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共4370题
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4)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5)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
(6)实验室用上述实验获得的NaNO3固体配制500 mL 0.40 mol/L NaNO3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a.定容;b.计算;c.溶解;d.摇匀;e.转移;f.洗涤;j.称量。称取NaNO3固体的质量是 g。按照操作顺序,第4步是 (填序号)。
②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图中仪器的名称是烧杯和 ,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 。
正确答案
(1)BaSO4 BaCO3
(2)Ag++ Cl—="=" AgCl↓
(3)过滤
(4)除去Ba2+、Ag+
(5)Na2CO3或CO32— 稀硝酸
(6)①17.0 e ②500mL容量瓶 未用玻璃棒引流
试题分析:(1)向含有杂质的NaNO3溶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发生反应:Na2SO4+ Ba(NO3)2= BaSO4↓+ 2NaNO3;Na2CO3+ Ba(NO3)2= BaCO3↓+ 2NaNO3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BaSO4、BaCO3。(2)溶液1中含有NaCl、NaNO3、过量的Ba(NO3)2,向其中加入过量的Ag NO3溶液,发生反应:NaCl +Ag NO3= AgCl↓+ NaNO3,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3)①②③中都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操作,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过滤。(4)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发生反应:Ba(NO3)2+ Na2CO3= BaCO3↓+ 2NaNO3,2AgNO3+ Na2CO3= Ag2CO3↓+ 2NaNO3.所以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Ba2+、Ag+。(5)由于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所以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Na2CO3,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6)①配制溶液时,称取NaNO3固体的质量是0.5L ×0.40 mol/L×85g/mol=17.0g.按照操作顺序,第4步是e.转移.②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右图所示,图中仪器的名称是烧杯和500mL容量瓶;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为 ,③为 ;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 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装置、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4)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 ,② 。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正确答案
(1)过滤 萃取 Cl2+2I—=I2+2Cl—
(2)B (3)分液漏斗、漏斗
(4)①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 ②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要过高 蒸馏烧瓶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实验考查题,考查的是海带中碘单质的提取,先要从海带中灼烧成灰,再溶于水,让碘离子进入到溶液中,然后用强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成而碘单质,再用四氯化碳把碘单质进行萃取,最后把碘和萃取液进行分离,分离碘和四氯化碳时,一定要用蒸馏的方法,因为四氯化碳的沸点低,因此碘会出现在蒸馏烧瓶中。
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
(1)从碘水里提取碘___________
(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
(3)分离相溶的CCl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_____
正确答案
A D E
试题分析:(1)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容的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另一种溶剂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从碘水里提取碘可用萃取的方法。选项为A。(2)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用分液法分离。选项为D。(3)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分离。CCl4和甲苯互溶,沸点差别较大,用蒸馏法分离。选项为:E。
(12分)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 ,(填化学式)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 。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可选用 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
正确答案
(12分)(1) CuO或Cu(OH)2或 CuCO3或Cu2(OH)2CO3(1分)2.6×10-9 mol·L-1(2分)
(2)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 (2分)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1分)
(3) ①淀粉溶液(1分) 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复色(1分)
②2Cu2++4I-===2CuI↓+I2 (2分) ③95%(2分)
试题分析:(1)由于在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氢氧化铁析出,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铜晶体,则应该加入氧化铜或氢氧化铜。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当溶液的pH=4时,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应该是。
(2)由于氯化铜在溶液中存在铜离子的水解平衡,而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因此得不到氯化铜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是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因此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①由于碘离子被氧化生成了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选择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Na2S2O3将单质碘还原生成了碘离子,所以终点时的反应现象是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复色。
②氯化铜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所以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4I-===2CuI↓+I2。
③根据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可知2CuCl2·2H2O~I2~2Na2S2O3,所以氯化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02L×0.1000mol/L=0.002mol,则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难度较大的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这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7分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均为: ,所需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NaCl固体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
(4)写出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每空1分)(1)分离CaCl2和NaCl (2)加热蒸发 玻璃棒 酒精灯
(3)Na2CO3 盐酸(HCl) (4)CaCl2+Na2CO3=CaCO3↓+2NaCl
(1)根据流程图可知,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分离CaCl2和NaCl 。
(2)氯化钠和氯化钙都是易溶的,因此要得到晶体都需要加热蒸发,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酒精灯。
(3)由于Na2CO3是过量的,所以氯化钠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因此需要在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
(4)B是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4分)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括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I)检验的试剂:A. 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除杂试剂:a.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正确答案
B. d; A. C
乙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乙烯能被氧化生成CO2气体,所以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检验酒精中的水一般用无水硫酸铜,而除去酒精中的水可以用新制的生石灰。
(8分)如图是石油分馏实验装置,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水银温度计的作用是
(3)水流方向为从 流入。
正确答案
(8分)蒸馏烧瓶;冷凝管;测定馏分的温度;F
试题分析:A装置带支管,是蒸馏烧瓶,如果没有支管是圆底烧瓶,要分清;B装置是冷凝管,一般冷水从下口F进入,从上口E出去,提高冷凝效果;C装置是锥形瓶,接受分馏馏分;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分的温度。
点评:属于简单题
(4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多种,将适合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或方法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
(2)从碘水中提取碘 ;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
(4)分离植物油和水 ;
正确答案
(1) 过滤 (2) 萃取 (3) 蒸馏 (4) 分液
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即可;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萃取即可;蒸馏水可以通过自来水蒸馏即可;植物油不溶于水,分液即可。
(4分)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括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I)检验的试剂:A. 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除杂试剂:a.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正确答案
B. d; A. C
乙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乙烯能被氧化生成CO2气体,所以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检验酒精中的水一般用无水硫酸铜,而除去酒精中的水可以用新制的生石灰。
(8分)依据题意完成以下各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_ 。
(3)实验室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 。
(4)除去Na2CO3中的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Ca(OH)2 + 2 NH4Cl ="=" Ca Cl2 + 2 NH3 + 2 H2O
(2)4NH3 + 5 O2 == 4NO + 5 H2O
(3)Na2SO3 + H2SO4 ="=" SO2 + Na2SO4+ H2O
(4)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 + 2 NH4Cl ="=" Ca Cl2 + 2 NH3 + 2 H2O
(2)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 + 5 O2 == 4NO + 5 H2O;
(3)实验室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Na2SO3 + H2SO4 ="=" SO2 + Na2SO4+ H2O;
(4)除去Na2CO3中的NaHCO3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