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共3047题
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问题:
(1) 、⑤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宇航和____ ,在该地区发展后者的主要原因是。(6分)
(2)、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B及其以西山脉是怎样形成的?(6分)
(3)、C处是美国著名商品谷物农业区,并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6分)
(4)、⑦城市著名工业是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5城位于墨西哥湾沿岸,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在这里发展石油化工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抬升而成。
(3)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壤,适宜的光热,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工业,广阔的市场等。
(4)电子工业 这里具有洁净优美的环境,便利的现代交通,充足的人才和技术,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
略
(15分)2010年6月湖南郴州某旅行团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出发前,旅行团成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 ,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____。(4分)
(2)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4分)(3)来到A城市居住的宾馆中,打开电视看到新闻“近几十年来,该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移动,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请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解。(3分)
(4)在旅游过程中,发现A城附近河流的运输船只川流不息,请分析尼罗河与A城附近河流相比,尼罗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5)C城市内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路灯,请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2分)
正确答案
略
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空:图1中的①是_________海。③是_________运河。图2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图。
(2)简述伊兹密尔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图1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回答:通过图1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地中海 苏伊士 乙
(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度大陆的西岸
(3)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
意义:沟通太平洋地区与大西洋地区之间的联系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任答两点)
(1)根据图示:图1中的①是地中海。③是苏伊士运河。伊兹密尔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雨热不同期,乙图符合条件。
(2)伊兹密尔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度大陆的西岸。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是陇海-兰新线,东端的港口为连云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意义是沟通太平洋地区与大西洋地区之间的联系。
(4)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运输方式为水运,水运的特点是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读图我国两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洲图上填出中国科考站:A B ,没有极昼极夜的科学考察站是 (填字母)
读图2,回答下列问题。
(2)B是_______海峡C、D两国均以_____ ___气候类型为主。
(3)F海区是世界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_(至少答出两点)
(4)E港口是___ ,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
(5)当B地昼长为24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C地日出时间是0点 B.北极熊正在冬眠
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的商船顺风顺水
正确答案
(1)长城站,中山站,A
(2)白令海峡,温带大陆性气候
(3)蒸发量较小,降水大于蒸发量,周围陆地淡水大量汇入等
(4)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5)A
略
读 “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亚欧大陆出现 气压中心。
(2) N地受 气压带控制,降水较 (多、少)。简述其形成原因 。
(3)M地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A气压带的名称为 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 风带。
正确答案
(1)夏 低
(2)副热带高 少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大气下沉,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
(3)东南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差异
(4)赤道低 西
(1)A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的夏季。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2)N为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3)M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
(4)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30°N—60°N,为盛行西风带。
读图回答
(1)图中A工业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该工业区的发展是利用当地丰富的 、 资源以及便利的 条件发展起来的,属于传统工业区
(2)B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区,该类工业布局越来越取决于
(3)图中城市C是
(4)美国人口正向其国土的 方向迁移。
正确答案
略
某大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判断P、Q、R、S(地形、河、湖)地理事物:(2分)
P 河,Q 湖,R ,S 。
(2)图中的最高山的自然带的基带是 ,其形成原因体现的是
因素。(填地带性或非地带性) (2分)
(3)比较R、S两地形区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刚果河 维多利亚湖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2分)
(2)热带草原带 非地带性(2分)
(3)R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S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季,地势升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状况使气温下降降水减少。4分
略
(10分)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RS(遥感)技术获取的,从影像资料上看,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2分)
(3)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不同点。(2分)
(4)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西北风 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
(2)寒 干旱
(3)A处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夏季雨热同期;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雨热不同期
(4)北涝:2月,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北部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带来降水)
南旱:2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略
(15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国是 ,乙国是 ;两国共同濒临的海洋是 。 论
(2)流经甲国北部的河流是 ,流经乙国中部的河流是 。
(3)乙国中M 是 山脉,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撞挤压形成。(4)如果有一艘货船从甲国C海港驶往乙国西部某海港,船上最有可能装的农产品是 ,返回时可能装的是 产品,该船的最佳航线要经过的交通要道是 (运河)。
(5)甲国是 (农产品类型)王国,乙国西部是世界 (工业地域)产业基地。
(6)甲国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个)。
正确答案
