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            。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6分)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8分)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2分)

(4)图甲中B为           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4分)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郑州(2分)棉花(2分)(冬)小麦(2分)   

(2)京广线(2分)陇海线(2分)地形(2分)河流(2分)

(3)西高东低(2分)

(4)黄(2分)(凌汛发生在B河段)(2分)

(5)春旱(2分)。理由:该地3、4月份气温高于常年,蒸发量大,而降水量远低于常年;(2分)夏涝(2分)。理由:6、7月份降水量远超过常年。(2分)

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材料一:图示某区域提出建设以X城市为核心、X和T两城市连线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规划中,X城将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

(1)比较X和T两城气候特征上的异同点,并指出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12分)

(2)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主要的形成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主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8分)

(4)分析X城选择T城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1)(12分)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分)

不同点:从全年看,X城的气温高于T城,降水量多于T城:(4分)分别受地势高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4分)

(2)(4分)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泥沙堆积(4分)

(3)(8分)①地处东西延伸的河流谷地,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②河流自西向东; ③交通上铁路和高速公路沟通东西,联接南北;④人口、城市较密集,辐射作用强。(每点2分)

(4)(12分)X城:劳动力价格、地价较高;(2分);

T城:①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价格、地价较低;⑥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与x城相连,便于把蔬菜运往X城。(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共10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9.重庆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材料三 重庆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列举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2) 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重工业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人口众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盆地地形不利空气扩散;季风区降水大。

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

(2)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劳力充足;市场广阔;政策优势;科技发达;工农业基础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图7)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省西部,该市与宜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 。 (4分)

(2)甲图所示区域的最大相对高度为______ 。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______ 。(4分)

(3)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   ___________ 。(4分)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6分)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6分)

(7)甲图所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正确答案

(1)江西    65千米左右(4分)   

(2)1300-2000米 自北向南(4分)

(3)交通不便(地形崎岖)(2分)   资源枯竭 (2分)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每答对1点得2分,答对4点即可得到满分8分)   

(5)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 (每答对1点得2分,对3点即可得到满分6分)

(6)C 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6分)

(7)地形崎岖,平地少;红壤贫瘠;夏季的洪涝与伏旱等(每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8分)

(2)甲区域优势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其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12分)

(4)分别说明图中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10分)

正确答案

(1)A海域盐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2分),B海域盐度由大陆沿岸向大洋逐渐增大(2分)。原因是乙区域陆地大量淡水注入B海区(2分),离陆地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小(2分)

(2)棉花(长绒棉)(2分) 优势条件是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2分);限制性条件是水源(降水少)(2分)。

(3)甲区域主要发展原油开采,(原油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石油加工工业不发达)(2分)。原因是该区域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2分);且由于独立前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不发达(2分)。

乙区域石油化工(加工)工业发达(2分)。原因是该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雄厚(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

(4)甲图中的苏伊士运河(1分),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2分),缩短了大西洋沿岸与印度洋沿岸间的航程(2分)。乙图中的京杭大运河(1分),从历史到现在均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2分),如今运河也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长江水北上京津的输水通道(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9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

(2)简要分析“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有色金属矿多,原料丰富(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2分),处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2分)。

(2)该地区石灰岩广布(2分),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明显(4分),形成奇特的喀斯特地形

(3)利用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2分)、地租低廉(2分)等优势条件,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为珠三角地区提供电能(水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分);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2分);加快交通运输线的建设(2分)等。(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水土流失  石漠化(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图回答。

(1).成都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都江堰将_____(河流)的水引至___(河流)流域,扩大了灌溉面积。冬季两平原中不易受寒潮影响的是__________。

(2).试分析成都市在“成渝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3).3月21日杭州6:00(北京时间)日出,成都日出大约是 ________(北京时间)。

(4).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都具有________(方式)的特点,农业机械化程度都相对较_____ ,劳动____ 化程度相对较高。

(5).请简要分析连通两大平原的内河航道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6).成都平原与太湖平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区域开发可从哪些方面考虑?

