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文字填出日本海。(2分)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2分)

(3)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2分)

(4)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③                           (4分)

(5)简要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20分)

(1)日本海位置如下图所示(2分)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分)

(3)C(2分)

(4)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4分).

(5)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10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本题考查日本海的地理位置。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在图中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

第(2)题,因为日本自己自然资源匮乏,只能依靠进口煤,原油,铁矿,和有色金属。这些资源的运输自然是海运最便宜。(运输成本: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所以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第(3)题,日本位于亚洲东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3 900多个岛屿组成。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九州、本州、北海道纬度位置依次升高,热量条件变差,因此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开花时间延迟。

第(4)题,①、③都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区,根据热量带分析,气候类型名称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第(5)题,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这种地形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但试题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日本及中南半岛的地理环境特征,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日本工业沿海分布的原因,及中南半岛的农作物等相关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索马里这个被称为非洲之角的地方,因为海盗肆虐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2008年11月15日,隶属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巨型油轮“天狼星”号在肯尼亚以东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索马里海盗这回第一次向油轮下手,开始危及欧美国家的海上能源“生命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震动与关注。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和半岛: D                 岛,E           半岛,F           半岛。(3分)

(2)图中的大裂谷名称叫                   ,它纵贯       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               所形成的。(3分)

(3)G 海湾为     湾,该地区的石油如运往西欧,走最近航线需依次经过                    、苏伊士运河、          。(填海峡)(4分)

正确答案

(1)马达加斯加   索马里   阿拉伯

(2)东非大裂谷  东非  板块张裂

(3)波斯   霍尔木兹   曼德   直布罗陀(每空一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本题通过查地图了解西亚和非洲部分的重要地理事物分布。

第(2)题,图示裂谷为贯穿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东非大裂谷,为非洲板块张裂的结果。

第(3)题,图示G为波斯湾,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该地石油经最短航线运往西欧应走苏伊士运河航线,依次从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西亚和非洲部分的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知道东非大裂谷的成因,熟悉波斯湾沿岸石油向外输出的航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小题2:每年7、8月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

正确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数据可知,温哥华终年温和多雨,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旧金山和圣地亚哥都是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湿润多雨,都属于地中海气候;阿卡普尔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拉孔科迪亚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利马终年高温少雨,判断为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7、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圣地亚哥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控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纬度位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信息判断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即可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并解析成因.(4分)

(2)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a河流属于________(外、内)流河。c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两地农业发展中,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城市①——②与城市③——④相比,实际直线距离较远的是________。(1分)

正确答案

(1)甲: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深居大陆内部;

乙: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分)

(2)外; 伏尔加河  (2分)

(3)地势低平,土层深厚(为冲积平原);光照充足(光热条件较好);有河水灌溉(有灌溉水源); (3分)

(4)③——④ (1分)

试题分析:(1)图示甲位于里海周边地区,位于中亚内陆地区,故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乙位于西亚波斯湾沿岸,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2)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河流注入波斯湾,故属于外流河。C河流注入里海,为欧洲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3)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注意比较分析两地的自然环境的共同优势。(4)连接城市①——②,转移到经线上,约跨纬度3°,距离约为3*111KM;连接城市③——④,转移到经线上,约跨纬度4°,距离约为4*111K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经纬网上距离计算的一般方法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该图回答问题:(11分)

(1)说明200C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2)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分)

(3)试说明PQ两地的气候差别。(6分)

正确答案

(1)西半段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由于西侧海洋为秘鲁寒流经过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2分)。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利于商品经营。(3分)

(3)P点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由于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年降水丰富。而Q点地处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6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温线的综合分析。(1)直接读图分析即可,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主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实际。(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该地区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从气候、土地和交通等方面分析。(3)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从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方面分析,由于P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且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较丰富;而Q地位于30°--40°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浙江网2007年11月14日电: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材料二: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造成注入咸海的水量大幅下降。目前咸海的水量仅为历史最高记录的四分之一,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水位下降了19米。咸海的自然生态危在旦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材料三:世界某一地区图

(1)图示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B海区及其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此种资源,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________。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C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产生了________环境问题,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又带来了是________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

(2)③ 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3)油气(石油) 管道 新疆

(4)土地沙漠化(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会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地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

本题考查里海周边地区。

(1)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该地区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故③位于山地的西侧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最丰富。

(3)B海域表示里海,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在陆上最适宜用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且安全;我国与中亚地区最近的省为新疆。

