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瓷器是高岭土(矿物)经过加工成型,再经高温烧制而成。图14示意为中国古代与现代陶瓷主要生产地分布。

(1)在中国古代瓷窑由少量的官窑逐步发展到众多的民窑,而且,瓷器成为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商品。指出这些现象所体现的两种文化扩散类型。(6分)

(2)比较图中古代瓷窑和现代瓷窑区位选择的不同点,并简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4 分)

正确答案

(1)等级扩散 迁移扩散(6分)

(2)古代瓷窑多分布在原料丰富地区并临近政治文化中心,现代瓷窑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地区。(6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交通改善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原料的来源增多、利用率与生产技术提高:能源更加多样化,现代瓷窑逐步向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转移。(8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佛教扩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发源于现在的________(国)境内,创始人是__________。

2.佛教的扩散有两条路线,图中A是________路线,向北扩散到中亚、______、______、______和日本等国,在这条路线上,有中国的三大著名佛教石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西藏的佛教,演变成藏传佛教,俗称________教,这种文化扩散的方式属于    ________扩散。

正确答案

1.尼泊尔   释迦牟尼

2.北传佛教   中国   蒙古   朝鲜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3.喇嘛   刺激

考查文化源地和文化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佛教发源于现在的尼泊尔,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他的扩散有两条路线,向北传入中亚、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向南则到达南亚和东南亚等地。而进入西藏的则叫喇嘛教。我国有三大著名佛教石窟,分别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旅游地理】(10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值得全人类保护的遗产较多。截止2009年6月,有38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遗产主要分布于四大区,包括北京周边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我国西南部地区,如下图所示:

描述我国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我国四川省世界遗产数量较多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分布特征:北方多且分布密集,主要集中于北京周边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少且分布稀疏。(4分) 原因:四川省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独特的地理资源丰富;四川盆地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类历史文化遗迹众多。(6分)

试题分析:

中国世界遗产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西南地区四大 块。根据图例,可以判断文化遗产的分布在北方多,且分布密度大,集中于北京周边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文化遗产分布稀疏。

南方的自然遗产分布多,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独特的地理资源丰富。四川盆地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类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所以自然遗产、复合遗产、人文遗产等世界遗产总量较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位于粤东地区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交界的桑浦山东山湖热水是特别高的地下水。最高温度达102℃(井深80米处测得),单孔流量达2932吨/日,中心部位水头高出地面25.23米,2005年10月桑浦山东山湖温泉度假村正式接待游客,请结合你所学的旅游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山湖温泉属于      能资源,根据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分类,温泉属于   

游资源。(2分)

(2)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设计好东山湖温泉度假村。(4分)

(3)试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6分)

正确答案

(1)地热能、自然(每空一分)

(2)①突出温泉度假疗养的特色

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温泉度假村的建筑物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要融为一体,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③维护生态平衡。开发时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④最佳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温泉的利用率,除温泉疗养外,可发展温泉发电、温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任意两点得满分)

(3)①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帀资金;(每点2分)②増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1)温泉为地热能资源。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温泉属于自然旅游景观。(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第一:旅游景区规划要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第四:景区规划设计要维护生态平衡;第五:景区规划设计要运用整体性原则,让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统一。(3)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可借鉴课本关于旅游业的作用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2 000到4 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4分)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4分)

(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和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8分)

(1)根据题意从天气、植被、地貌、湖泊等方面分析秋天九寨沟的自然景观。(2)从气候类型方面分析秋天天气特征;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植被、湖泊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北太平洋上,距美国本土3 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在公元4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此定居,给这个岛屿取名“夏威夷”,意即“原始之家”。夏威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有美丽的海滨,有宜人的气候,有奇特的火山景观,还有其他多彩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世界第一流的旅游胜地,每年有4 000多万游客慕名而至。

(1)美国是个跨洲的国家,夏威夷群岛散布在________(大洋)上,是________(大洲)的组成部分。

(2)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________景观和________景观。夏威夷群岛属于________景观。

(3)材料中介绍的自然风光中没有提及(  )

(4)夏威夷群岛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性和________性的特征;岛上建有许多游乐场以供旅游者休闲、娱乐,这反映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性的特征;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遗迹产生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的特征。

(5)旅游资源既是一种无价的_______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财富。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表现在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

正确答案

(1)太平洋    大洋洲      (2)自然 人文 自然

(3)D     (4)多样 非凡 可创造 永续

(5)精神文化 美学 科学 历史文化 经济

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1)可查地图了解夏威夷群岛的位置。(2)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3)材料中提到的有: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景观。(4)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非凡性、多样性、可创造性等特性。(5)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三幅不同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元朝时期大运河河道变化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水系,在世界上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杭大运河属于________景观。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北部河道向东移动,南北航程缩短原因:隋朝时,长安、洛阳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黄河流域是经济重心。元朝时,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性增强

2.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3.物质文化 关系是一方面,自然对物质文化景观影响较大,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京杭运河沟通南北五大水系,沟通了南北航运。但后来由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而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另一方面,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京杭运河沟通了南北内河航运,活跃了商品经济。沿岸地区可用大运河进行排涝灌溉,开发运河沿岸的旅游资源,带动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1.考查学生对京杭运河这一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的了解,反映出文化景观的时代性特征。

2.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基本常识。京杭运河是世办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3.考查学生运用“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这一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的能力。京杭运河的建造、北段的断航,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样这一文化景观的出现,对沿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中世纪穆斯林统治的地区图,回答12题:    

  

12.(1)图中是           宗教的分布区,它的发源地在           

(2)7世纪到13世纪是此宗教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它扩散到       洲、       洲等地区。它的扩散形式以     扩散为主,     扩散为辅。此宗教的扩散与       的扩张相一致的。

