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
- 共251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光照,相当于减小HClO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生成HClO的方向移动,故A正确;
B.H2、I2、HI平衡体系中存在H2+I2⇌2HI,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合成 NH3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则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故C正确;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故D正确.
故选B.
(2015秋•大庆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水稀释醋酸,醋酸浓度降低,则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速率降低,所以促进醋酸电离,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合成氨时,加入过量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提高氢气转化率,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选;
C.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在光照条件下次氯酸见光分解,平衡正向进行,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氯化铁中加入Fe粉时,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存在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选;
故选D.
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生成SO3的反应:2SO2(g)+O2(g)⇌2SO3(g)△H<0,该反应的条件选择如下,其中可以完全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O2过量,能促使平衡正移,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A正确;
B.用V2O5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为400℃-500℃,平衡逆移,不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故C错误;
D.高温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但是高压对转化率改变不大,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所以采用常压,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
B、氯化铁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3H++Fe(OH)3,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Fe3+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水的电离存在平衡H2O⇌H++OH-,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1×10-7mol/L,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Cl-,饱和NaCl溶液中Cl-增大,抑制氯化银的溶解,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N2O4,加压后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平衡2NO2⇌N2O4向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故气体颜色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符合;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