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共4370题
(5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 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 的方法。
(4)淡化海水,可采用 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正确答案
(5分)(1)过滤(2)萃取(3)蒸发(4) 蒸馏 (5) 加热分解 (每空1分)
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
(1)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即可。
(2)碘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萃取即可。
(3)除去食盐中的水分子,蒸发即可。
(4)海水淡化可以通过蒸馏实现。
(5)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所以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热分解即可。
(8分)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实验的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钠溶液(记作M、N),请你一同参与。
⑴甲组同学向M、N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铁粉,观察到M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乙组同学向M、N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发现M也有无色气泡产生,N没有气泡产生,则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⑶丙组同学向M、N中分别加入滴加BaCl2溶液,N中出现的现象是 。
⑷丁组同学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也将M、N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酚酞试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氯化钠溶液 ④pH试纸
正确答案
⑴ Fe+2HCl=FeCl2+H2↑ ⑵Na2CO3+2HCl=2NaCl+CO2↑+H2O
⑶产生白色沉淀。 ⑷ ④
(1)铁是活泼的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所以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3)硫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而盐酸和氯化钡是不反应的。
(4)盐酸显酸性,硫酸钠显中性,通过pH试纸也可以鉴别。答案选④。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很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1)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已知步骤①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其中KH(IO3)2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碘酸钾的溶解度见表:
操作③得到碘酸钾晶体的方法是______.
(2)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测定.
①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
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步骤2:用稀硫酸酸化所得食盐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混合;
步骤3: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2.0×10-3mol•L-1的Na2S2O3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则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mg•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②学生乙另取纯净的NaCl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学生甲测得的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可能______(填“偏高”、“偏低”或“准确”).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KH(IO3)2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氢元素化合价+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确定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碘酸钾的物质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从碘酸钾溶液获得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5;降温结晶;
(2)①根据化学方程式: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可以得出Na2S2O3和KIO3之间的关系式,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是x,
2S2O32-~I2 ~KIO3
2
2.0×10-3mol•L-1×0.010L x
=
,解得x=
×10-5mol,
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100%=
(或写成
)mg•kg-1
故答案为:(或写成
);
②碘单质遇到淀粉会显示蓝色,因为发生反应:4I-+4H++O2=2I2+2H2O,故答案为:4I-+4H++O2=2I2+2H2O;
③过量的I-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I2,所以学生甲测得的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会偏高,故答案为:偏高;过量的I-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I2.
(10)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
(1)分离食盐晶体中的单质碘 ( )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少量食盐 ( )
(3)从食盐溶液中分离NaCl ( )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的CaCO3颗粒 ( )
(5)除去固体Na2CO3中混有的NaHCO3 ( )
正确答案
(1)C (2)E (3)B (4)A (5)D
略
(1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是用哪种方法实现的?
请将所选方法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最主要的方法)。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 ;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 ;
(3)将海水淡化 ;
(4)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 ;
(5)从NaCl饱和溶液得到NaOH和Cl2及H2过程 ;
(6)石油炼制过程为了提高汽油的质量,即获得更多的轻质液体燃料,采用 方法;
正确答案
(每空2分,共12分) (1)B (2)A (3)C (4)E (5)D (6)F
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等。
(1)煤通过干馏能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
(2)汽油、煤油、柴油等互溶,但沸点差别比较大,所以分馏即可。
(3)海水淡化需要通过蒸馏。
(4)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即可。
(5)电解NaCl饱和溶液即得到NaOH和Cl2及H2。
(6)要提高提高汽油的质量,需要进一步裂化。
(8分)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出现浑浊的快慢与浓度有关。现有0.1mol/L的Na2S2O3溶液和0.1mol/L的H2SO4溶液和蒸馏水;实验用品有: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秒表等,请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较明显的实验事实证明上述结论(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正确答案
取两支试管,在试管A中加入0.1mol/L的硫酸溶液10mL,在试管B中加入0.1mol/L的硫酸和水各5mL,然后分别加入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并记录开始出现浑浊现象的时间。现象:试管A中先出现浑浊。结论:浓度大的出现浑浊所需时间短,因而反应速率快。
取两支试管,在试管A中加入0.1mol/L的硫酸溶液10mL,在试管B中加入0.1mol/L的硫酸和水各5mL,然后分别加入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并记录开始出现浑浊现象的时间。现象:试管A中先出现浑浊。结论:浓度大的出现浑浊所需时间短,因而反应速率快。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洗气、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①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②除去H2中的CO2,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
③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要将粗盐提纯,可先将粗盐溶解,按一定的顺序加入沉淀剂,再______;然后将溶液调成中性并______就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④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根据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的物质,要和石灰水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滤;
②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可以和强碱反应,而氢气不能,并且和水不相溶,可以用氢氧化钠来洗气除去H2中的CO2,故答案为:洗气;
③粗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除去,可以加入试剂使之完全沉淀,然后过滤,将最后的滤液蒸发结晶即可,故答案为:过滤;蒸发;
④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而氧化钙受热稳定,故可以用加热分解法来分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
某课外小组研究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查阅资料得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如下:
(1)固体B的主要用途有(写出1条即可):______.
(2)第①步,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______;
第③步中,生成氢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则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工业上制取AlCl3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0.5mol碳单质,转移1mol电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滤渣为氧化铁,氧化铁可作为炼铁的原料,氧化铁为红色,可用作涂料、油漆等,
故答案为:炼铁原料、用作涂料、油漆等;
(2)根据框图流程,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溶液强酸又溶于强碱.只Fe2O3溶于强酸,不溶于碱,SiO2只溶于强碱,不溶于酸,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滤渣为氧化铁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则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32-+H2O,
固体B是氧化铁,A中含有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钠,则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32-+H2O,
即固体C是硅酸,D中含有氯化铝和盐酸,因此反应③中生成氢氧化铝的试剂是氨气或氨水,则生成氢氧化铝的方程式是AlCl3+3NH3•H2O=Al(OH)3↓+3NH4Cl,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32-+H2O;AlCl3+3NH3•H2O=Al(OH)3↓+3NH4Cl;
(3)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说明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即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和氢氧化铝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又因为氧化铝可以写成Al2O3•3H2O的形式,所以质量分数是×100%=65.4%,
故答案为:65.4%;
(4)Cl2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还原性,每消耗0.5 mol 碳单质,转移1mol电子,这说明反应中碳失去2个电子,即氧化产物是CO,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O3+3Cl2+3C2AlCl3+3CO,
故答案为:Al2O3+3Cl2+3C2AlCl3+3CO;
为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MgSO4,可选用以下三种试剂: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溶液滤液
较纯净的KCl的溶液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
(2)根据上述步骤完成下列表格:
正确答案
(1)溶液中存在的杂质离子,是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除去这两种离子可用沉淀法,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过滤后加入足量的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最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A.Ba(0H)2 B.K2CO3 C.HCl;
(2)A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反应:Mg2++SO42-+Ba2++2OH-=Mg(OH)2↓+BaSO4↓;
加入过量的B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离子反应:CO32-+Ba2+=BaCO3↓;
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盐酸,离子反应:无.
故答案为:
(6分)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两种溶解度相差很大的溶质的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蒸馏;过滤;蒸发结晶
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所以答案分别是蒸馏、过滤、蒸发结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