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简析甲处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要分析乙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3)甲、乙所在国家制造业都很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冬季温暖利于牲畜安全过冬;草场资源广布,无食肉猛兽,牧畜少天敌侵害。

(2)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低;受季风气候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量大。

(3)资源、能源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读古代西亚地区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发源于亚美尼亚髙原。当山上的积雪融化和春雨连绵时,河水泛滥。

材料二:古巴比伦的文明,曾经无比灿烂。现在这里却是无垠的沙漠和已被烈日晒焦了的田野,到处有古代水渠和巨大土岗的残迹。

材料三:考古发现,古巴比伦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丘陵上;约公元前五千年后的遣迹,集中在河谷平原。

(1) 图中①②两地都是荒漠,分析两地这一景观成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2) 结合上述三个材料分析河流对古巴比伦农业的影响。(10分)

(3)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明古巴比伦农业文明消亡的人为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                      

                                           。(2分)

(2)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正确答案

(1)甲 从两图经线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2分)

(2)A为日本国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且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所以水力资源丰富。(4分)

(3)热带雨林气候 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30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四次从浙江舟山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15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图15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图16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图16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面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1)据图15分析,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地处沟通_____洋与  _____ 洋的便捷通道处,是中国与_____ 洲和  _______洲西部联系的重要水域。(4分)

(2)试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盆与Edward湖盆的不同成因。(2分)

(3)甲地气温比同纬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 。B月最可能是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4分)

正确答案

(1)印度洋  大西洋    非洲   欧洲(每点1分,共4分)

(2)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    岩层断裂下陷(每点1分,共2分)

(3)海拔较高(1分)    7(1分)  此时东南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尼罗河、长江略图。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兴建了一座高110多米的大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湖,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

(1)对比说明尼罗河、长江水系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2)近二、三十年来,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向后退缩,而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则向海洋伸展。试分别说明原因。

(3)两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特征,六月相似还是七月?为什么?

(4)选择:尼罗河三角地区生产的棉花的质量更高,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1和2,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2分)

(2)根据图甲,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3分)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             ,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3分)

(4)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④(2分)

(2)根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向,可以判断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3分)

(3)小麦;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性作物小麦的生长(3分)

(4)5月,该国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没有到达,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三个国家,__________是非阿拉伯国家(填数字)。

(2)图示区域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_(1分), 其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B海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图示区域沙漠广大,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 (2分)

正确答案

(1)②

(2)石油(1分),河谷平原(或答两河流域,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和沙漠中(有地下 水可以灌溉)的绿洲(1分)。

(3)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岩层断裂下陷而成 (或处于生长边界,断裂下陷而形成)。(1分)

(4)西亚地区沙漠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属热带沙漠。(1分)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成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容易到达,全年干旱少雨,属温带沙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合作,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②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俄罗斯将鄂毕河水引入咸海的主要意义。

(3)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是在(   )

A、①河流域      B、②河流域        C、③河流域        D、④河流域

(4)D、B地形区上修建铁路的最大地质困难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冬季严寒 冰期长(6分) 

(2)增加阿姆河和锡尔河沿岸地区生产和生活的水源;改善咸海生态环境;加强俄罗斯与中亚的联系(6分)

(3)A(2分))

(4)(5)沼泽  冻土(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北美地区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简述北美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图中位置和地形分布分析其形成原因。(14分)

(2)从白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14分)

正确答案

(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灾害性天气。(5分)成因:人部分地区位于北半中纬度,(3分)东西部的山地阻挡了海洋上气流的深入。(3分)平原南北纵贯,有利于寒潮和飓风的深入。(3分)

(2)自然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降水比较丰富且雨热同期,有照好的灌溉水源。(6分)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多,工业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4分)

不利条件:寒潮飓风影嚷大,水旱突害频发。(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甲、乙两图分别是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大地形区的主要特殊地貌有什么不同,列举其中一种具体特殊地貌的名

称,并分别说出形成两种特殊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8分)

2)在甲图中,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是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应用区位理

论分析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的有利区位因素(10分)

3)在乙图中,B地形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列举两例该环境问题对D河下游地区

产生的影响。 (6分)

