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废旧电池进入环境后,对人体带来一系列的致畸、致癌、致变等危害。废电池中主要有铜帽(含Cu、Zn)、锌壳、铁片、石墨、填充物(MnO2、NH4Cl),对废旧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为                 ,滤渣的成分为                

(2)填充物用60℃温水溶解,目的是为了加快溶解速率,但必须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                                                                

(3)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4)碱性锌锰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4分)(1)过滤(2分)    MnO2(2分)

(2)防止高温下NH4Cl分解(2分,其它合理解释也给分)

(3)①Cu+H2O2+H2SO4==CuSO4+2H2O(3分,不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不给分)

②加热(2分)

(4)Zn-2eˉ+2OHˉ==Zn(OH)2(3分)

试题分析:(1)根据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可知,得到滤渣和滤液的方法是过滤,则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或趁热过滤,用60℃温水溶解MnO2、NH4Cl的混合物,得到的滤渣是MnO2,为了防止冷却时结晶析出NH4Cl,加入的蒸馏水需过量,且最好趁热过滤;(2)首先,NH4Cl是强酸弱碱盐,温度太高促进其彻底水解,变为受热易分解的NH3•H2O和易挥发的HCl,降低NH4Cl的产率;其次,温度太高,NH4Cl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Cl气体;(3)Cu是氢后金属,不能直接溶于稀硫酸,过氧化氢是常见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溶解铜单质,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铜硫氢等原子守恒可得:Cu+H2O2+H2SO4==CuSO4+2H2O;除杂试剂需过量,过量试剂需除去,双氧水受热依分解,硫酸铜可以催化其分解,因此加热是除去过氧化氢的简便方法;而加入过量的锌灰(Zn)可以除去Cu2+、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得到的滤渣为海绵铜(Cu),滤液为硫酸锌溶液,以滤液为原料可以制备ZnO;(4)根据总反应式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可知,负极的主要反应物→产物为:Zn→Zn(OH)2;由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失去电子数可得:Zn-2eˉ→Zn(OH)2;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2eˉ+2OHˉ==Zn(OH)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酸为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的无色晶体,苯酚常温下能溶于水,易溶于酒精.酸性强弱为:盐酸>苯甲酸>碳酸>苯酚>碳酸氢钠.现有苯甲酸、苯酚一起溶于乙醇所得的混合液,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物质分离为各自的纯净物.按分离的先后顺序的多种可能方案:

方案一:按酸性由弱到强顺序分离

方案二:按酸性由强到弱顺序分离;

供选择试剂:①10%氢氧化钠溶液②37%盐酸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⑤大理石⑥KMnO4溶液⑦生石灰⑧10%H2SO4

(1)甲同学按实验方案一进行,请填写相关内容.

(2)方案一中需要蒸馏操作,该操作需要的仪器除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接液管、锥形瓶和连接导管、橡胶塞外还要有______.

(3)方案一需要制取CO2应选用下述哪种装置______(填符号),该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在苯甲酸和苯酚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实质分别是:

OH-+C6H5-OH→C6H5O-+H2O,OH-+C6H5-COOH→C6H5-COO-+H2O;

③苯酚钠中通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C6H5O-+CO2+H2O→C6H5OH+HCO3-,苯酚不溶于水,静置后分液得苯酚和碳酸氢钠;

④苯甲酸钠中加强酸盐酸能生成氯化钠和苯甲酸,离子反应为C6H5COO-+H+→C6H5COOH↓,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故答案为:

(2)蒸馏装置的试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接液管、锥形瓶和连接导管、橡胶塞、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

(3)制取CO2的方法:碳酸钙和盐酸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来制,只有A装置合理,可以根据气压原理来检验气密性:将导管连接上A中的玻璃管,再将导气管的末端置于水中,用酒精灯对A中的试管微热,如果看到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气管的末端能回流形成一段水柱,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A;将导管连接上A中的玻璃管,再将导气管的末端置于水中,用酒精灯对A中的试管微热,如果看到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气管的末端能回流形成一段水柱,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过程如下:

(1)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新产品有H2、_______、______或H2、______.

(2)步骤Ⅱ中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

②C中液体产物颜色为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OH浓溶液的作用______.

正确答案

(1)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利用生成物可以使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

故答案为:Cl2 ;NaOH;NaClO;

(2)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为富集溴,用二氧化硫还原溴单质为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故答案为:Br2+SO2+2H2O═4H++SO42-+2Br-

(3)①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关键是控制镏出成分的沸点,Br2的沸点为59℃,控制温度为59℃,冷凝得到液溴;

故答案为:利用温度计控制产生蒸气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②得到的溴单质颜色为深红棕色;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利用氯气强氧化性,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溴单质微溶于水,所以可以分液分离或蒸馏得到溴单质;

故答案为:深红棕色;分液(或蒸馏);

③溴单质是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碱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OH-═BrO-+Br-+H2O;故答案为:Br2+2OH-═BrO-+Br-+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I、KCl、Na2CO3、Na2SO4、CaCl2、Cu(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许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没有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④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新制的氯水,再加入少许汽油,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2)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检验。

                                                                      

(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主要实验操作名称叫               

正确答案

(1)肯定含有Na2CO3、Na2SO4、NaI, (2分)

一定没有Cu(NO3)2、CaCl2,     (2分)

可能含有KCl (2分)

(2)做焰色反应,若透过蓝色钴玻璃有紫色火焰,则含KCl;反之,则没有。(2分)

(3)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1分)       萃取(1分)

试题分析:(1)由①,无Cu(NO3)2,且CaCl2和Na2CO3不能同时有;由②,有Na2CO3,无CaCl2

由③,“部分溶于”有Na2SO4;由④,上层紫红色,上层是苯(萃取,苯密度小于水,易溶解碘),有KI,因此不能确定KCl;因此有Na2SO4,Na2CO3、 KI;无CuCl2、CaCl2,可能有KCl

(2)检验氯化钾,可以做焰色反应。若透过蓝色钴玻璃有紫色火焰,则含KCl;反之,则没有。

(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Cl2+2I-=I2+2Cl-,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加入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序号为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______和______操作,再用装置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______操作.

