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共3047题
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状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4)根据图2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
(4)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
交通便利
全世界人才高地
稳定的军事订货
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氛围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1),根据“表2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可以读出B地气温的特点。(2),根据A、B两区域的位置,判断两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缺水的原因。(3),甲区域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乙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是蔬菜和水果产区。结合两国的情况归纳;(4)根据图中的材料,C城市最大的工业部门是航空航天;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影响因素可以借鉴“硅谷”的发展条件。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水稻
(2)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丘陵,东部是平原;雨水充足,河网密布。
(3)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原因: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4)①在山地丘陵植树造林,注意防治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②发展以林果业为主体的立体农业,粮食生产与林果经营协调发展。
略
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按成因分属于 山,甲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
(2)阿拉斯加面积为17l万平方千米,但人口仅60多万。影响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 。从历史角度看,阿拉斯加人口增长的方式主要是 。
(3)试分析阿拉斯加地理环境对其生产和对外交通的影响。
(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阿拉斯加气候的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
①云杉虫害增多 ②永久冻土融化造成森林、建筑破坏
③海冰变薄、变小 ④河流流量短期内大幅度减小
⑤最高峰麦金利山雪线降低
正确答案
(1)褶皱 暖流
(2)热量 人口迁移
(3)阿拉斯加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由于海岸线长,生物资源丰富,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阿拉斯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工业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为主。由于气候寒冷,地表多冻土,且地形复杂,多高大山脉阻挡,不利于陆路交通的建设,对外陆路通道少,河流封冻期长,对外联系主要靠海运和空运。
(4)①②③
该地区为美国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东侧山脉为科迪勒拉山系,为板块挤压而成,属褶皱山脉,甲处的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阿拉斯加纬度高,热量不足,除了少数当地土著居民外,人口以外来移民为主。对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的地理环境分析要从气候、地形、生物、海陆位置等角度进行。
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读我国西部地区两个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说明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原因。
(2)上述两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都处在______________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列关于B城市和内江市、三台市的比较,正确的是
A.内江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B.内江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比B城市提供的多
C.B城市与三台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B城市的服务功能多于内江市和三台市
(4)试描述图中24℃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要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A为组团型,B为集中团块型。B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有利于城市各组成部分连成一片;A城市地处两江交汇的丘陵地区,地形和河流的分割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完整性。
(2)中期加速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绿化面积减少
(3)D
(4)北段大致呈南北(东北一西南)走向,南段大致呈东西(西北一东南)走向。这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从城市地域形态看,A城市为组团型,B城市为集中团块型,这两个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受地形的影响明显,中国的城市化处在中期加速阶段,该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也随之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根据图例可知,内江为地级市,三台为县级市,城市等级不同,其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也不同。描述等温线的走向时要注意分段描述,对其拐弯处分析原因可得,受地形(山脉或河谷)影响,气温偏高。
(60分)读材料(一)完成题目(1)~(2)
(1)①城市纺织业类型是____。(单选题)(2分)(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该国发展纺织业的城市还有_______(城市名称)(2分)
(2)该国发展纺织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3)该国地处印度洋沿岸,但是依然面临严重的干旱,说明该国干旱的原因及对策。(8分)
正确答案
(1)(共4分)
C(2分),孟买(2分)
(2)(共8分)
沿江沿海水源充足;(棉麻)原料充足( 必答);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煤炭丰富)动力充足;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必答);工业基础好等(每点2点,答5点)
(3)干旱原因:季风的稳定性差(2分),沿海山地阻挡水汽进入(2分),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2分)
措施:修建水库,修建引水工程;节约用水,宣传教育,采用新技术等;植树造林。(2分)
略
(10分)同源同根,互惠互利。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描述台湾岛的地形特征。(2分)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台湾农业分布特点。(2分)
(3)台湾岛素有“森林宝库"的美称,试说明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3分)
(4)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3分)
正确答案
(1)台湾岛以山地为主(约占2/3),中部、东部为高山,西部为平原。(2分)
(2)主要分布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少量分布东部沿海低地。(2分)
(3)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降水丰沛,地势高差大,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森林。(3分)
(4)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
台湾优势;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3分)
试题分析:(1)地形特征应概况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2)农业分布特征主要指出地区差异,可直接根据图示分析。(3)影响台湾森林分布广阔的主要原因可从气候、地形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分析。(4)海峡两岸的优势应分别说明,相比较台湾,则大陆优势:地价较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等;而台湾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具有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区位分析的一般思维,学会知识迁移,并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23中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分布示意图。(16分)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4分)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8分)
(3)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24中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4分)
正确答案
(1)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2分)
A地处在山东半岛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雪。(2分)
(2)①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②A地夏季降水及年总降水量比B地多
③A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④A地土层比B地薄。(8分)
(3)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涵养水源,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2分)
降低地表水流速度,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2分)
本题以我国区域为载体,以主要的苹果产区为切入点,考查大气运动、地形雨、农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分析某侧在降水方面多的原因一般考虑地形雨的知识,夜间山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山顶温度低,气流下沉,据山谷风原理解释半山坡温度高,果树不易受冻害。第(2)题,色泽主要考虑光照的差异,含水量主要考虑降水量的多少。第(3)题,本题侧重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限定词为“生态效益”,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可联想到鱼鳞坑主要是针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农业灌溉区图(下图)。
(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
(2)试推测该半岛沿400纬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二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蔬菜的主要产地,其收获的蔬菜几天或几小时即可在欧洲西部各国的市场上市。
