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

  灼烧

B

    过滤

C

   分液

D

          蒸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灼烧是在坩埚中进行的,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故A错误;

B、过滤实验要用到玻璃棒的引流作用,故B错误;

C、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边漏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提取海带中碘元素,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D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为碘和淀粉形成络合物,不存在单独的碘分子,故不能被萃取,故A正确;

B.锌与铁在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速率较大,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故B正确;

C.过量的H2O2或新制氯水可把碘单质氧化成碘酸根离子,故C错误;

D.蒸发结晶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在小火下蒸发溶剂直到晶膜出现,停火利用余热蒸发溶剂,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烧瓶

C漏斗

D分液漏斗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叫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临海市校级期末)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①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实验操作的名称:a______、c______

②在3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______.(注:如图试管中深色区为紫红色溶液)

正确答案

解:①操作a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操作b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分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可用萃取然后分液得到含碘的有机溶液;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②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将碘水中的碘转移到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溶解碘后溶液为紫红色,所以在3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颜色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故选D.

解析

解:①操作a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操作b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分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可用萃取然后分液得到含碘的有机溶液;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②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将碘水中的碘转移到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溶解碘后溶液为紫红色,所以在3mL碘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颜色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上述流程②③中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中①④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_

(2)操作③中不能用酒精代CCl4作萃取剂的原因为______

(3)操作③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流程可知,分离不溶物与溶液的方法为过滤;将碘单质与四氯化碳分离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2)酒精与水溶液互溶,溶液不分层,无法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碘单质,

故答案为: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

(3)在分液操作中,主要属于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解析

解:(1)根据流程可知,分离不溶物与溶液的方法为过滤;将碘单质与四氯化碳分离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2)酒精与水溶液互溶,溶液不分层,无法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碘单质,

故答案为: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

(3)在分液操作中,主要属于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实验方案如表,请你按要求补充完整:

(2)利用新制氯水、1mol/L NaBr溶液、淀粉液、以及II中所得滤液,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V分别取5mL 1mol/L NaBr溶液于两支小试管中

Ⅵ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新制氯水,溶液均变为黄色

ⅥⅠ向其中一支试管中继续滴加新制氯水,直至溶液变为棕红色

ⅥⅡ…

④请写出步骤V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步骤VIII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______,溶液变为蓝色.

⑤步骤ⅥⅠ的目的是______

⑥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正确答案

解:(1)①海带灰溶解、过滤时使用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还缺少玻璃棒,

故答案为:玻璃棒;                  

②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滤液中的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为:2I-+H2O2+2H+=I2+2H2O,

故答案为:2I-+H2O2+2H+=I2+2H2O;

③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则混合液会分层,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故答案为: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2)④氯气氧化性大于溴单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将VI所得黄色溶液滴入II所得滤液中,溶液变黄色,然后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溴单质将碘离子氧化成了碘单质,证明溴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将VI所得黄色溶液滴入II所得滤液中;淀粉溶液;

⑤氯气能够氧化碘离子,所以通过步骤ⅥⅠ向其中一支试管中继续滴加新制氯水,直至溶液变为棕红色,证明步骤VI中氯气不足,排除了氯气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确认VI所得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⑥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

解:(1)①海带灰溶解、过滤时使用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还缺少玻璃棒,

故答案为:玻璃棒;                  

②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滤液中的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为:2I-+H2O2+2H+=I2+2H2O,

故答案为:2I-+H2O2+2H+=I2+2H2O;

③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则混合液会分层,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故答案为: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2)④氯气氧化性大于溴单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将VI所得黄色溶液滴入II所得滤液中,溶液变黄色,然后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溴单质将碘离子氧化成了碘单质,证明溴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将VI所得黄色溶液滴入II所得滤液中;淀粉溶液;

⑤氯气能够氧化碘离子,所以通过步骤ⅥⅠ向其中一支试管中继续滴加新制氯水,直至溶液变为棕红色,证明步骤VI中氯气不足,排除了氯气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确认VI所得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⑥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A

灼烧

B

过滤

C

分液

D

蒸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灼烧是在坩埚中进行的,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故A错误;

B、过滤实验要用到玻璃棒的引流作用,故B错误;

C、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边漏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出,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为______,③为______;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装置、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②______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里聚集.

正确答案

解:(1)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I-=I2+2Cl-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Cl2+2I-=I2+2Cl-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或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甲苯、汽油或苯和水都不互溶,且氯化碳、甲苯、汽油或苯和碘都不反应,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酒精、乙酸、甘油和水都是互溶的,不能做萃取剂,

故答案为:B;

(3)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需要用到分液,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锥形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4)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所以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要过高;蒸馏烧瓶.