(3)现欲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浓度为0.50mol•L-1的稀硫酸100mL.

①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②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D.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正确答案

(1)因①~④仪器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

(2)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接着可用分液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四氯化碳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馏得到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Ⅱ;萃取;分液;Ⅰ;蒸馏;

(3)①设需要98%H2SO4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VmL×1.84g/cm3×98%=100mL×0.50mol•L-1×98g/mol,解得V=27ml,所以溶液的体积为27ml,

故答案为:27;

②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会使得浓硫酸的体积偏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低;

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时放出热,所以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得溶液的体积膨胀,等到冷却到室温,使得溶液的体积变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高;

C.定容时俯视,使得溶液的体积变小,所以使溶液浓度偏高;

D.洗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少量的Na+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3中加入的Y溶液是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烘干.

(5)实验室要配制100mL1.0mol•L-1 FeSO4溶液,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FeSO4•7H2O固体______g.

正确答案

(1)步骤1为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分离,应为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故答案为:过滤;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

(2)在步骤2中加入过量的Fe,发生Fe+Cu2+═Cu+2Fe2+,以制得单质Cu,故答案为:Fe+Cu2+═Cu+2Fe2+

(3)经步骤2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为Fe和Cu的混合物,过量的Fe用稀H2SO4除去,发生反应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H2SO4

(4)最后所得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FeSO4•7H2O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5)n(FeSO4)=0.1L×1.0mol/L=0.1mol,n(FeSO4•7H2O)=n(FeSO4)=0.1mol,

m(FeSO4•7H2O)=0.1mol×278g/mol=27.8g,

故答案为:27.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2)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用a、b……填写)。

(4)根据(3)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正确答案

(1)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氢气和水蒸气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会变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时会有少量水蒸气

(3)cd(或dc) ab(或ba) e

(4)

 

(3)要检验SO2中的水蒸气以及氢气,需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且用碱石灰除去水蒸气,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通过黑色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最后将剩余气体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用何种方法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里食盐含量在逐渐提高?________

a.分析氯化钠含量       b.测定溶液密度         c.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

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石灰乳       d.碳酸钠溶液

向苦卤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目的相同的流程在上图中还有几处,试指出其中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MgCl2转化为Mg时获得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的某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蒸发结晶(1分),b(2分)  c;(1分)

Cl2  +  2Br-  → Br2  +  2Cl-;(2分)   热空气吹出(1分)

富集Br2(1分);海水蒸发结晶得到粗盐、苦卤→Mg(OH)2→MgCl2溶液。(写出其中之一即可,1分)

Cl2;(1分)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试题分析:(1)从海水中得到粗盐的操作应该是蒸发结晶。氯化钠的含量测定比较复杂,而观察法又不准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测定溶液的密度,答案选b。

(2)向苦卤中加入石灰乳即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答案选c。

(3)冷却具有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生成单质溴,反应的方程式是Cl2 + 2Br-  → Br2 + 2Cl-;要使生成的单质溴溢出,则通过热空气吹出即可。

(3)上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作用是富集单质溴。根据流程图可判断海水蒸发结晶得到粗盐、苦卤→Mg(OH)2→MgCl2溶液等均是富集单质溴的。

(4)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以冶炼金属镁,同时得到氯气。在工业上氯气可以制备漂白液,反应的方程式是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电池的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______、______ 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还存在的物质为______.

(3)操作④的试管加入③中所得黑色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黑色固体为______.

(4)该同学要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Cl和ZnCl2,下面是他做完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写出其空白处的内容:

(5)根据以上的实验报告,关于滤液的成分,他的结论是:滤液中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锌若想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若要将所得的溶质固体中的物质加以分离,可用______法.

正确答案

(1)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将固体溶解在水中,应是溶解;操作②是把固体与溶液分离,应是过滤.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由图可知操作③是在坩埚内灼烧滤渣,通常把泥三角放在三角架上,再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由黑色的碳单质灼烧制得,二氧化硫可由淡黄色的硫单质灼烧制得,所以该黑色物质是碳单质.

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碳.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双氧水迅速产生氧气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

故答案为:二氧化锰.

(4)氯离子的检验: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就说明有氯离子.

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根离子能和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说明有铵根离子存在.

故答案为:

(5)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分离所得的溶质固体,可以利用氯化铵的不稳定进行分离,采取加热法分离,再冷却收集氯化铵.

故答案为:加热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加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配制500mL浓度为2.5mol•L-1的NaOH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2)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根据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引流.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搅拌,引流.

(2)由表中信息可知二者互溶,且沸点相差比较大应选择蒸馏方法将二者分离.

故答案为:蒸馏.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