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加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岛国,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新加坡面积很小,仅618平方千米。人口约290万,人口密度之高,在全世界各国中居于前列。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新加坡成为世界著名海港、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之一。根据本国的国情特点,新加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炼油、造船和电子为工业支柱,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此外新加坡的金融业和旅游业也很发达。

小题1:根据图一信息概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征:                                     

                                                                         

小题2:分析新加坡成为世界大海港的区位优势:                                       

                                                                          

小题3:根据图二判断,新加坡属于         气候,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新加坡被列为世界上严重缺水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小题4:结合新加坡的支柱工业部门,试分析新加坡是怎样根据本国国情、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

小题5:新加坡属于       文化圈,主要信奉        教和伊斯兰教,具多元文化特色。

正确答案

小题1: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接印度洋,是位于赤道附近(或低纬热带地区)的一个城市岛国。(3分)

小题1:新加坡扼马六甲海峡东口,地理位置重要;又在东南亚的中心位置,腹地宽广

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位于赤道无风带),建港条件优越。(3点3分)

小题1:热带雨林(1分)  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1分)

国土面积小,总径流量少(1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均水资源少(1分)

小题1:新加坡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进口原油、加工后将成品油出口;

依靠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造船业,促进该国航运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地理位置的优势;

同时,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投资,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发展电子业,并成为东南亚电子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2点2分)

小题1:东南亚(1分)  佛 (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0分)下图所示地区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国依靠科学技术,走高效特色农业之路,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国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鲜花王国”。

(1)分析乙国成为“鲜花王国”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2)从水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阐述图示区域大力开发运河航运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①地处西欧平原,地形平坦;②温带海洋

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③有河流经过,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④地处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欧洲西部,市场广阔;⑤水陆交通便利,航空运输发达;⑥农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⑦政府重视,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共10分)

(2)河流众多(2分),且多为南北流向(1分),发展东西向运河航运(1分),形成内河运输网络;工农业发达(1分),人口、城市密集(1分),资源分布不均匀(1分),货物流通量大(1分),水运运量大(1分),运费低(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该图是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图,据图回答。

(1)根据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所处的经纬度,可推知两地区大部分所处的温度带是    

(2)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面积广大,而在北美洲西部却十分狭小,这与两地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欧洲:                                                                   

                                

北美洲:                                                                  

                                

(3)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畜牧业比较发达。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种植业比较发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温带海洋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正确答案

小题1:北温带(2分)

小题2:欧洲:欧洲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为山地,有利于大西洋的水汽深入内陆(2分)

北美洲: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2分)

小题3:温带海洋气候区: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4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降水较多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两片大陆均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故大部分地区为北温带地区。

小题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且山脉多呈东西走向,故利于盛行西风的深入。而北美洲地形呈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尤其是西部的高大山脉阻挡了西部太平洋水汽的深入。

小题3:主要从两种气候的不同气候特征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不利于谷物成熟,而利于牧草生长。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且昼夜温差大,夏季降水较多,故利于作物生长。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信息,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下列三幅图(图甲、图乙、图丙),完成下列各题。

(1)隆冬时节,图甲、图乙两区域可受到图丙所示天气系统影响,简述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11分)

(2)写出图乙中所示河流注入的大洋名称,简析该区域的湖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8分)

(3)分别说明图甲、图乙所示流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共同注意的环境问题。(9分)

(4)读图甲、图乙,写出①——⑥中以汽车工业著称的城市名称,并说明该城市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8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两国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10分)

(2)分析两国气候对各自主要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28分)

材料一:因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1982年4月阿、英爆发了“马岛战争”,10星期后战争结束,英军强行重新占领群岛。

2010年2月英国政府批准本国石油公司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两国关系因此骤然紧张。

材料二:马尔维纳斯群岛区域图

(1)英国、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展开激烈的争夺,甚至不惜付诸于武力,请分析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重要性。(4分)

(2)图中A处山脉有终年积雪,其中东坡雪线较高,试分析原因。(4分)

