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共2320题
(2015秋•宜昌月考)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常我们会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者沸石,形成溶液的爆沸中心,防止液体爆沸,故A正确;
B.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目的是控制馏分物质的沸点,测量的是蒸汽温度,故B正确;
C.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故C正确;
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
(2)上图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存在错误的区域______
(3)图中错误改正后,该装置可完成下列那个实验______
A.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B.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提取硝酸钾
C.用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得少量纯净的水.
正确答案
蒸馏烧瓶
B
C
解析
解:(1)甲是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
(2)因蒸馏操作中,冷凝管水流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方向相反.故答案为:B;
(3)因蒸馏可以分离沸点相差比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故选:C.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来水和蒸馏水的差别是所含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不同,用自来水制蒸馏水是将水加热蒸馏,故A错误;
B、容量瓶是定容仪器,不能作为溶解仪器,也不能用来稀释液体,故B错误;
C、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SO42-,实际的加入顺序为: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加入,这样碳酸钠能除去多余的钡离子,一定是最后加盐酸,能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故C正确;
D、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故选C.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沸点的大小,如沸点相差较大,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正确;
B、对于一元弱酸而言,酸性越强,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常数Ka越大,其钠盐水解的程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因此可以用Ka比较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这几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的碱性强弱,故B正确;
C、相同温度下,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度越大,Ksp越大,因此用几种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来比较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的大小,故C正确;
D、熔、沸点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不能用于比较,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馏的原理: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所以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A正确;
B.蒸发溶液应到大量固体析出时,靠余热蒸干,不能蒸干,避免固体分解和浪费能量,故B错误;
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进行萃取实验时,根据所要萃取的溶质选择合适的萃取剂,故D正确.
故选B.
(2014秋•广州校级期中)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蒸馏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故选C.
进行蒸馏实验时,温度计的位置应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如果把温度计放在支管口以下的地方,这时候的温度是比支管口的温度略低,往上即是比支管口的温度越高.我们所要收集的物质都有明确规定温度,所以略高或者是略低都不符合,
故选D.
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蒸馏
解析
解:因蒸馏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故答案为:蒸馏.
(2014秋•无为县校级期中)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故A错误;
B.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故B错误;
C.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C错误;
D.蒸馏水中没有氯离子,所以不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用于分离(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混合溶液各组分由于沸点不同,在升温过程中先后蒸发馏出而得到彼此分离的液体.
A、可采取过滤的方法,故A不选;
B、可采取洗气的方法,故B不选;
C、根据混合物的组成可采取过滤、蒸馏、分液等方法,故C不选;
D、采取蒸馏的方法,故D选.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