(3)图中阴影区域内     (矿产)丰富,其储量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主要输往               等地。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以及此资源生产和消费的         

(4)此宗教三大圣地之一的            ,也是                教的圣地,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事件的原因有:

                                                    

正确答案

(1)伊斯兰教   西亚     (2)欧 非  扩展  迁移  军事   (3)石油  西欧 北美 日本  地域性  不均衡性    (4)耶路撒冷  犹太教  基督  耶路撒冷问题、巴以矛盾、被占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等

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随军事扩张以迁移扩散为主的形式向欧洲及非洲等地扩散;西亚也是世界重要的石油产地,主要输往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地,这体现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特点,以及资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性。此地因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存在,冲突不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2009年重庆模拟)读资料和“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兰新铁路由甘肃进入新疆境内踏上哈密绿洲,在哈密市以西的铁路沿线,你会发现一行行南北向整齐排列、状如火山堆积物的土包,这便是勤劳的哈密人民开挖坎儿井所堆积的泥土、沙砾。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坎儿井,曾经促进了哈密绿洲农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资料中坎儿井中的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属于      水,其水源主要靠       补给

(2)按文化形态分类, 坎儿井属于      文化

(3) 坎儿井是哈密人民同干旱作斗争的光辉业绩,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试说明坎儿井是如何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的。

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坎儿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列举它的价值。

(5)近年来,坎儿井已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潜  高山冰雪融水   (2)物质(3)新疆地区水资源十分珍贵,坎儿井的暗渠位于地下,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坎儿井是顺着天山到哈密的地势从高到低修建的,因此水可以从地下含水层自动流出来,从而节约了能源

(4)①灌溉价值;②旅游价值;③文化价值。

(5)距发达地区远,交通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差

(1)坎儿井的水主要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应为潜水,其补给水源主要是天山上的冰雪融水;(2)坎儿井由新疆人民创造,按文化形态分类属于物质文化景观;(3)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晴天多,蒸发强,水资源十分珍贵,坎儿井的暗渠位于地下,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坎儿井是顺着天山到哈密的地势从高到低修建的,因此水可以从地下含水层自动流出来,从而节约了能源

(4)新疆地区降水少,蒸发旺,坎儿井的修建有利于当地农业浇灌,具有灌溉价值;由于坎儿井为新疆特有,为新疆人民创造,属于文化景观,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5)坎儿井已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距东部发达地区远,且由于气候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交通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林芝桃花节于3月27日拉开帷幕、,下图为林芝旅游资源分布图。

(1)材料中列举的旅游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林芝桃花旅游节将延伸为“桃花文化旅游季”,这对于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风土人情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答出3项即可)

(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借助于文化元素。

(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不同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服饰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图”(图13)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夏威夷群岛属于火山岛,目前有基拉韦厄等火山在活动着,而大部分火山都是死火山。科学家考察了夏威夷岛、毛伊岛、瓦胡岛和考埃岛,借助于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了这些岛屿上的一些主要火山的年龄依次为130万年、190万年、370万年、510万年。

(1)根据夏威夷群岛火山年龄变化特点,请推断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说出人类监测该海域地壳和海底火山活动的情况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4分)

夏威夷旅游业发达。喷焰的火山、茂密的森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热烈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客来此度假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2)夏威夷群岛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依据材料分析说明。(6分)

正确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移动(2分)   遥感技术、GPS技术(2分)

(2)旅游资源质量较高:火山地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优美的热带海洋景观,美学价值等。(2分)旅游景点集群性好,彼此间距离较近。(2分)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兼有火山,热带海洋和森林的等多样组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风土民情等。(2分)

海底存在大洋地壳诞生处,海底岩浆上涌形成的火山岛也反映了活动时间特征;根据信息可知此地夏威夷岛东南是岩浆活动处,喷出形成岩浆岩向西北运动,所以越向西北方向的火山岩石年龄越老。这种变化需要使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形式展示。热带海岛、海洋火山等自然风光优美,建造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存,地域组合状况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地形景观在 (    )

A.花岗岩分布区  B.玄武岩分布区C.片麻岩分布区       D.石灰岩分布区

(2)该地形景观在我国的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3)写出你所知道的符合该地貌特征的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2分)

(4)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简述人类应如何趋利避害地开发利用这种地形景观资源。(2分)

正确答案

(1)D (1分) (2) C (1分)

(3) 路南石林   桂林山水 宜兴溶洞   贵州织金洞(写出其中两个就可)(2分)

(4)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价值,注意避免地基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越环境承载量的不良现象(2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旅游资源。(1)图示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分布于石灰岩广布地区。(2)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的是我国的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且气候湿润,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3)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景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金华双龙洞等。一般含溶洞景观的都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4)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其美学价值、经济价值,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下图),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正确答案

陆路交通可达性好(高速公路、铁路通过);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较近。(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此题注意充分利用图文信息,区别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和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的人员结构,黄山市主要客源地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图中充分体现出黄山市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联系方便,这样就能很好的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该图示意海南入境客源(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变化

据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近年来,在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较多,简要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5分)入境游客总量不断增长(1分);国外游客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在入

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1分)。俄罗斯纬度较高(1分),海南岛的热带

滨海风光对该国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1分),中俄关系友好。(1分)

试题分析:注意读图,从1995年到2007年:入境游客总量不断增长、国外游客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俄罗斯人到海南旅游要考虑两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国家关系。

点评:本题如何读图是重点,要求学生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是“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评价该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该城市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宜建于________(填A、B、C、D)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家森林公园 古代大型园林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旅游资源价值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基础设施完善

(3)B 接近森林公园和水域,环境优美

本题考查旅游地理。

(1)读图具有旅游价值的即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3)疗养院应建在环境优美的地方。

下一知识点 : 旅游景观的欣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旅游资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