正确答案

1)(8分)A地形区:冰川地貌(2分) 冰蚀湖、或冰川湖、或冰川谷等(2分) 冰川作用(或冰川侵蚀作用)(2分)

B地形区:黄土地貌(2分)    黄土塬、或黄土梁、或黄土峁等(2分)    

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或风力沉积作用)(2分)(列举的特殊地貌举出其中一种即可)

2)(10分)五大湖区及圣劳伦斯河谷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地形平坦;(2分) 位于该国南部,热量较充足,气候条件较优越(2分); 临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水源供应充足;(2分)南部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可以获得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市场广大;(2分) 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构成一个庞大的水运网,水陆交通运输便利;(2分) 加拿大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是该国的矿藏宝库,工业原料十分丰富。(2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5点及以上得10分)

3)(6分)水土流失严重(2分)  河流含沙量增大;(2分)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2分)   下游地区土壤含钙丰富,形成钙质土;(2分)   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2分)(产生的影响如学生多答则以前两例记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12

⑴按要求完成下表内容:(4分)

 

⑵若我国某海军编队从青岛出发,计划先后出访美国旧金山、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及亚历山大、印度孟买等地,完成环球航行后回国,要经过图中的四条运河,请你拟定比较合理的航行线路(不考虑其它因素):从青岛出发,其依次经过的运河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2分)

⑶图中四运河附近,自然带可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2分)

⑷经A处附近海峡运输石油的东亚国家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⑴(4分)

⑵C D B A(2分)        ⑶A  C (2分)      ⑷日本、中国、韩国(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威海的位置及变迁

材料二 近年来,威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1)中亚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   

(2)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3)请分析材料二中所述的盐粒来源。

正确答案

1)棉花(2分)

2)自然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增发量大,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中亚地区主要的农业区,由于人类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使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4分)

3)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土壤中和地表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某著名海峡附近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若塔伊兹某日于世界标准时间14时30分日落,说明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规律。(3分)

(2)说出图中海峡的名称,并简述其地理意义。(3分)

(3)分析图中A海域海水盐度高的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北半球昼短夜长(1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由南向北昼逐渐缩短,夜

逐渐增长)(1分);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1分)。

(2)曼德海峡(1分);是沟通阿拉伯海与红海(地中海与阿拉伯海或印度洋)的海

上要道(1分);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1分)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小于蒸发量(1分);几乎没有淡水河流

入(1分);海区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交换量少(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下图为热带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该岛屿常年盛行东南风,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缺乏。A处为一死火山口。该岛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超过两小时。

(1)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可能的是(双选)(   )

A.该岛位于西半球,但在180°以西    B.考察小组上岛不久即传来好消息,他们发现了硫磺矿

C.该岛河流湍急,有开发水电的良好条件 D.12月22日这一天,岛上的白昼时间为全年最长

(2)该岛上温泉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                     

(3)该岛屿农业开发中,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为防止自然灾害对农场的破坏,规划中的b地宜建设               

(4)有关专家就海岛开发提出了如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有(   )

A.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  B.加强海岛港口建设,发展对外交通

C.利用海岛为基地,大力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利用海岛的优势,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正确答案

(1)BD (2)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热容易从地壳薄弱地带释放出来。

(3)水稻 沿海防护 (4)D

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度地方时,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超过两小时,经度在东经150度以西,又该岛屿常年盛行东南风,即位于南半球信风带,即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范围,由于有火山,并且缺乏沉积环境,说明地壳活动频繁,位于板块交界带,岛上多硫磺矿产,地热资源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4和图15,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4                                     图15

⑴列举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其成因(4分)

⑵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终年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其降水多为什么成因类型?(2分)

⑶简析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原因。(3分)

⑷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结合图15,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主体趋势及其原因。(3分)

正确答案

⑴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分)

南海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多,植被破坏,多滑坡、泥石流。(2分)

⑵印度尼西亚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成因类型多为对流雨。(2分)

⑶热量充足(高温);降水丰沛(多雨);土壤肥沃。(3分)

⑷产量下降。马来西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工资水平也高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加大,导致其产量下降。(3分)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