱、盐,其中盐的化学式为______,推测盐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

(3)Z、W两种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关系为______;Y、Z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4)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元素Y的单质Y2的结构也可表示为YY.如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单位:kJ•mol-1):

①结合数据说明CO比Y2活泼的原因:______

②意大利罗马大学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研究意义的Y4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请结合上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Y4为一种新型化合物

B.Y4与Y2互为同素异形体

C.Y4的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l Y4气体转变为Y2将放出954.6kJ热量.

正确答案

解: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设Y的原子序数是a,则Z的原子序数是a+1、W原子序数是a+9,a+a+1+a+9+1=32,则a=7,所以Y是N、Z是O、W是S元素,

(1)W是S元素,其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

(2)均由H、N、O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物质A、B、C分别属于酸、碱、盐,酸是硝酸、碱是一水合氨、盐是硝酸铵,盐的化学式为NH4NO3,硝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硝酸根离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N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故答案为:NH4NO3;平面三角形;SP2

(3)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负性O>S;

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

故答案为:O>S;N>O;

(4)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断裂C≡O中的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是1071.9kJ/mol-798.9kJ/mol=273kJ/mol,断裂N≡N中的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是941.7kJ/mol-418.4kJ/mol=523.3kJ/mol,断裂一个π键CO比N2更容易,所以CO更活泼.

故答案为:CO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273kJ/mol,N2中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523.3kJ/mol,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裂;

②A.N4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N4与N2为同种元素的不同导致,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N4和P4都是分子晶体,并且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所以白磷的沸点高,故C错误;

D.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可生成2molN2,形成2molN≡N键,则1molN4气体转变为N2化学键断裂断裂吸收的热量为6×154.8KJ=928.8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941.7KJ×2=1883.4kJ,所以1mo1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热,则放出的热量=1883.4kJ-928.8KJ=924.6kJ,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

解: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设Y的原子序数是a,则Z的原子序数是a+1、W原子序数是a+9,a+a+1+a+9+1=32,则a=7,所以Y是N、Z是O、W是S元素,

(1)W是S元素,其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

(2)均由H、N、O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物质A、B、C分别属于酸、碱、盐,酸是硝酸、碱是一水合氨、盐是硝酸铵,盐的化学式为NH4NO3,硝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硝酸根离子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N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故答案为:NH4NO3;平面三角形;SP2

(3)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负性O>S;

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

故答案为:O>S;N>O;

(4)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断裂C≡O中的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是1071.9kJ/mol-798.9kJ/mol=273kJ/mol,断裂N≡N中的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是941.7kJ/mol-418.4kJ/mol=523.3kJ/mol,断裂一个π键CO比N2更容易,所以CO更活泼.

故答案为:CO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273kJ/mol,N2中的第一个π键的键能为523.3kJ/mol,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裂;

②A.N4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N4与N2为同种元素的不同导致,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N4和P4都是分子晶体,并且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所以白磷的沸点高,故C错误;

D.1molN4气体中含有6molN-N键,可生成2molN2,形成2molN≡N键,则1molN4气体转变为N2化学键断裂断裂吸收的热量为6×154.8KJ=928.8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941.7KJ×2=1883.4kJ,所以1mo1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热,则放出的热量=1883.4kJ-928.8KJ=924.6kJ,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能源的发展日益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1)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②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1所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的键长为145pm和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2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表中A、B两原子的第二、三电离能之间都有1个突跃,说明它们属于ⅡA族,又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且A的第一电离能比B大,因此A为Be元素,B为Mg元素,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故答案为:1s22s2

②由B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写成了ns1np1,可知,3s能级未填满就填充3p能级,3s能级能量比3p能级低,所以违背能量最低原理,

故答案为:能量最低原理;

(2)①因为C60构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影响分子晶体熔点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而金刚石构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影响原子晶体熔点的作用是原子间共价键,共价键作用大大与分子间作用力,因此金刚石的熔点高于C60,所以尽管C60中C-C键的键能可能大于金刚石,但其熔化时并不破坏化学键,因此比较键能没有意义,

故答案:不正确,C60是分子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

②在晶胞中,K原子在面心上和C60分子在顶点和中心,则其个数比为==,故答案:3:1; 

③同一主族元素知,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每个硅原子和其中两个硅原子形成共价单键,和另外的一个硅原子形成共价双键,所以平均每个硅原子形成π键数目为×60=30,

故答案为:N>C>Si;30.

解析

解:(1)①表中A、B两原子的第二、三电离能之间都有1个突跃,说明它们属于ⅡA族,又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且A的第一电离能比B大,因此A为Be元素,B为Mg元素,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故答案为:1s22s2

②由B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写成了ns1np1,可知,3s能级未填满就填充3p能级,3s能级能量比3p能级低,所以违背能量最低原理,

故答案为:能量最低原理;

(2)①因为C60构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影响分子晶体熔点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而金刚石构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影响原子晶体熔点的作用是原子间共价键,共价键作用大大与分子间作用力,因此金刚石的熔点高于C60,所以尽管C60中C-C键的键能可能大于金刚石,但其熔化时并不破坏化学键,因此比较键能没有意义,

故答案:不正确,C60是分子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

②在晶胞中,K原子在面心上和C60分子在顶点和中心,则其个数比为==,故答案:3:1; 

③同一主族元素知,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每个硅原子和其中两个硅原子形成共价单键,和另外的一个硅原子形成共价双键,所以平均每个硅原子形成π键数目为×60=30,

故答案为:N>C>Si;3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CO2

BH2O

CN2

DCCl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O2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4=8,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6+|-2|=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H2O中,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8,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N2中,电子式为,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CCl4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4=8,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能层和能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核外电子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