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0岁。近几日出现低热,乏力,右侧胸部呈剧烈针刺样疼痛,深呼吸时加剧,医生诊断为右侧胸膜炎。 患者应采用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俯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端坐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胸痛病人采取患侧体位有3大好处:一是可以通过限制胸廓运动而减轻胸痛;二是可以有利于健肺进行代偿;第三还可以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李女士,59岁。卧床3周,近日骶尾部皮肤破溃,护士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压疮溃疡期。 对李女士局部压疮的处理方法不妥的是

A用高压氧治疗

B大水疱剪去表皮,涂消毒溶液

C清除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冲洗

D伤口湿敷

E局部按外科换药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选项B为炎性浸润期水疱破裂后的处理方法,不适用于溃疡期。其余选项均为正确的处理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2岁,体重15kg,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翻开水瓶,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 该患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的晶体和胶体液总量为

A972ml

B1080ml

C2312ml

D3680ml

E3860ml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患儿2岁,属于儿童,双下肢烧伤面积为46-(12-年龄)=36%,根据儿童烧伤的补液公式可得,该患儿第一个24小时所需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36×1.8×15=972(m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点

A血尿

B腹痛

C腹部包块

D发热

E贫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肾母细胞瘤: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沐浴或更衣时发现的。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大多为单侧。肿块位于上腹一侧季肋部,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有一定活动度。常有腹痛、发热、高血压及红细胞增多症,无明显血尿。血中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于正常。晚期出现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等全身症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属于必须脂肪酸的是

A软脂酸

B亚麻酸

C硬脂酸

D油酸

E十二碳脂肪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必须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35岁,2个月来每于饭前上腹痛进食缓解, 反酸,钡餐: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局部压痛,考虑为什么疾病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D复合型溃疡

E巨大溃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饥饿痛,且钡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首先考虑十二指肠溃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卫生资源配置中,不符合配置原则的是

A效率最大化原则

B公益化原则

C公正原则

D合理化原则

E效益最大化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是效益最大化原则而非效率最大化原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是

A外周作用大部分可进入中枢

B口服进入中枢药物量很少

C口服小肠吸收缓慢

D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不减少其用量

E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左旋多巴口服后主要在小肠经主动转运系统而迅速吸收。大部分在外周组织被多巴脱羧酶脱羧,只有1%的原形药物到达脑循环,在脑内经多巴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所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细菌

A大场埃希菌

B军团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

E

解析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可使溶原性细菌的表型改变,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中的前噬体可编码产生白喉毒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30岁,3个月来工作较累,近3周来出现兴趣缺乏,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早醒,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全身酸痛,有时感心悸,气急。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

C疑病症

D抑郁症

E心身疾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抑郁症(Depression)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读图Ⅰ,该城市形成主要区位因素是            ;读图Ⅱ,该地区地在第Ⅱ阶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影响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6分)

(2)从第Ⅰ阶段到第Ⅱ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如果该地是发达国家的某区域,分析第Ⅲ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导致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6分)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该地区第Ⅲ阶段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哪些借鉴?(8分)

(4)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的特点。(4分)

(5)在第Ⅲ阶段后期该区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形成下图所示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回答①—②题。(4分)

①在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②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正确答案

(1)位于河流汇合处(2分)○1水陆交通便利(2分);○2劳动力丰富(2分);

(2)由农村到城市(2分)   原因: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4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保护生态环境;拓展交通(每点2分,共8分)

(4)多样化 网络化(4分)

(5)①A ②D(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园林建筑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园林建筑多用重檐,显得纷繁华贵,壮观而瑰丽;建筑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引人亢奋,并配以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园林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特色。

南方园林建筑类型丰富,色彩以黑白为主调,粉墙、青瓦、栗柱、灰石和素淡的花木山水景观的色彩和光影诸艺术的表现,极其丰富和谐,景观具有素净、淡雅、柔和之美。

(1)形成我国南北园林建筑明显差异的原因何在?

(2)讨论南北方还有什么差异。

正确答案

(1)北方园林地处温带,冬季寒冷;南方园林地处亚热带,相比北方温暖湿润。另外,政权集中在北方,以红黄为象征。

(2)农业方面: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生活方面:北方喜食面食,南方喜食稻米等。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方园林建筑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纬度差异造成的热量差异是形成的基础,因而对差异的分析要抓住这一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社会,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是以土地肥力来衡量。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是判断农业用地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一般工业社会中,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以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来衡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船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由早期的交通阻隔变成了便利的通道。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稠密,在船未广泛使用之前,交通不便,聚落发展缓慢,船被广泛使用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分别发生的变化是:人口__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

    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到2000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全球环境问题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急剧膨胀;污染日益严重;枯竭的速度日益加快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4)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下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