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共2320题
  •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共2320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______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放少量碎瓷片,目的是______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______

③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也不能少于

④指出a装置的名称______,进出水方向______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正确答案

解: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故答案为:沸点;

①为了防止暴沸,需要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故答案为:蒸馏烧瓶;防止暴沸;

②为了测量蒸汽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略偏下;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略偏下;

④a装置是冷凝管,为了充分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故答案为:冷凝管;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解析

解: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故答案为:沸点;

①为了防止暴沸,需要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故答案为:蒸馏烧瓶;防止暴沸;

②为了测量蒸汽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略偏下;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略偏下;

④a装置是冷凝管,为了充分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故答案为:冷凝管;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 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_(填f或g)口通入.

(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c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

(2)100mL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c;

(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处,冷凝水由下口进入,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烧瓶支管处;g;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解析

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c为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

(2)100mL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c;

(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处,冷凝水由下口进入,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烧瓶支管处;g;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

(3)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故答案为:冷凝水蒸气;

(3)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可以用冰水混合物使水蒸气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

解析

解:(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故答案为:冷凝水蒸气;

(3)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可以用冰水混合物使水蒸气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请简要叙述A.B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方法、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A______ B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温度计水银球应将水银球放置在玻璃支管口处,B、标签向下会被腐蚀,应向手心、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标签向下会被腐蚀、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2)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分层,则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常用分液法,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设计简便的判断方法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试管中液体不分层,则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试管中液体不分层,则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解析

解:(1)A、温度计水银球应将水银球放置在玻璃支管口处,B、标签向下会被腐蚀,应向手心、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标签向下会被腐蚀、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2)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分层,则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常用分液法,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设计简便的判断方法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试管中液体不分层,则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加水后试管中液体不分层,则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里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常采用先加入少量新制的生石灰,然后蒸馏的方法.所用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仪器B中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如此控制的原因是______

(3)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氢才能生成H2的事实是______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molH2

C.乙醇容易挥发

D.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4)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在此过程中乙醇表现出了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在实验室里可以用铜作催化剂,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采取“逆流”的方式,可使冷凝管内始终充满了流动的水,到达充分冷凝的效果,故答案为:充分冷凝流经冷凝管的气体;

(3)0.1mol乙醇分子中有6molH原子,能够转化为H2的只有0.1mol,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氢才能生成氢气,故答案为:B;

(4)K2Cr2O7中+6价的Cr转化为Cr3+发生了还原反应,所以乙醇表现出了还原性.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乙醇的氧化产物是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还原性;2CH3CH2OH+O22CH3CHO+2H2O.

解析

解:(1)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采取“逆流”的方式,可使冷凝管内始终充满了流动的水,到达充分冷凝的效果,故答案为:充分冷凝流经冷凝管的气体;

(3)0.1mol乙醇分子中有6molH原子,能够转化为H2的只有0.1mol,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氢才能生成氢气,故答案为:B;

(4)K2Cr2O7中+6价的Cr转化为Cr3+发生了还原反应,所以乙醇表现出了还原性.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乙醇的氧化产物是乙醛: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还原性;2CH3CH2OH+O22CH3CH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以下甲、乙、丙、丁等仪器组合,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其余辅助仪器略去)及有关数据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乙的名称为:______

(2)用如图的装置制备溴苯时的操作为:向甲中预先加入少量铁屑,再加入适量苯,丙中预先装好适量液溴,将丙中所装的液溴缓慢滴入甲中,充分反应.反应中铁屑的作用是:______

写出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丁装置烧杯中倒置的漏斗的目的是:______

写出丁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4)充分反应后,向甲中加入适量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所得到滤液就是制得的粗溴苯,其中含有未反应完的液溴,最好应选择试剂______除去,

A 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水

经过上述操作所得的粗溴苯中还含有杂质苯,要进一步提纯,应选下列哪种操作______除去.

E 重结晶 F 过滤 G 蒸馏 H 萃取.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的目的为合成溴苯,苯和溴易挥发,为了提高转化率,采用冷凝装置,由仪器的形状可知c为球型冷凝管,

故答案为:球型冷凝管;

(2)铁和溴反应生成三溴化铁,2Fe+3Br2=2FeBr3,三溴化铁与苯作用,生成溴苯和铁,同时有溴化氢生成,铁作催化剂,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6+Br2C6H5Br+HBr,

故答案为:催化剂;C6H6+Br2C6H5Br+HBr;

(3)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极易溶于水且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倒置的漏斗该装置的特点是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中,所以能防倒吸,氢氧化钠和溴化氢发生中和反应,NaOH+HBr=NaBr+H2O,

故答案为:防倒吸;NaOH+HBr=NaBr+H2O;

(4)溴单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所以选用氢氧化钠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利用沸点不同,苯的沸点小,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所以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与苯,

故答案为:A;G.