(3)简述图中位于同纬度B、C两地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的差异。(8分)  

(4)如图马尔维纳斯群岛两地D和E,请判断何地更有利于港口建设,并说明理由。(6分)

(5)结合南部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规划两种最具优势农业并分析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马岛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马岛邻近海域储藏的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

(2)东 东坡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B为亚热带草原,C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地大牧场畜牧业,C地为种植业。

(4)E,位于海湾,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风力小,沿海水深有利于停泊、航行

(5)畜牧业:终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岛上草原广布;渔业:岛屿众多,大陆架面积广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融危机、新总统奥巴马上任,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4分)

(2)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分)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人口数量一直上升;人均寿命一直增长;人口分布不均;非西班牙裔白种人比重下降,西班牙裔、非洲后裔、亚洲裔上升,其他族裔下降

(2)美国南方剩余劳动力到东北城市寻找职业;中国华北饥民到东北谋生

(3)内地到沿海,农村到城市。农村和城市有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影响,城市和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与东盟10国组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元旦建成。她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东盟国家已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局部示意图(图15)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_________。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受冲击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 ______ 、_______ 等,原因是东盟_______________ 。

(3)当前,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 _______ 型和 ______型产业,这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呈纵列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北高   南低。

(2)热带水果(或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   农产品上市早;价格低 

(3)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有利: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不利:短期内可能加大就业压力,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读欧洲西部区域图,结合A城市最低气温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位在A城市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回国探亲,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船员解释说:这是这个季节该海域常见的现象。请你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其对航行的影响。(6分)

(2)结合气温资料,分析该时段英国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3分)

(3)图中河流B为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航运价值大,请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6分)直布罗陀海峡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海峡走向与风向一致,海峡对风有狭管作用。(任答两点得2分)

影响:东行船只顺风(顺水)[或西行船只逆风(逆水)](2分),若风浪过大会造成船只颠簸,危害航行安全。(2分)

(2)(3分)冬季,位于大西洋东岸,受西风控制(1分),气候湿润降水丰富(1分);该时段气温多在零度以下,降水形式以雪居多(1分)。因此容易出现雪灾。

(3)(5分)该河流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且全年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充沛;(1分)气候温暖,无结冰期;(1分)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水流平稳;(1分)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1分)河流出海口地处英吉利海峡附近,交通位置重要。(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以下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万众瞩目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将于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北纬49°16′,西经123°7′)举行,北京时间2010年2月13日上午10时,开幕式在温哥华举行。加拿大的面积为9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09万。加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为占全国总面积的44%,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有丰富的矿藏,是世界上除美国和俄罗斯以外最大的产矿国之一。

(1)说出加拿大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2)加拿大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是以_____为基础的。

(3)加拿大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川作用在加拿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草原地区是加拿大重要的农业区,拥有全国3/4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麦类。该草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描述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5)说明加拿大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6)水产品是加拿大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请分析其成因。

正确答案

(1)特征:气候寒冷 成因:纬度高 (2)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3)海岸线曲折;湖泊众多;波状起伏的平原;角峰与U形谷等

(4)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

(5)东西向延伸;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人口集中,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6)(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河流径流汇入;位于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位于温带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人口稀少,消费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所给材料,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表1: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材料三: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依据材料一,简述丹麦自然地理特征。(5分)

(2)试分析材料一图示区域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原因。(2分)

(3)据材料一分析丹麦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2分)

(4)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己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3分)

正确答案

(1)领土由半岛和岛屿组成(或临近海洋),面积小(1分);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地形以平原为主(1分);河流短小,独流入海(或支流少),水量季节变化不大(1分);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共5分)

(2)终年受盛行西风(1分)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分)(共2分)

(3)国土面积小、流量小(或河流短小)(1分),落差小(或地势起伏小)(1分)。(共2分)

