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月经量过多,患者担心是因为口服短效避孕药所致,关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正确的宣教内容为

A用药后往往月经量增多

B若类早孕反应轻则不需要处理

C体重增加是由于孕激素所致

D若漏服应该24小时内补服

E服药后妇女颜面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是因为药物变质所致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短期避孕药漏服,应该12小时内:补服1片;类早孕反应由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反应轻则无需处理;体重增加是因为胃纳增进或因雌激素的水钠潴留所致;一般用药后月经变规则,经期减少,经量减少,痛经消失;少数妇女会出现色素沉着,停药后消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患者因脑出血入院治疗,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瘫痪。护士为其测血压体温正确的方法是

A测量口腔温度,右上肢血压

B测量腋下温度,右上肢血压

C测量腋下温度,左上肢血压

D测量直肠温度,左上肢血压

E测量口腔温度,左上肢血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左侧肢体瘫痪,因此,需要测量右侧肢体血压。意识模糊状态下,禁止测量口腔温度,以免患者咬破体温计,造成损害,因此测量腋下温度,用排除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左右主支气管分叉水平对应的解剖位置是

A胸骨柄

B胸骨角

C剑突

D胸骨体

E锁骨上窝

正确答案

B

解析

左右主支气管分叉,约平第4,5胸椎,对应胸骨角的位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62岁。癫痫大发作。为防止窒息,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迅速喂水、喂药

B将病人头位放低,偏向一侧

C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和吸氧

D将病人就地平卧

E移走身边危险物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将病人的头部放低,偏向一侧,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有口角流出,床边备吸引器,并及时吸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72岁。来自偏远山区。因次日要行胃部切除术,护士告诉患者:“您明天要手术,从现在开始,不要喝水,不要吃饭。”患者答应。第2天术前护士询问患者时,患者回答说“我按你说的没有喝水,也没吃饭,就喝了两袋牛奶。”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为

A经济收入

B疾病程度

C个人经历

D理解差异

E情绪状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答案是D,理解差异,来自偏远山区的72岁老人,文化程度较低,所以为理解差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5岁。右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最佳手术治疗方法应选择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B佛格逊法修补

C巴西尼法修补

D麦克凡法修补

E疝成形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

常用的术式有三类: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膜壁肌肉发育健全者。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一个月前发热,胸痛,咳嗽,有大量脓痰,经用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一周前咳嗽加重 ,并有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见左胸大片状阴影,经胸穿抽出脓汁,反复穿刺排脓不能控制。其治疗应为

A抗炎,输血,补液

B继续胸穿并注入抗生素

C开放引流

D纤维板切除术

E低位胸腔闭式引流

正确答案

E

解析

题中患者处于急性脓胸阶段,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急性脓胸应积极引流胸腔脓液,可反复胸穿抽脓,或肋间切开闭式引流。慢性脓胸有广泛胸膜增厚、胸廓塌陷、肺包裹不能张开,伴有慢性消耗、杵状指(趾),应考虑做胸膜剥脱术或胸廓改形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的卫星照片(下图)。

(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期间,浙江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气压系统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与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_______(变小或变大),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_______(减少或增多),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3)极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图瓦卢、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灭顶”之灾。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做法,违背了权利的观念、________的观念和________的观念。

(4)为了缓解北冰洋冰雪进一步融化,气候专家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请你从生活角度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昼短夜长;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

(2)变小;减少

(3)公平;环境

(4)随手关灯、节约用纸、尽可能少用空调(答对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材料四: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日铁路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西至日喀则,拉日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点。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10月26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1998~2011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拉萨河河谷地区种植耐寒喜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作物,牲畜以耐高寒的___________和藏羊为主,属于高寒农牧业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析拉日铁路工程“多桥梁和隧道”特点的地理原因及该铁路的建设意义(至少各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一般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冬季小,出现结冰期(1分),夏季冰雪融水及雨水补给量较大

2、对于缓解藏中电网供需矛盾;保障流域防洪;供水以及改善下游农业灌溉条件;保护生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草地;耕地扩大、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扩大;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4、青稞油菜;牦牛

5、合理保护和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根据区域条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建立商品化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6、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绕避沿线的自然保护区等;密切西藏与内地的交流融合,促进西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发展观符合“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故符合人地协调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的(        ) (1分)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不属于任何一方

(2)A、B两图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A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B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        原则。(3分)

(3)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但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                                                。(2分)

(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作为公众一员,你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主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发展。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改变局部的自然环境而发展农业生产,体现了改造自然的人地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 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走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正确答案

(1) 物质和能量 (2分)   废弃物(2分)

(2)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  (2分)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2分)

(3)可持续发展(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

①耕地生产力下降 ②草场退化 ③平均收入减少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正确答案

(1)A-③  B-②  C-①

(2)太阳能 风能

(3)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③退耕还林还草;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人工种草,制定合理的载畜量;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管理;⑦消除贫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本题考查区域的人地关系。

(1)注意人地关系的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2)由于位于西部地区,故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冬季风强劲,故风能资源丰富。

(3)针对人口增加,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针对过度使用煤炭、秸秆、薪柴等,调整能源利用结构;针对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和图乙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趋向,图丙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丙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原因。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

        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上图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3)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

         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农村控制污染的费用低于城

         市,故污染工业向乡村转移。违背了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4)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5)防止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投资形式把污染工业转移到我国,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