(4)C表示咸海,周边地区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故过度垦荒导致植被破坏,而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则引起盐碱化。盐碱化形成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引起地下水位和蒸发的变化而引起地表积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图示为亚洲两个主要半岛示意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A_____________(岛屿名称) B_____________(海域名称) C_____________(城市名称)

(2)右图所示气候统计图表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甲或乙或丙)地的气候状况,分析该地全年最高温出现

在5月份的原因。(5分)

(3)近年来,我国政府与图示区域在跨境、越境交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开发资金。图中昆明至丙所

在半岛正在修建石油管道运输线。该线路的建设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1)斯里兰卡(1分)  南海(1分)  班加罗尔(1分)

(2)乙(1分)     5月该国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时间长;(2分)雨季还没到,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

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2分)

(3)缩短石油运输距离,节约时间减少运费;增加石油进口渠道,减少石油供应风险;带动西南地区相关产

业的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分)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1)可查地图,了解本区的重要地理事物。(

2)甲位于热带沙漠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故夏季降水较少;故图示符合乙地。

主要从降水对气温的影响角度分析。

(3)考查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一般从缩短距离,改善交通;促进资源开发(或运输);利用经济联系,促进

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等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读广州省局部区域及尼日利亚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归纳广东省与尼日利亚两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3分)

(2)说明A地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6分)

(3)比较尼日利亚农作物的南北差异及形成条件。(8分)

(4)指出A地畜牧业发展迅速带来的环境问题,并说明解决措施。(4分)

(5)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非农产业的经验,提出尼日利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具体措施。(3分)

正确答案

(24分)

(1)位于低纬度(1分);南部濒临海洋(1分);地处大河的入海口(1分)。

(2)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分);5-10月(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2分);11到次年4月(冬半年)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2分)

(3)差异:南部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可可、油棕为主(2分);北部以棉花、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2分)

成因:南部光热充足,降雨较多,地势较低,灌溉便利(2分);北部降水较少,地势较高,光照充足。(2分)

(4)土地荒漠化(1分)控制人口增长(1分);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1分);封沙育草。(1分)

(5)第二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如与石油开采和冶炼有关的工业(1分);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制造业(1分);第三产业:发展旅游、服务业等(1分)

试题分析:

(1)依据图中经纬线、海陆分布可以看出,尼日利亚和广东省都位于低纬度南北纬30°之间,广东南部濒临南海,尼日利亚濒临几内亚湾,南部都濒临海洋,广东省地处珠江入海口,尼日利亚位于尼日尔河入海口,都地处大河的入海口。

(2)根据图示A所处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可以看出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终年高温,5-10月(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11到次年4月(冬半年)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形成中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3)南部位于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光热充足,降雨丰沛,地势较低,灌溉便利适宜种植喜欢湿热环境的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可可、油棕等,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少,地势较高,但光照充足,农作物以棉花、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

(4)A地属于热带草原,北侧为热带荒漠,畜牧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草原过度利用,引起土地荒漠化,造成畜牧业迅速发展,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所以从根本上应控制人口增长,针对草场资源,应根据草场质量,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并对遭受沙漠侵蚀的地区进行封沙育草。

(5)我国珠江三角州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了纺织、服装等轻工业,运用对外联系便利的条件发展加工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还发挥热带地区风光优美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劳动力的转化。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非农产业的经验,尼日利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可以利用附近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开采和冶炼有关的工业,也可以利用大量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制造业,尼日利亚地处热带,可以充分利用热带风光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旅游、服务业等,从而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2分)

(2)图中B国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3分)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或常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2)灌溉 小麦 棉花

(3)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②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大;③该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位下降。

(4)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的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为咸海周边地区。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2)图示B国位于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灌溉农业,位于温带地区,故粮食作物为小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3)图示水域为咸海,为内陆湖,其水量主要来自于河流径流量的注入,水量的损耗主要为蒸发,故其水量减少,盐度升高,主要从自然原因蒸发加大和人为原因,河流沿岸用水量加大和上游的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4)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故主要从恢复流域内的植被和减少河流沿岸的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区域发展变化的原因,难度一般。本题还可结合B国的棉花种植优势条件等内容考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某国区域图,该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指出该国的地理环境特征(4分)。

(3)分析该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2分)

正确答案

(1)经纬度位置:有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或答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2分);

海陆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邻地中海,联系欧洲非洲(2分)。

(2)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地势南高北低;②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地表水缺乏; ③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或时令河,且多为干谷;井泉(或地下水)分布范围广;④石油资源丰富⑤地表沙漠广布;⑥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港湾。(每小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4点得4分)