(4)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答对其中任三点得3分;共3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丹麦自然地理特征可从领土、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角度,结合材料一中的提示信息分析。 (2)材料一图示区域为西欧和北欧的北海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去,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影响,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3)注意区分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区别,从材料一中可知,丹麦国土面积小、流量小,地势起伏小而河流落差小,因而丹麦水能蕴藏量不丰富。 (4)材料二、材料三反应了丹麦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能源利用效率高, CO2 排放量减少,所以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 等污染物排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开发中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澜沧江一湄公河是亚洲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该河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确定为双方在新世纪开展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       山,流出中国后经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       海。(2分)

(2) A地区附近的河道横剖面和下面哪一幅图相似(1分)

(3) A地区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述该地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4点即可给2分)

(4)图中的沿海铁路是修建中的泛亚铁路,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分)

(5)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答出4点即可给2分)

正确答案

(1)  唐古拉山   南    (2分)

(2) ② (1分)

(3)水稻种植业(1分)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劳动力资源;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等(要求答对其中的1~2点给1分,答对3~4点给2分)    

(4)社会经济因素,泛亚铁路是一个经济合作的巨大网络,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具体交流平台。(2分)

(5)巨大的航运价值,丰富的水能资源,多样的旅游资源(要求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以上给2分)

补充注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其他优势。一是航运价值大,这条航道开通后,云南到东南亚的出口物品比经过海上航线缩短了3000多千米;二是丰富的水能,该河落差大,流量大,将形成一系列梯级开发电站;三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万象的佛国之风,柬埔寨古老神秘的吴哥窟,以及雄奇状丽的自然风光,将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30日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四次从浙江舟山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8甲图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下图(图8)中甲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乙图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图8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据图8分析,索马里海域(甲图中丙附近)地处沟通_____洋与_______ 洋的便捷通道处,是中国与____ 洲和________ 洲西部联系的重要水域。(4分)

(2)试分析维多利亚湖盆与Edward湖盆在成因上的不同点。(4分)

(3)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比同纬度气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B月最可能是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8分)

(4)甲图中甲所在区域与丁所在区域相比,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 ,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 。(4分)

(5)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印度洋  大西洋    非洲   欧洲(每点1分,共4分)

(2)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    岩层断裂下陷(每点2分,共4分)

(3)纬度低、海拔较高(每点2分,共4分)    7 此时东南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每点2分,共4分)

(4)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   位于内陆,交通不便(每点2分,共4分)

(5)地中海式农业 市场大 交通便利 国家政策补贴(每点2分,共8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时图示区域是星期三,则地球上的另一天是星期_________ ;该日,图示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 。

(2)A、B都是 _________气候;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A、B、C、D四地自然带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的有_______ 。

(3)分析E国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结合图乙,分析南美洲城市化的特点。

(5)图甲中F所示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四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热带雨林  炎热干燥   BD

(3)人口分布特点:多集中分布在(国土)东南沿海地区(或巴西高原东南部);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居住;海上航运便利(或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4)城市人口比重(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5)秘鲁附近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或受秘鲁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观图下图所示地区,回答以下问题:

(1)从地理角度分析,长期以来A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热点的原因有哪些?(8分)

(2)A、B两地都处在水域附近,两地年降水量有何差异?试分析形成原因。(12分)

(3)试分析B海港城市的自然区位条件。(16分)

正确答案

(1)石油资源丰富(2分),民族、宗教矛盾突出(2分),位置优越(2分),水源缺乏(2分)。

(2)A地降水量少(1分),B地年降水量比A地丰富(1分),且集中在夏季(1分)。A地地处内陆湖泊附近(1分),距大西洋较远(1分),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少(1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分)。B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分),距太平洋较近,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1分),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季风(1分),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降水集中在7、8月份(1分)。

(3)有利:位于河流三角洲,海运方便(2分),河流为城市提供淡水和运输,(2分)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农业生产、建设陆上交通、城建、为海港建设提供物流空间。(3分)热量、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和适宜人居住。(3分) 不利:受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加上扇形水系的影响,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影响河流供水和运输(4分),港口容易出现泥沙淤积和冬季结冰现象。(2分)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