正确答案

(1).二  岷江沱江沉积岩 

(2).成都市是成渝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成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是其辐射范围;是交通枢纽,是成渝地区的客流、货流的集散中心;是具有强大科技、工业、消费能力的特大城市,可以带动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位于开发区的西端,更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4分)(3).7:04 

(4).精耕细作  低  集约 

(5).地处长江流域,河流水量大且水流平稳;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沿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大(4分)

(6).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治理(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2.(15分) 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完成下列要求(除必须用汉字作答的以外,其余问题皆填写各岛的英文代号)。

(1)上面五幅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岛在E岛______________方向,当D岛的区时为1月13日12时,其余四岛中与D岛属同一日期的岛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属地中海气候的岛是_______________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 ,人口最多的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B、D两个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5)E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E岛的名称是 ___________岛;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西南   AC  (3)AD  C   DE    A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5)纽芬兰岛  寒暖流交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5为我国某区域图,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城市以西地区七月气温分布特点,(4分)并说明原因。(4分)

(2)图6中等值线是甲、乙两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分布状况,试分析乙城市及周围地区形成高值区的主要原因。(4分)

(3)图7为乙城市某生态工业园区生产联系图,试评价图示生产循环的意义。(4分)

(4)图8是甲、乙所在省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情况,试说明其增速特征。(4分)并分析以甲、乙两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位优势。(5分)

正确答案

西南(南北)走向;气温自东向西递减。(4分)(1)大致呈东北

西南(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4分)88原因:山脉大致呈东北

(2)地处河流交汇处,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地表崎岖,风速小;夜晚周围山地冷气下沉,近地面空气降温幅度大,水汽易凝结;工业发达,空气中尘埃多,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4分)

(3)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废弃物得到回收、处理循环使用,既解决资源压力,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和生态,提高环境质量。(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日前国家发改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2010年9月13日至15日在天津举行。

材料二 达沃斯位于瑞士东南部格劳宾登州的一个小镇。是瑞士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达沃斯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溜冰场,冬天还可以在此滑雪、滑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这还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块因空气洁净清爽而大受好评的地区。20世纪初这里设立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所,奠定了现在宾馆业发展的基础。

材料三 瑞士和我国某一区域图

(1)夏季达沃斯国际经济论坛年会从西方到东方,选择中国是因为(   )(4分)

(2)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有哪些?(8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区域工业布局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或作用?(4分)

(3)环渤海地区已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试评价其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4分)

(4)综合评价达沃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8分)

(5)分析伯尔尼和天津两城市的形成主要的区位条件及原因。(8分)

正确答案

36.(1)D(4分)

(2)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濒临大海,依托京津,对内对外联系都很便利;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③水陆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等。(答出四点即得8分) 影响或作用:京津地区工业趋于向滨海地区集聚,促进滨海新区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4分)

(3)淡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4分)

(4)旅游资源质量好,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较好(温泉、度假、天然溜冰场、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地区接待能力较强(世界经济论坛中心);市场距离近;旅游价值大。(任答其中四点即可得8分)

(5)伯尔尼位于河流(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主要原因是为了军事防卫。(4分)天津位于海河的入海口附近,主要原因是运输和供水方便。(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与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读图A,根据图中信息,比较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

(2)读图A,简述自然条件对C河中下游河段航运业的影响。

(3)读图A,分析图中D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4)西欧各国乳畜业发达,分析西欧地区乳畜业形成的自然原因。

(5)读图B,试描述图中冬雨等值线总体分布规律,并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A山脉为东北一西南走向,地势较低缓;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地势较高峻。

(2)有利影响:C河流域处温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大;降水均匀,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道宽阔。

不利影响:C河上游段水流急,河水夹带泥沙顺流而下,可能造成中下游河道泥沙沉积。

(3)盛行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给本区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冷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4)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云雾阴雨天多,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形成了宽广的草原。

(5)特点:冬雨率自西北向东南递增。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距离大西洋较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较长,距离大西洋较远,降水集中在冬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下图是“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虚线框内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2)说明乙、丙所在省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8分)。

(3)写出图示区域的优势经济作物名称,比较该地区和江汉平原种植该作物的气候条件(8分)。

(4)丙所在地形区是         平原,分析其成因(6分)。

(5)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城市中任一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写出这三个城市所在省区任一省区中著名的矿产地和被列入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著名旅游景观名称(皆请注意对应关系)(6分)。

正确答案

(1)(8分)

