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硫酸的性质
- 共40题
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 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 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______。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 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 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 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① 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______性。
②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 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 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SO2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3)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4)① 还原性
② 2NO +O2==2NO2
③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NO2 + SO2 + Ba2+ + H2O == BaSO4↓+ NO↑+ 2H+
④ 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5)
知识点
银氨溶液可用于检测CO气体。实验室研究该反应的装置图如下:
(1)甲酸在浓硫酸条件下能分解生成CO和H2O,体现浓硫酸具有 (填“氧化性”或脱水性)。
(2)软管的作用是 。
(3)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试管C底部有黑色沉淀,为验证产物,分离出上层清液和底部黑色固体,并进行实验。
a.测得上层清液pH为10。
b.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Ba(OH)2溶液,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同时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取新制的银氨溶液滴加几滴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d.将黑色沉淀用蒸馏水洗净。
① 实验c的目的是 。
②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证明上层清液中含有 。
③ 已知银可溶于浓硝酸,设计实验证明黑色固体是Ag单质:
④ CO与银氨溶液反应中有氨气生成,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脱水性
(2)保证分液漏斗和试管A内气压相同使甲酸溶液可以顺利滴下。
(3)洗气,吸收酸性气体
(4)
①对比试验,证明Ba(OH)2溶液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证明实验b中的现象是产物与Ba(OH)2溶液反应导致的。
②(NH4)2CO3或NH4+、CO32—
③滴加浓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并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继续滴加NaCl 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黑色固体为单质银。
④ CO+2Ag(NH3)2OH=(NH4)2CO3+2Ag↓+2NH3↑
知识点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