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共387题
归纳说明工业与科技革命同市场的关系。并从条件和影响方面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正确答案
关系: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是工业与科技革命开展的必要条件,工业与科技发展,增强实力,促进市场扩大,加剧强国争夺市场的斗争。
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取得殖民霸权,海外市场扩大,商品量需求大增,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二战后,美国实力膨胀,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新一轮市场竞争与争夺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发展。
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增强资本主义实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空前提高,市场空前扩大,但同时,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对市场争夺激烈,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囊括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本试题实际上是回答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第一问主要从工业革命与市场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来说明;第二问主要根据试题中的提示,即“条件和影响”两个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这一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重大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造成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略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二 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帮、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
(wo ho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代的发展趋势。并据材料一、二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8分)
(4)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
正确答案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4分)
(2)起步晚,发展缓慢,程度低。(2分)
(3)通商口岸的开放;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破产,农村人口的流动。(8分)
(4)应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城乡的互动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略
仔细读右图,提炼有效信息。
右图所示之物陈列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内,许多主体部件虽是用木头制造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伟大。它率先突破了传统的以水力、畜力、风力为主的动力,使得机械的大范围推广和使用成为可能,并创造了一个以此命名的时代。
请回答:
(1)对于改良此种动力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哪个人物?历史上又把这场运动取名为?(2分)
(2)这场运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瓦特(1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
(2)密切了国际的交流,使世界的整体性加强;引起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形成;国际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环境污染(任意3点给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略
“如果世界上有更多陆地,他们也会到达那里。”
——诗人 卡蒙斯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问题:
(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7分)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7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类型。(6分)
正确答案
(1)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掠夺,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7分)
(2)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把世界经济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交往扩大,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7分)
(3)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分)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世界(市场)联成一个整体的过程,(1)问考查了联成一体的过程及所造成的当今的局面:南北分裂;(2)问考查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作用,注意限定词“积极”;(3)问则考查了在世界市场联成一体过程中亚洲国家的不同反应,考查了考生系统掌握问题的能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