(3)水分(水源)。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等。(2分)

本题考查北非(利比亚)。(1)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周边位置、交通位置、战略位置等分析。(2)地理环境特征:气候、地形、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3)由于该国主要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故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条件。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荒漠化和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地盐碱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欧洲西部地图,回答问题:

(1)欧洲南部自西向东依次有哪三大半岛?(3分)

(2)本初子午线穿过欧洲哪三个国家?(3分)

(3)从地形、洋流、陆地轮廓、风带四个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的成因。(4分)

正确答案

(1)欧洲南部自西向东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3分)

(2)本初子午线穿过欧洲英国、法国、西班牙三个国家。(3分)

(3)地形:平原地形为主,山地东西走向;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大,增温增湿;陆地轮廓破碎,有利于海洋影响深入内陆;风带: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

(1)(2)查地图了解欧洲的重要地理事物和国家分布。

(3)本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根本原因是风带: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故终年温和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还于本区的海陆轮廓、地形、洋流都有关。欧洲海岸线弯曲,陆地轮廓破碎;地形平坦,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深入。且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使本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满分12分)阅读下表和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百帕。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4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1年7月王先生在此旅游,请问哪个海峡的风浪大,风浪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

(3)对比分析表中珀斯和悉尼两城市的降水季节差异及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22(2分)  1月为西北风(2分)

(2)库克海峡(1分) 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1分)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1分)。

(3)悉尼夏季多雨,珀斯冬季多雨。(1分)1月为夏季;悉尼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1分)珀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1分)7月为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从图中可知1月澳大利亚气压最低值为1002-1004百帕,7月气压最大值为1022-1024百帕之间,二者差为18-22百帕,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22百帕。如下图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虚线),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形成西北风(实线)。

(2)风浪大小主要受风力大小影响,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海峡西宽东窄,同时两侧岛屿地势高狭管作用明显,风大形成浪大。

(3)从表中可以看出悉尼夏季(1月)多雨,珀斯冬季(7月)多雨。1月为夏季;悉尼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7月为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且为背风坡影响,降水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8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

正确答案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1)根据图例信息,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和海运,由于新西兰是岛国,经济发达,对外联系密切。

(2)南岛处于中纬度西风带,该岛位于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小,所以降水量西多东少。

(3)与南岛相比,北岛在机场、港口数量大,交通干线密集,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条件明显。

(4)新西兰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旅游活动则是利用火山形成的旅游资源,如火山地貌景观,地壳运动形成的地热资源等。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重点考查交通运输、气候、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环地中海沿岸图

材料2: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保鲜技术的进步,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1)该地区的“时鲜业”以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产品为主,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法国和西班牙的农业区位差异,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优势。(4分)

法国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西班牙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果、蔬菜、花卉(任意2条,1分) 全年降水不足;雨热不同期(2分)(2)①市场:欧洲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为该地区的“时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②交通:发达的交通运输;③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先进。(3分)

(3)距离欧洲腹地较近,货物运输便捷;科技力量强,工业基础好(2分)     

纬度较法国低,热量充足,时鲜花卉、果蔬可提早上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2分)

试题分析:(1)“时鲜业”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周围,受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的影响,该地区适宜发展水果、蔬菜和园艺业。由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故水资源不足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不利区位条件。(2)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和政策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区域实际分析。(3)跟图示两国的地理位置判断,法国所在纬度较西班牙高,故从光热条件而言,不如西班牙,但由于其科技发展水平较高,距离欧洲腹地较近,市场更广阔;西班牙较法国所处纬度较低,故光热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较法国低,故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利于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农业生产的典型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区域地理实际相结合,比较分析的一般方法和答题的完整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为世界某地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C城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4分)

(2)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C地附近的河流处于_________(丰水期、枯水期)(2分)

(3)描述图中A到B的地势变化特征。(3分)

(4)该地附近有闻名世界的新兴工业区,试分析其迅速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12分)

正确答案

(1)34ºN,118ºW(4分)     (2)丰水期(2分)

(3)先降后升(或高-低-高)(3分)

(4)环境优美,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军事订货(或市场稳定)(12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变化,越往东,经度数减少,判断为西经;越往北,纬度数升高,为北纬。(2)当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则为北半球冬季,图示C位于北美洲的大陆西部30°---40°之间,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3)根据图示的等高线 ,AB之间地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4)影响硅谷发展的主要区位从科技、地理位置、环境、交通和市场等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