东、西部:等温线都向北(高纬)弯曲(2分),因为受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形的影响(2分),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中部:等温线向南(低纬)弯曲(2分),因为受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形的影响(2分),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2)(8分)

水土流失造成当地土地贫瘠(2分),农业低产(2分);使河流下游地区河床抬高,增加防洪难度(2分);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2分)等。

(3)(8分)

棉花(2分)  同(2分):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有利棉花生长;

异(4分):该地区秋季晴天多(雨水少),利棉花后期的生长和采摘,但春季雨水少,不利棉花的苗期生长;江汉平原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有连阴雨,不利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4)(6分)渭河平原(2分) 断层陷落(2分)后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2分)

(5)(6分)

甲:石化;       乙:钢铁、能源、化工;             丙:电子、飞机制造

甲:甘肃金昌镍矿 乙:山西大同、平朔、阳泉、西山煤矿 丙:陕西神府煤矿

甲:甘肃敦煌莫高窟 乙: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丙: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的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船于某年11月20日在上海港起航出发,完成南极科考任务后,于次年3月20日返回上海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此时期赴南极科考较为理想,请你至少从方面说明其原因。(6分)

图中航线1、2分别表示此次科考的往返航线,“雪龙号”在航行到澳大利亚西海岸时,队员们在船上瞭望澳大利亚,会看到沙漠逼近海岸,这是为什么?(4分)

当“雪龙号”在澳大利亚佛里曼特尔港(南纬31度,东经116度)停泊时,该地天气牲如何?原因是?(6分)

穿过令人生畏的西风带继续南行,渐渐地冰山了,南极企鹅也在向我们招手,可南极的风婆婆欢迎我们吗?为什么?(6分)

目前,每年到南极地区的游客已达2万多人。你认为在南极地区是否适合发展旅游业?请说明理由。(4分)

正确答案

(1)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期赴南极考察:一是可利用南极地区的极昼期和温暖期;二是可避开南极烈风与臭氧空洞最严重的季节。

(2)这里常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是离陆风,在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经过,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3)炎热干燥,此季节地中海气候正值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4)不欢迎,因为极地东风是离陆风,无论在南极的任何地区登陆,遇上强风都是强力阻挡的顶风,南极大陆是冰雪覆盖的大陆,极地东风从大陆冰盖上流下来,阻力很小,更加剧风力。

(5)言之有理既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 在遥感影像中,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图l甲地区)特别显眼,这样的区域是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而形成的“圈图农场“(图2)。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材料三 乙国地形图

(1)简述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6分)

(2)乙国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4分)

(3)卡维尔(kavir)一词在波斯语中意为“盐碱滩”。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区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主要由干涸的河床、荒漠高原、滩涂及盐碱滩组成。简述卡维尔盐漠的成因。(4分)

(4)为什么伊朗畜牧业以高原牧场为主?(6分)

正确答案

(1)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地下水源;地势较平坦(6分)

(2)石油、天然气(2分) 水源(2分)

(3)地势低洼,积水汇入后不能排泄,导致盐份汇聚(2分),地处亚热带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2分),从而形成了盐漠(共4分)

(4)内陆盆地气候干旱为荒漠(2分)高原山区,山地降水较多,(2分)蒸发较小,气候温凉,有较优质山地牧场(2分)(共6分)

本题考查世界的区域地理西亚。

(1)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没有优势的条件不分析。

(2)结合海陆位置,乙国表示伊朗,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出口国,故主要的产业部门为石油、天然气产业。由于位于大陆内部,且地形闭塞,气候干旱,故水资源成为该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3)盐碱地的形成主要从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

(4)“高原牧业”的形成主要从其地形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江西省某日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

表四:江西省某县土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为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该县在农业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建立起了立体农业体系(如图13所示),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1)此时南吕的风向为 _______ ,简述锋面系统过境后南吕的天气状况。

(2)据材料二,分析该县在土地利用中最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 。为了有效防治该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根据表四中数据变化情况,例举该县在土地利用上所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县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立体农业的布局。

(4)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严重地区,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 。简述酸雨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西北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4分)

(2)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种草(4分)

(3)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综合发展(或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或多种经营)(1分)

山间湖泊发展养殖业,坡度较小处发展耕作业,坡度较陡处发展林果业。(3分)

(4)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2分)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J{j;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答正确其中三点得满分3分)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