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当输入为"Fool&Swalow"时,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main()
char c;
while(c!='')
c=getchar();
putchar(C) ;


A.Swalow
B.Fool
C.Fool
D.Swalow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程序是通过getchar()函数读入字符,并通过putchar()函数将字符逐个输出,当用户输入“”时停止输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数据库系统的组织结构中,下列( )映射把用户数据库与概念数据库联系了起来。

A.外模式/模式
B.内模式/外模式
C.模式/内模式
D.内模式/模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数据库有两层映像,即外模式/模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有以下程序:
main()
int k=33;
printf("%d,%o,%x",k,k,k);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33,033,0x21
B.33,033,21
C.33,041,021
D.33,41,2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进制间的转换。printf输出函数中输出变量的格式,由输出格式符决定。题中“%o”格式符表示以八进制的形式输出;“%x”格式符表示以十六进制的形式输出。“33”的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分别是41和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

A颜色的不同

B形态不同

C按压后是否褪色或消失

D是否高起皮肢表面

E是否有皮肤脱屑

正确答案

C

解析

紫癜是皮肤、黏膜内广泛出血,常成批反复发生、对称分布,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 紫癜大小不等,初呈深红色,按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形或瘀斑,数日内渐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日逐渐消退。充血性皮疹是小毛细血管扩张,压之褪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年夏季,某县中心小学47名学生相继出现剧烈呕吐、上腹部剧烈疼痛、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有低热。调查得知发病学生在当天上午均吃过学校供应的课间餐(外购的奶油蛋糕),未吃者不发病。患者发病的潜伏期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6小时。针对这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的治疗措施为

A应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B服用改变肠道菌群的制剂

C应用止痛剂

D彻底洗胃、灌肠

E静脉补充水电解质,静脉输注抗生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外购的奶油蛋糕”提示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肉类、剩饭亦可以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患者主要治疗措施为静脉补充水、电解质,静脉输注抗生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是

A心前区疼痛

B心包摩檫音

C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D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E心音遥远

正确答案

B

解析

心包摩擦音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因发炎而变得粗糙的壁层与脏层心包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呈抓刮样粗糙的高频声音;往往盖过心音且有较心音更贴近耳朵的感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反复输血的个体进行实体器官移植时易发生的现象是

A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B慢性排斥反应

C超急性排斥反应

D自体移植排斥

E急性排斥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超急性排斥反应指移植器官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大声的排斥反应,见于反复输血、多次妊娠、长期血液透析、再次移植的个体;反复输血,导致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行器官移植的时候,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通过阻滞钙通道,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含量减少的降压药是

A卡托普利

B氢氯噻嗪

C硝苯地平

D利血平

E可乐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可阻滞钙通道,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含量减少,血管平滑肌松弛,主要舒张动脉血管,对静脉影响较小;对心脏的直接作用为抑制心肌钙内流,使心率降低,房室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A、B、D、E项均不属于钙通道阻滞药,可排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直接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的物质是

ANADP+

BADP

CNADPH

DUTP

EFA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胆固醇合成的原料主要有乙酰CoA和NADPH+H<sup>+</sup>。乙酰CoA和ATP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而NADPH+H<sup>+</sup>则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开放性骨折处理正确的是

A用毛刷洗刷创口内污染的骨质

B失去活力的大块肌肉组织可以部分保留

C已污染的骨膜应完全切除

D游离污染的小骨片应该去除

E不能切除创口的边缘

正确答案

D

解析

开放性骨折因创口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必须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防止感染,力争创口迅速愈合,从而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骨膜有助于骨折的愈合,不能随意切除,故C不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4个选项,不能看作一条语句的是( )。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if语句是用来判定所给的条件是否满足,根据判定的结果(真或假)决定执行给出的两种操作之一。
在if和else后面可以只含一个内嵌的操作语句,也可以有多个操作语句,此时用花括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若有以下定义,则对a数组元素地址的正确引用是( )。
int a[5],*p=a;

A.p+5
B.*a+1
C.&a+1
D.&a[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引用数组元素的地址。选项A)中,p+5引用的足a[5]的地址,而数组a只有5个元素,即a[0]、a[1]、a[2]、a[3]、a[4],所以引用错误:选项B)中,*a+1指的是将数组a的第一个元素加1;选项C)中,这种引用方式错误:选项D)中,&a[0]引用的是数组的首地址。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 )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Ⅰ.人工管理阶段 Ⅱ.文件系统阶段 Ⅲ.数据库阶段

A.仅Ⅰ
B.仅Ⅲ
C.Ⅰ和Ⅱ
D.Ⅱ和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只有人工管理阶段,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在文件系统阶段,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在数据库系统阶段,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主要细胞是

A肾小球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及系膜细胞

B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

D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

E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弥漫性增生肾炎是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増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

A表达黏附分子

B表达MHC I类分子

C表达CD分子

D分泌细胞因子

E表达MHC II类分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肿瘤细胞MHC I类分子表达低下,可使肿瘤细胞内抗原无法提呈,从而导致CD8<sup>+</sup>CTL无法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有机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与能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