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只含有以上一种作用力的是

[ ]

AH2

B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金属键不是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而是属于整块金属,因此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

B、金属键是存在于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的相互作用,这些“自由电子”为所有阳离子所共用,其本质也是电性作用,故B正确;

C、金属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当给金属通电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故C错误;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但是并不能放出可见光,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  )

A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C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

(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正确答案

解:(1)a.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

c.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故C错误;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2,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O,其中C的电负性小,

故答案为:C;

(3)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中心原子是Ni,价电子排布3d84s2,共10个电子,CO配位时,提供碳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4;CO中C和O以三键结合,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故答案为:4;1:2;

(4)甲醇分子内C的成键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是四面体结构,甲醛分子中的碳采取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C-H键角小,故答案为:sp3;小于.

解析

解:(1)a.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

c.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故C错误;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2,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O,其中C的电负性小,

故答案为:C;

(3)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中心原子是Ni,价电子排布3d84s2,共10个电子,CO配位时,提供碳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4;CO中C和O以三键结合,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故答案为:4;1:2;

(4)甲醇分子内C的成键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是四面体结构,甲醛分子中的碳采取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C-H键角小,故答案为:sp3;小于.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①H2~H2、②H2O~H2O、③CH3OH~H2O、 ④CCl4~H2O,上述各对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的有____,存在氢键的有____。

(2)物质①苯、②NH3、③C3H8、④、⑤对羟基苯甲醛、⑥CH3CH2OH中,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有____,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有____,不能形成氢键的有____。

(3)晶体①氯化钠、②干冰、③金刚石、④金属钠中,其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1)①④;②③

(2)②⑤⑥;④;①③

(3)离子键;范德华力;共价键;金属键;③;②

下一知识点 : 金属晶体及其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金属键及其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