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S”技术及其应用
- 共91题
某高中学生夏令营在下面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他们白天当手表上的北京时间为l2 时20 分,测得树木的日影最短;夜晚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40 °。据此回答:
(1 )同学们把夜晚在山上的宿营地点选在了A 处,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拟在甲、乙、丙、丁四处建一火情嘹望台,最佳位置应在_______ 处;若用现代化的手段监测山林火灾,则最好采用_______ 技术。
(3 )甲峰B 坡900 米处的植被类型主要为 ______________ ;实地考察发现C 坡植被生长好于B 坡,其原因可能是C 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沿丁一A 一丙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及形成年代是丁、丙两处相同且最晚,A 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______ ,主要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简要分析D 处小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突临的一场暴雨,使位于E 处的营员小明迷了路。请你给他想个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位于鞍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
(2)乙;遥感
(3)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阴坡,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4)背斜;背斜成谷且中心地层年代较老,两翼地层年代较新
(5)①地形为平原 ②靠近河流
(6)顺河谷的溪水流淌方向,直至走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 °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 、F 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 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
②在E 、F 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正确答案
(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坡陡,水充足。
(3)A ;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___________处,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
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哪一条?突临的一场暴雨,使位
于E处的营员小明迷了路。请你给他一个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3)550米山顶;遥感
(4)②处,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
(5)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___________。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A,A位于鞍部,地形平坦开阔。
(3)不可采纳,遥感
(4)②;顺河谷溪水流向走
(5)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
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3分)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正确答案
(1)1∶50000000(2分) ADBC(2分)
(2)RS(2分) GIS(2分) GPS(2分) 四(2分)
(3)①(2分) ④(2分) ②(2分)
(4)GIS与GPS(2分)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的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得3分)
第(1)题,先根据城市位置判断各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再根据图中的注记(半径500km,图上距离是1cm)可计算出比例尺的数值。
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具体应用。
第(3)题,RS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即图中的①和⑤。GPS能够提供空间定位功能,即图中④和⑥。GIS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②和③,其中GPS不需要GIS的反馈信息,即排除③。
第(4)题,可以从图中直接看出答案,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较强的题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