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              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            ____ 。(4分)

(2)Q山脉是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6分)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4分)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0分)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包兰   腾格里沙漠(4分)

(2)贺兰山    山势巍峨雄伟,既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又阻挡了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移,成为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6分)

(3)秦岭   南(4分)

(4)煤炭 破坏表土及植被,导致荒漠化;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有大量土地;污染环境。(10分)

(5)M段有凌汛,水量减少;N段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大。(6分)

(6)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防止污染(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材料二:甲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甲国图示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及原因。(12分)

(2)分析L2河段流域春末多融雪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3)甲国图示区域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简析其原因。(6分)

(4)甲国图示区域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5)甲国图示区域农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特征:内流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夏汛;有结冰期(每点2分,任答3条共6分)  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冬季气温低受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每点2分,共6分)

(2)冬春盛行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形成深厚的降雪(2分);春末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融雪洪水(2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色素和营养物质的积累;(2分)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少(2分)基本不用农药(2分)

(4)靠近原料产地,利于保鲜;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廉价,成本低;国家政策扶持(每条2分)

(5)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土壤日温差;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每条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幅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⑴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______和______。填表比较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

地区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2)甲、乙两地区中,旅游业发达的是______,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3)甲、乙两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何不同?

(4)比较甲、乙两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差异。

正确答案

(1)④ ②

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为汛期,水能丰富

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冬季;河流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河流落差大

流量较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平原地区流速较缓

(2)乙 乙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都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都很好;地处西欧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大;各国都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3)甲为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利润较低,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乙为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利润较高,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4)甲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人口再生产类型中的过渡型;乙地区为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

根据经纬线和地形分析,甲图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山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图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变化(汛期)、含沙量、冰期、水能等,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和地形、植被覆盖率等。

由于乙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都很好;地处西欧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大;各国都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甲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过渡型;乙为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              平原,B是               平原。 

(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                    等。

(3)近2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图略  宁夏或银川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 

(2)兰州  白银  银川  石嘴山  乌海  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 

(3)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等。治理除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外,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

黄河纵贯我国大陆东西,为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淡水,但是由于上游环境的破坏,在下游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危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武汉8+1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读我国中部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未命名.JPG (48.53 KB2008-5-12 14:13

(1)湖南“长株潭”(长沙—株州—湘潭)地区的特色工业是______________,发展该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发展该产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0分)

(2)图中①、②、③、④中洪水危胁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有色金属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廉价的水电提供动力。 (6分)开发矿产资源,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排放酸性气体,产生酸雨危害。(4分)

(3)②(2分)气候异常,南北的支流和干流洪水同时形成;河道弯曲、泄不畅;该河段为悬河;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某国区域等高线图(图7)和此国人口分布图(图8)

(1)简述图7区域主要河流在该国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并说明理由。(12分)

(2)根据图8该国人口密度较大的除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外,还有       

等地并简析其原因。(9分)

S州南部是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3)下表为图8中S州南部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分)

(4)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与我国相比,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有哪些?(9分)

正确答案

(1)作用:该河主要为南北流向,南北向货物运输量大(南北地域差异大)。(3分)

理由:该河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且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可江、湖、海、陆联运成网,交通便捷通达。(答任三点即可得9分)

(2)南部和西部沿海(3分)原因:南部和西部沿海新兴工业发展快,经济发达;(3分)阳光地带,气候优越。(3分)

(3)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信息通达度高;有河流经过(大坝调节径流量),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任答3点给6分)

(4)自然条件优势表现在:平原广阔,耕地比重和耕地面积大(高寒和干旱面积小);土地质量好(土壤肥沃); 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水旱灾害少;河网众多,灌溉便利(灌溉水源充足)。(任答3点给9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地最有可能是______(鲁中、苏南、琼中、滇西),属于______气候。简述该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⑵ 图中①、②、⑦、⑧四个地点,冬季气温最高的是__。理由是什么?

⑶ 图中序号(①缺少水源林的丘陵区,②丘陵梯田区,③灌溉农田区,④城镇地区)表示的几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__。本地区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哪些措施?

⑷ 本地区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理想途径有______、______。

⑸ 为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该地区所在城市带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原因。

正确答案

(1)苏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

(2)⑦ 海拔地,气温高;在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3)①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筑梯田,增加水流下渗

(4)发展小水电 发展沼气

(5)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科技水平高;经济实力强;能源原材料缺乏;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乙图中的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又“重震雄威”。

(4)丙图中的Ⅰ、Ⅱ两人口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水稻种植业 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需求量大等 商品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

(2)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 有丰富的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兴起;空气清新、气候温暖

(3)煤炭 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美化环境等

(4)Ⅰ 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

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综合特征。

(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甲图为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区,乙图为美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2)由于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加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美国的人口大量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迁往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

(3)传统工业区一般是依靠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后通过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美化环境等措施振兴的。

(4)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很多,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所以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分布图(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

材料二 上图甲区域经济结构统计表

材料三 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婚姻迁出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三省合计迁出56.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华东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

(1)分析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7分)

(2)分析云南成为“喀斯特新娘”迁出区的主要原因。(8分)

(3)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说明乙所在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

(4)据材料二指出甲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5分)

正确答案

(1)甲地为四川盆地(1分),周围(北部)山地阻挡了南下冷空气(1分),使盆地内部一月温暖(1分),无霜降;乙为滇南谷地(1分),纬度较低(1分),且有北部高原对冷空气阻挡(1分),一月气温高(1分),无霜降。