(1)巴西 美国 大西洋 (2)亚马孙河 密西西比河
(3)落基 美洲 太平洋 (4)咖啡 工业制成品(汽车等) 巴拿马运河
(5)热带经济作物 高新技术(微电子) (6)钢铁、汽车、船舶、飞机制造
略
(11分)读“欧洲一月等温线图”和“欧洲部分地区气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一月平均气温最大温差(T)可能是( ) (1分)
(2)欧洲西部沿海一月等温线总体走向特点是 ,
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3分)
(3)右图中A处的气候类型是 ,试分析其在欧洲西部广布的原因:
。(3分)
(4)图中C处的气候类型为 ,其在欧洲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该国北部平原广布,为什么这里农业却不发达?(4分)
正确答案
(1) D
(2)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的影响
(3)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海陆轮廓破碎;地势低平,山脉东西走向;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冻土沼泽广布,耕作困难
略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二 图甲为中亚某河流流域图,图乙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
(1)请比较图中两条河流汛期出现的异同?并简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0分)
(2)请比较图中两个区域农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甲河流:水量较小;冬季河流断流,冰雪融水量多,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有汛期,主要是夏汛;出现在7-9月份。
乙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来自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于雨水补给。(10分)
(2)甲图农业区的分布:在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或沿河分布)的绿洲上;以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为特色;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绿洲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乙图农业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一方面由于纬度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多,生长期较长,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这一区域无沼泽分布,可以进行耕作。(10分)
试题分析:
(1)读图甲,根据经纬度结合材料分析,甲河流应是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所以河流水量较小,冬季融水少,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季节变化。夏季融水量大,是汛期,出现在7-9月份。
根据材料可知,乙河流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量大,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来自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于雨水补给。
(2)读图,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冰雪融水较多,有绿洲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所以甲图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盆地边缘或沿河分布的绿洲上,以绿洲农业为特色。
乙图所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由于纬度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多,生长期较长,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是主要农业区。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因纬度高,气温低,沼泽分布,不适宜进行耕作。
若X轴表示昼长,且a=24小时,Y轴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且 b=90°,则6月22日,四点中纬度最低和最高的是( )
正确答案
A
根据该坐标可知,①地昼长为12小时,因此位于赤道上,是纬度最低的点;②地是四点中唯一发生了极昼现象的点,因此其纬度不会低于66°34′,是纬度最高的点
读两个国家示意图(图12),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个国家的位置有何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
差异:
(2)B国家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形,这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3)①和②是图中两个国家的首都,它们的气候各有何特点?
(4)首都②形成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相似性: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差异性:A国在南半球的低纬地区,B国在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2)冰川侵蚀。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4)纬度位置较低,气候温暖,地处沿海港口,交通条件便利。
略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综,36)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
(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刚果河及其周围地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刚果河是非洲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它对周围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考查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理解,以及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和语言表述能力。该地为刚果盆地,故为盆地地形,可以从等高线分布、河流水系特征等方面判读。
(2)根据经纬度确定赤道低压带的影响;支流多,汇水量大的水系特征也是重要原因。
(3)河口三角洲时泥沙沉积的产物,故思考时应该从河流含沙量、沿途沉积状况和河口沉积状况入手思考。河流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沿途流经地势较低的盆地,沉积较多;入海口处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
34、读“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以及流经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判断依据。
(2)对照A、B两图,请你说出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并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
(3)乙图所示地区的东、西两侧,有哪两个面积较大的地形区?它们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
34.(16分)
(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线的跨度较大;二是两图的等高线都呈封闭状,且四周高、中间低;三是两盆地中部有外流河流流经(甲图中为刚果河,乙图中为长江)(答任两点得3分)
(2) A图是冬暖夏热,降水比较丰富且主要集中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应属乙图所示地区(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特点;B图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应属甲图所示地区(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甲图所示地区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所示地区因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特点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冻土层较厚,农业生产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有小范围的河谷种植业。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相似之处是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线的跨度较大;二是两图的等高线都呈封闭状,且四周高、中间低;三是两盆地中部有外流河流流经
(2)A图是冬暖夏热,降水比较丰富且主要集中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应属乙图所示地区(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特点;B图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应属甲图所示地区(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3)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冻土层较厚,农业生产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有小范围的河谷种植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