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数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1914年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纱锭数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在当时存在的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状况: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2)弱点:民族工业规模较小,同外国厂矿相比规模相差很大;民族工业中重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材料二 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三 漫画《财神图》中的对联是:“卖国内战蒋宋孔陈,垄断独占中中交农”,横批是“一手遮天”。(注:中中交农即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把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民国元年到八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

(3)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一手遮天”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司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这种新现象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1912一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政治需要;军事需要;商业发展;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区)。

(2)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等(或出现重视工商业,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3)持续发展且出现两次高潮。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椎动;“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的推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

                                                                                                                                                                

正确答案

(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

(2)有利:国家基本统一;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等适当赋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努力超越、创新。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短暂的春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