(2)与华东地区相比,云南地处内陆(1分);喀斯特地貌广布(1分),地形畸岖(1分);土壤贫瘠(1分);耕地面积小(1分);交通不便(1分),地表水缺乏(1分);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分);导致经济比较落后(1分),农村生活贫困。(1分)(满分8分)

(3)地理位置: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2分),热量丰富(气温高)(1分),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1分);地处我国西南部(2分),受夏季风影响大(1分),降水丰沛(1分);大部地区干湿季分明(1分);

地形因素:东部高原地形(2分),气温日较差大(1分),;西北(西)部地势高差悬殊(2分),气候(气温和降水)垂直分异明显(1分),气候类型多样(1分)。

(4)特点: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1分);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1分);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优势(1分)。

影响:酸雨危害严重(1分);加剧水土流失(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分析美国西部这两个自然带分布狭窄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分析美国大陆中部、东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12分)

正确答案

(1)A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B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分)大陆西岸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使自然带仅分布在山脉西侧。(2分)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交界)地带,故地震多发。(2分)

(2)从美国大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部草原地带自西向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3分)因为草原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草本植物丰歉程度有关,降水多的地方,草木生长茂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3分)东部森林地区自南向北有机质含量增加。(3分)因为美国南部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的分解、淋失也增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也会降低。(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读图回答:(36分)

(1)简述图是P框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并指出这种地形地势特征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

(2)分析图中Q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结合本地域的现有交通与资源,分析本区能发展哪些优势产业?(10分)

(4)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请从不少于六个方面与以说明。(12分)

正确答案

(1)(6分) 山地丘陵为主(2分),地势北高南低(2分);地形地势制约了交通发展,交通落后,经济发展缓慢(2分)。(6分)

(2)(8分) 汉中平原(盆地)谷地较开阔,起伏较和缓(2分);土地肥沃(2分);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雨热同期(2分);河流纵横,水源好(2分);(8分)

(3)(10分) 随着本区域内的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本区资源开发,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水能资源藏量丰富,宜开发水能发展水电(2分);山区起伏大,气候多样,宜发展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业(2分);自然风光好,人文景观多,红色文化丰富,宜发展旅游业;生物资源丰富,蚕丝、苎麻、茶叶、生漆、桐油特种经济林木多等宜发展多种经营(2分)。(10分)

(4)(12分)我国自然地理南北方的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MM线大致通过线;冬季平均0℃等温线大致通过线;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界线;东部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界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下面图8四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1)简述材料二中区域河流特征。(5分)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6分)

(3)简述福建省最突出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10分)

(4)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分)

(5)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9分)

正确答案

(1)中小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外流河、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夏季,含沙量小,无结冰期。(5分)

(2)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6分)

(3)台风和水土流失 (6分)  建立预警制度,加强防灾救灾措施 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 加强综合整治 走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4分)    

(4)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6分) 

(5)①与港澳台邻近,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

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三角,有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

③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

④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⑤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9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2分)读图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局部地区图。

材枓二 甲国铝土资源缺乏,炼铝业生产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甲国是西欧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2001年产量为105万吨,所生产铝的80~90%出口。

(1)简析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14分)

(2)炼铝业是               导向型工业,结合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6分)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经济、社会、人口和城市分布、技术、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据图分析说明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公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12分)

正确答案

(1)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2分) 成因:西临大西洋,终年盛行西风,(2分)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分)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降水相对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2分)  成因: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所临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2分)

(2)动力(2分) 甲国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国家大力开发水能,发展水电,电能充足且廉价。(2分)

(3)有利因素:河流下游、海湾沿岸地区地势平坦,(3分)主要聚落(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3分)海湾沿岸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3分)

不利因素:铁路、公路线跨众多河流需要修建大量桥梁。(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湖南省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影响图中张家界、怀化两城市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分别是        。(2分)

(2)怀化与P城之间铁路没有走直线,其原因是                           。(1分)

(3)该区域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分)

(4)图中各城市中,属于等级最高的中心地是        ,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在图中同等级的各中心地中,服务范围重叠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3分)

正确答案

(1)张家界:旅游  怀化:铁路枢纽或交通。(2分)  

(2)山脉阻挡,工程量大,造价高,故选择缓坡或沿等高线(1分) 

(3)当地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有色金属矿产。 (2分)  

(4)长沙 社会经济的发展  株洲和湘潭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

(1)  考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张家界为著名饿旅游城市;怀化位于焦柳线与湘黔线交汇处。

(2)结合区域图,怀化与P城之间有山脉阻隔(地形对交通线布局的影响),绕开陡坡,选择缓坡。

(3)考查影响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其布局主要考虑的自然条件:能源、原料等。

(4)考查中心地理论。该区域内,省会城市的等级最高。而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等级较高而距离较近的城市之间,服务范围重叠较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年的新春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远渡重洋,对非洲的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进行了国事访问。“相知无遥远,万里尚为邻”,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非关系,特别是十分重视扩大与非洲国家的经贸交往活动。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6亿美元,此后连续4年突破100亿美元,2003年突破150亿美元。这不仅对促进各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相互间的政治友好关系。

材料二:加蓬、阿尔及利亚位置示意图

(1)说出加蓬与阿尔及利亚两国最主要的气候类型,并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成因。

(2)阿尔及利亚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7%左右,请综合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正确答案

(1)加蓬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降水量多少的差别。成因:控制两国气候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或加蓬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阿尔及利亚主要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2)有利条件主要是光照和热量充足,不利条件主要是降水量少。

此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

根据经纬度可确定加蓬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从光热、降水两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