解析

解:(1)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I-=I2+2Cl-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Cl2+2I-=I2+2Cl-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或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甲苯、汽油或苯和水都不互溶,且氯化碳、甲苯、汽油或苯和碘都不反应,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酒精、乙酸、甘油和水都是互溶的,不能做萃取剂,

故答案为:B;

(3)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需要用到分液,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锥形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4)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所以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要过高;蒸馏烧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苏教版《化学1(必修)》工业上从海产品(海带)中获取碘的流程图如下:

(1)上述生产流程的第一步是“浸泡”,它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2)“氧化”这一操作中可供选用的试剂:Cl2、Br2、浓硫酸和H2O2(滴加稀硫酸),从无污染角度考虑,请你选择的合适试剂______

(3)上述的生产流程中,“提纯获得单质碘”一般认为经历两步,你认为应选择下图实验装置分别是______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写);

【材料二】我国实际工业利用海带制取碘,采用的是离子交换法,其流程如下:晒干海带→浸泡→浸泡液净化→上层清液→酸化→氧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碘析→精制→成品碘

(4)实际工业生产中,酸化、氧化的方法是先加入硫酸酸化,使pH降低到2,然后加入次氯酸钠一类的氧化剂,使碘离子氧化.工业通常不用氯气氧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海带加水,经过浸泡后,就可用氯气氧化,氯气氧化的是碘离子,所以该操作是目的是使海带中的I-离子溶于水,便于从海带中获得碘离子,

故答案为:从海带中的I-离子溶于水;

(2)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MnO2氧化2I-+MnO2+4H+=Mn2++I2+2H2O,二价锰离子是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Cl2氧化2I-+Cl2═I2+2Cl-,生成Cl-,对环境有污染,双氧水(H2O2)可氧化碘离子,2I-+H2O2+2H+═I2+2H2O而自身被还原成水,符合无污染要求,

故答案为:H2O2

(3)提纯获得单质碘,先需用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用分液漏斗组成的萃取装置,选D,从萃取剂中提取碘单质,需用蒸馏装置,需选C,

故答案为:D、C;  

(4)氯气是有毒的气体,氯气对环境污染大,且储存与运输不方便,氧化性太强,能将碘单质离子氧化为碘酸根离子:5Cl2+I2+6H2O=2IO3-10Cl-+12H+,次氯酸钠中氯元素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自身被还原成-1价的氯,2I-+ClO-+2H+═I2+H2O+Cl-

故答案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解析

解:(1)将海带加水,经过浸泡后,就可用氯气氧化,氯气氧化的是碘离子,所以该操作是目的是使海带中的I-离子溶于水,便于从海带中获得碘离子,

故答案为:从海带中的I-离子溶于水;

(2)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MnO2氧化2I-+MnO2+4H+=Mn2++I2+2H2O,二价锰离子是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Cl2氧化2I-+Cl2═I2+2Cl-,生成Cl-,对环境有污染,双氧水(H2O2)可氧化碘离子,2I-+H2O2+2H+═I2+2H2O而自身被还原成水,符合无污染要求,

故答案为:H2O2

(3)提纯获得单质碘,先需用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用分液漏斗组成的萃取装置,选D,从萃取剂中提取碘单质,需用蒸馏装置,需选C,

故答案为:D、C;  

(4)氯气是有毒的气体,氯气对环境污染大,且储存与运输不方便,氧化性太强,能将碘单质离子氧化为碘酸根离子:5Cl2+I2+6H2O=2IO3-10Cl-+12H+,次氯酸钠中氯元素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自身被还原成-1价的氯,2I-+ClO-+2H+═I2+H2O+Cl-

故答案为:5Cl2+I2+6H2O=2IO3-10Cl-+12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海水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资源,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原料.

试回答下列问题: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 盐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

Ⅱ、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②: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4)步骤④: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除此以外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

(5)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6)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BCDA或CBDA

BDE

溶解、过滤

过滤

蒸馏

MnO2+2I-+4H+═Mn2++I2+2H2O

D

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

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解析

解:Ⅰ、因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得食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石灰乳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在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添加试剂的顺序为BCDA或CBDA,故答案为:BCDA或CBDA;

Ⅱ、(1)灼烧海带时用坩埚盛放海带,用带铁圈的铁架台放置坩埚,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故选:BDE;

(2)将灼烧后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后的滤液为I-溶液,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3)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4)二氧化锰在酸性环境下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MnO2+2I-+4H+═Mn2++I2+2H2O,步骤④的目的是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单质碘,除此之外选择的氧化剂最好是过氧化氢,不引入新的杂质;

A.浓硫酸引入硫酸根离子,故A不符合;   

B.新制氯水会引入氯离子,故B不符合;   

C.KMnO4溶液会引入钾离子,故C不符合;   

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符合;

故答案为:MnO2+2I-+4H+═Mn2++I2+2H2O;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

(5)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

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6)碘遇淀粉变蓝色,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