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水和乙酸

B油和水

C苯和乙酸乙酯

D甲醇和乙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题中水和乙酸、苯和乙酸乙酯以及甲醇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用蒸馏的方法,而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的主要操作方法都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碳酸氢钠、碳酸钠都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可直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故A错误;

B.乙醇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可用苯或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硫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除杂,故C正确;

D.反应生成KCl,引入新杂质,应加入硝酸铁或硝酸,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加入氨水混入氯化铵杂质,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A错误;

B.加入NaOH易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且混入NaCl杂质,故B错误;

C.加入碳酸钠,易混入NaCl杂质,故C错误;

D.加入碳酸镁,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

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

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

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可分离,故A正确;

B.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可分离,故B错误;

C.硝酸钾、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若蒸发均从溶液中析出,应利用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

D.溴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应利用萃取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和乙两物质的熔点相差不大,均易溶于水,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 B.萃取C.过滤 D.重结晶 E.分液.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______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______

(3)分离汽油和煤油______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______

(5)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______

正确答案

C

E

A

B

D

解析

解:(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为不溶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则选择过滤,故答案为:C;

(2)四氯化碳与水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E;

(3)汽油和煤油相互溶解体,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A;

(4)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大,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则选择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B;

(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选择重结晶法分离,故答案为: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酸性KMnO4后,洗气;

②除去硝基苯中混有的少量NO2:加少量NaOH溶液,分液;

③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取滤液;

④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H2S、PH3:通过CuSO4溶液,洗气;

⑤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CO2、SO2:通过NaOH溶液,洗气;

⑥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溴:加入KI溶液,分液.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①错误;

②硝基苯不溶于水,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除杂,故②正确;

③三溴苯酚被苯溶解,无法过滤除去,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③错误;

④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可除杂,故④正确;

⑤CO2、SO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应,可除杂,故⑤正确;

⑥生成碘单质又溶在溴苯中,无法分离,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⑥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

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漏斗分液)

D1,2-二溴乙烷中含有乙醇(加水振荡,分液漏斗分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苯酚可以和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是苯和溴是互溶的,不能过滤来除去,故A错误;

B、碳酸钠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获得乙酸钠,故B正确;

C、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的水溶液,但是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中的溶解度极小,也不溶于水,这样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分层,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故C正确;

D、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但是1,2-二溴乙烷和水是互不相溶的,1,2-二溴乙烷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加水震荡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可以用分液漏斗分液,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纸层析操作时,要让层析试纸上的点样点进入展开剂,进行展开

B重结晶时,溶液的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夜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如果点样点浸没于展开剂,所需展开的物质可能会溶于展开剂,或者某些成份会处于展开剂前沿,或者展开时的Rf值偏大,或者各物质的展开界限不齐,故A错误;

B.重结晶时,冷却速度慢时,可使溶液的过饱和度缓慢释放,使晶体有充足的时间生长,所以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故B正确;

C.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且沸点相近,直接蒸馏分离效果也不理想,一般加入NaOH后蒸馏出乙醇,再加硫酸,蒸馏出乙酸,故C错误;

D.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l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

(2)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______(填物质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______

(4)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 mol/L,c(Mg2+)=6×10-4 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______

(5)若(4)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 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______ g,后加入Na2CO3______g.

正确答案

解:(1)蒸馏法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故答案为:蒸馏法;电渗析法;

(2)混凝剂是吸附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而快速沉降的主要作用,要具备水解生成胶体的性质,所以常有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如明矾,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故答案为:明矾;Al3++3H2O⇌Al(OH)3+3H+

(3)水的净化是除去悬浮性杂质,一般用明矾进行;水的软化是降低Ca2+、Mg2+的浓度,方法很多,有离子交换法、石灰纯碱法等,

故答案为: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c(Mg2+)=6×10-4mol•L-1,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1L水中钙离子物质的量=1.2×10-3mol,相当于CaO质量=1.2×10-3mol×56g/mol=67.2mg,1L水中镁离子物质的量=6×10-4mol,相当于氧化镁质量6×10-4mol×40g/mol=24mg,所以水的硬度=+=10°,故答案为:10°;

(5)10m3这种天然水水中含有钙离子物质的量=10×103L×1.2×10-3mol•L-1=12mol;镁离子物质的量=10×103L×6×10-4mol•L-1=6mol;碳酸氢根离子物质的量=10×103L×8×10-4mol•L-1=8mol;加入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为:

Mg2++2OH-=Mg(OH)2↓  HCO3-+OH-=CO32-+H2O

1     2              1    1   1

6mol  12mol          8mol  8mol 8mol

共需氢氧根物质的量20mol;

需要Ca(OH)2物质的量10mol,氢氧化钙质量为74g/mol×10mol=740g,

水溶液中Ca2+物质的量为12mol+10mol=22mol,

其中需要加入的 碳酸根离子为22mol-8mol=14mol,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4mol×106g/mol=1484g,

故答案为:740;1484.

解析

解:(1)蒸馏法是把水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水,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故答案为:蒸馏法;电渗析法;

(2)混凝剂是吸附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而快速沉降的主要作用,要具备水解生成胶体的性质,所以常有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氢氧化物胶体,如明矾,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故答案为:明矾;Al3++3H2O⇌Al(OH)3+3H+

(3)水的净化是除去悬浮性杂质,一般用明矾进行;水的软化是降低Ca2+、Mg2+的浓度,方法很多,有离子交换法、石灰纯碱法等,

故答案为: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4)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c(Mg2+)=6×10-4mol•L-1,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1L水中钙离子物质的量=1.2×10-3mol,相当于CaO质量=1.2×10-3mol×56g/mol=67.2mg,1L水中镁离子物质的量=6×10-4mol,相当于氧化镁质量6×10-4mol×40g/mol=24mg,所以水的硬度=+=10°,故答案为:10°;

(5)10m3这种天然水水中含有钙离子物质的量=10×103L×1.2×10-3mol•L-1=12mol;镁离子物质的量=10×103L×6×10-4mol•L-1=6mol;碳酸氢根离子物质的量=10×103L×8×10-4mol•L-1=8mol;加入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为:

Mg2++2OH-=Mg(OH)2↓  HCO3-+OH-=CO32-+H2O

1     2              1    1   1

6mol  12mol          8mol  8mol 8mol

共需氢氧根物质的量20mol;

需要Ca(OH)2物质的量10mol,氢氧化钙质量为74g/mol×10mol=740g,

水溶液中Ca2+物质的量为12mol+10mol=22mol,

其中需要加入的 碳酸根离子为22mol-8mol=14mol,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4mol×106g/mol=1484g,

故答案为:740;1484.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