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共1581题
男,40岁。近几日出现低热,乏力,右侧胸部呈剧烈针刺样疼痛,深呼吸时加剧,医生诊断为右侧胸膜炎。 患者应采用的体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胸痛病人采取患侧体位有3大好处:一是可以通过限制胸廓运动而减轻胸痛;二是可以有利于健肺进行代偿;第三还可以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
李女士,59岁。卧床3周,近日骶尾部皮肤破溃,护士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压疮溃疡期。 对李女士局部压疮的处理方法不妥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选项B为炎性浸润期水疱破裂后的处理方法,不适用于溃疡期。其余选项均为正确的处理方法。
患儿,2岁,体重15kg,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翻开水瓶,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 该患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的晶体和胶体液总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患儿2岁,属于儿童,双下肢烧伤面积为46-(12-年龄)=36%,根据儿童烧伤的补液公式可得,该患儿第一个24小时所需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36×1.8×15=972(ml)。
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肾母细胞瘤: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沐浴或更衣时发现的。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大多为单侧。肿块位于上腹一侧季肋部,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有一定活动度。常有腹痛、发热、高血压及红细胞增多症,无明显血尿。血中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于正常。晚期出现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等全身症状。
下列属于必须脂肪酸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必须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女性,35岁,2个月来每于饭前上腹痛进食缓解, 反酸,钡餐: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局部压痛,考虑为什么疾病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饥饿痛,且钡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首先考虑十二指肠溃疡。
卫生资源配置中,不符合配置原则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是效益最大化原则而非效率最大化原则。
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左旋多巴口服后主要在小肠经主动转运系统而迅速吸收。大部分在外周组织被多巴脱羧酶脱羧,只有1%的原形药物到达脑循环,在脑内经多巴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
所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细菌
正确答案
解析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可使溶原性细菌的表型改变,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中的前噬体可编码产生白喉毒素。
女性,30岁,3个月来工作较累,近3周来出现兴趣缺乏,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早醒,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全身酸痛,有时感心悸,气急。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抑郁症(Depression)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读图Ⅰ,该城市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 ;读图Ⅱ,该地区地在第Ⅱ阶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6分)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6分)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8分)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和 的特点。(4分)
(5)在第Ⅲ阶段后期该区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形成下图所示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回答①—②题。(4分)
①在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②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正确答案
(1)位于河流汇合处(2分)○1水陆交通便利(2分);○2劳动力丰富(2分);
(2)由农村到城市(2分) 原因: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4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拓展交通(每点2分,共8分)
(4)多样化 网络化(4分)
(5)①A ②D(4分)
略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园林建筑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园林建筑多用重檐,显得纷繁华贵,壮观而瑰丽;建筑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引人亢奋,并配以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园林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特色。
南方园林建筑类型丰富,色彩以黑白为主调,粉墙、青瓦、栗柱、灰石和素淡的花木山水景观的色彩和光影诸艺术的表现,极其丰富和谐,景观具有素净、淡雅、柔和之美。
(1)形成我国南北园林建筑明显差异的原因何在?
(2)讨论南北方还有什么差异。
正确答案
(1)北方园林地处温带,冬季寒冷;南方园林地处亚热带,相比北方温暖湿润。另外,政权集中在北方,以红黄为象征。
(2)农业方面: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生活方面:北方喜食面食,南方喜食稻米等。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方园林建筑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纬度差异造成的热量差异是形成的基础,因而对差异的分析要抓住这一特点。
工业社会,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是以土地肥力来衡量。
正确答案
错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是判断农业用地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一般工业社会中,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以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来衡量。
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船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由早期的交通阻隔变成了便利的通道。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稠密,在船未广泛使用之前,交通不便,聚落发展缓慢,船被广泛使用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分别发生的变化是:人口__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
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到2000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全球环境问题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急剧膨胀;污染日益严重;枯竭的速度日益加快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4)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下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