(3)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因素(8分)
正确答案
(1)(4分)地势中部(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低(2分);河流流向(2 分)。
(2)(8分)年降水量沿40°纬线由西向东减少(2分)原因:该半岛(属地中海气 候,)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2分),由于该半岛中部地势高,东西低, 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2分),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分)。
(3)(8分)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2分);河流多,灌溉便利(2 分);距欧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阔(2分),交通便利(2分)。
试题分析:
(1)可以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来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图中河流总体是往东、西两侧流向海洋,所以其地势总体为地势中部高,东部、西部低。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半岛沿400纬线附近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结合上题分析,该岛中部地势高,所以西侧为迎风坡东部位于背风坡,年降水量沿40°纬线由西向东减少。
(3)根据题中信息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主要是热量和市场,其次是水源。与欧洲西部比,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与其他地区比,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距欧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图中河流众多,水系发达,灌溉便利。
区域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增强,经济增长迅速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区域转型阶段,区域面临问题是: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各阶段对应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及各阶段对应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分析两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2)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有利条件:两区域都处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农业发达;都处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3分)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能源不足(1分)。
(2)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环境污染严重;人地矛盾加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等(3分)。主要对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等(3分)。
略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1)近日,张春贤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湖南日报》上赋诗一首“送春贤”。诗文中有“黑白战略望抓紧,改善民生第一桩”。黑白指的是什么?(2分)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新疆番茄生产采用地膜加滴灌,60亩农田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试分析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8分)
正确答案
(1)石油、棉花(2分)
(2)盆地的边缘和山麓(绿洲)地区
盆地边缘多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山麓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源较充足。(6分)
(3)可以将肥料融入到灌溉用水中,可以方便的进行灌溉、施肥;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水肥利用效率高;田地中少杂草;节省劳动力;避免了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答对四点即得8分)
略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具有世界意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小题2: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中国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小题3:在A地建城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图中经过A城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铁路,城市A以____________工业最为著名,分析此地发展该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答出4点就可)
小题4:海南岛西侧盐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水稻种植业
小题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小题3:铁矿资源丰富 成昆 钢铁 原料和能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扶持。
小题4:地形平坦;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
考查区域经济地理特征。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两区域都位于我国南方,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小题2:文昌位于海南,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时获得较大的初速度。
小题3:A为攀枝花,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附近有成昆铁路经过,为其进口煤炭,发展钢铁工业提供运输条件。此外。市场广阔也是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小题4:由于海南岛地形中高周低,所以西侧地势平坦;同时位于太平洋水汽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利于海盐的晒制。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材料二中的______(填字母)模式。
小题2:伊利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小题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题4:伊利集团生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请从草场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就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3点就可)
正确答案
小题1:B
小题2:接近原料地
小题3:近郊区 近公路
小题4:土地退化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退耕还草,保护天然草场,合理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考查区域地理综合特征。
小题1: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由原料指向性转变为市场指向性。
小题2:伊利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模式为原料指向性,在布局上主要靠近原料地。
小题3:在很多大城市近郊区和邻近公路的地方都发展乳制品加工业。
小题4:伊利集团生产基地所在自然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过度的行为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需要采取退耕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2001年2月初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为世人瞩目。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凸显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共识。
材料二 下图为海南岛区域简图和博鳌镇景观图
图6
(l)该岛北界为____(海峡),是我国的____(边缘海或内海),位于________经济地带。(6分)
(2:)A处是____盐场,简述该盐场的形成原因。(6分)
(3)B城市为我国在建的卫星发射基地,请列举我国其他三个已建卫星发射基地。并写出其所在省区的简称。(6分)
(4)试分析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的主要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琼州海峡 内海 东部
(2)莺歌海①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及台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②地形平坦开阔。
(3)西昌一川太原一晋酒泉一甘(陇)
(4)①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
②博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地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此题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博鳌成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与博鳌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中国的崛起有关。
下图是我国距今7000多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属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雏形。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6分)
图5
(l)甲、乙两图中,表示半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表示河姆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我国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采用“巢居”和“穴居”居住形式,由图可知,____由穴居演变而来,____由巢居演变而来。(4分)
(3)为了冬暖夏凉,____图房屋没有窗户,门朝____方敞开;由于____的缘故,____图房屋建成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4分)
(4)图中两房屋雏形结构差异大是因为两地的(2分)
正确答案
(1)乙 甲 甲适应高温多雨的南方,乙适应寒冷干燥的北方
(2)乙 甲 (3)乙 南 湿热 甲 (4)B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房屋建筑保温效果好;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气候高温多雨,房屋建筑以通风散热为主。陕西原始人类房屋由穴居演变而来,浙江原始人类房屋由巢居演变而来。乙图为了冬暖夏凉房屋没有窗户,为方便采光门朝南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