解析

解:(1)该实验的目的为合成溴苯,苯和溴易挥发,为了提高转化率,采用冷凝装置,由仪器的形状可知c为球型冷凝管,

故答案为:球型冷凝管;

(2)铁和溴反应生成三溴化铁,2Fe+3Br2=2FeBr3,三溴化铁与苯作用,生成溴苯和铁,同时有溴化氢生成,铁作催化剂,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6+Br2C6H5Br+HBr,

故答案为:催化剂;C6H6+Br2C6H5Br+HBr;

(3)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极易溶于水且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倒置的漏斗该装置的特点是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中,所以能防倒吸,氢氧化钠和溴化氢发生中和反应,NaOH+HBr=NaBr+H2O,

故答案为:防倒吸;NaOH+HBr=NaBr+H2O;

(4)溴单质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所以选用氢氧化钠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利用沸点不同,苯的沸点小,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所以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与苯,

故答案为:A;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

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冷却水从______口进.

(4)a.现需配制250mL 0.2mol•L-1 NaCl溶液,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

b.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④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故答案为:④;

(3)制取蒸馏水的实质是蒸馏过程,必须用酒精灯,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g;

(4)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b、①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会导致结果偏高,故错误;②容量瓶使用时不需干燥,故正确;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结果,若加水相当于将溶液稀释,浓度偏小,故错误;④移液后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否则导致溶质损耗,结果偏小,故错误,故答案为:①;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要重配,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要重配,故答案为:重配;重配.

解析

解:(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故答案为:④;

(3)制取蒸馏水的实质是蒸馏过程,必须用酒精灯,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g;

(4)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b、①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会导致结果偏高,故错误;②容量瓶使用时不需干燥,故正确;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结果,若加水相当于将溶液稀释,浓度偏小,故错误;④移液后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否则导致溶质损耗,结果偏小,故错误,故答案为:①;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要重配,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要重配,故答案为:重配;重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图1中的路线回答:

已知:2CH3CHO+O22CH3COOH

(1)D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_

(2)E是有香味的物质,实验室制取E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

②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石油分馏时不产生新物质,重油裂解生成的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乙醇,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B为CH3CHO,B催化氧化生成C,C为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E为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1)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①C和A反应生成C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酯化(取代)反应;

②由于乙醇和乙酸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导管末端若插入液面以下,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乙试管中导气管插入液面下;

(3)反应Ⅱ的化学反应为: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解析

解:石油分馏时不产生新物质,重油裂解生成的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乙醇,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B为CH3CHO,B催化氧化生成C,C为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E为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1)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①C和A反应生成C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酯化(取代)反应;

②由于乙醇和乙酸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导管末端若插入液面以下,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乙试管中导气管插入液面下;

(3)反应Ⅱ的化学反应为: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面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正确答案

解:(1)蒸馏是利用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或提纯,过程是先使液态混合物升高温度,沸点低的物质会先汽化分离出来,再冷凝变为液体,然后依照同样的道理把混合物依次分离或提纯,这就要求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相差30℃以上,才易分离;

(2)利用水和有机溶剂互不相溶,设计判断方法,操作步骤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1)蒸馏方法;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

解析

解:(1)蒸馏是利用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或提纯,过程是先使液态混合物升高温度,沸点低的物质会先汽化分离出来,再冷凝变为液体,然后依照同样的道理把混合物依次分离或提纯,这就要求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相差30℃以上,才易分离;

(2)利用水和有机溶剂互不相溶,设计判断方法,操作步骤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1)蒸馏方法;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九江校级月考)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④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填“f”或“g”);现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带有支管的烧瓶为蒸馏烧瓶,承接蒸馏产品的是锥形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是10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①蒸馏烧瓶,②锥形瓶,④1000mL容量瓶;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分馏需要温度计;冷凝管是下管进水上管出水,这样冷却充分,冷凝效果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只能用来配制所标容量规格的溶液,现需配制250mL只能选用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g;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解析

解:(1)带有支管的烧瓶为蒸馏烧瓶,承接蒸馏产品的是锥形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是10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①蒸馏烧瓶,②锥形瓶,④1000mL容量瓶;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即用分馏的方法,分馏需要温度计;冷凝管是下管进水上管出水,这样冷却充分,冷凝效果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只能用来配制所标容量规格的溶液,现需配制250mL只能选用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g;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50ml容量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