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该图是台湾岛略图和台湾部分旅游景观图。

材料二:101大楼是位于台北市的一栋摩天大楼。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里,台北101大楼拿下了“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的三项世界之最。

材料三:2010年,大陆赴台观光人数突破556万人次,预计2011年底,大陆赴台观光人数将突破650万人次。赴台热的原因有两岸直航开通,赴台旅游成本大幅下降等。

(1)图中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有哪些。(4分)

(2)分析台湾发展面向大陆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8分)

(3)简述大陆不断升温的“台湾游”对台湾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阿里山、日月潭

(2)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台湾地理位置距大陆近,两岸直航,交通方便;大陆旅游消费市场广阔;台湾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3)带动台湾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台湾的就业机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台湾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本题考查台湾旅游。

(1)101大楼;鹅銮鼻灯塔、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人文景观;

(2)影响旅游活动的主要从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3)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地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小题1:图中旅游地有不同的旅游特色,如南京的旅游特色为“历史文化游”。请依此列举下列旅游地的旅游特色。

杭州                               ;上海                            

属于“水乡风情游”旅游特色的旅游地有                                   

属于“佛教名胜游”旅游特色的旅游地有                                 

小题2:写一段关于长江三角洲旅游开发的短文(50~100字以内),要求把下列短句用上。

                                                                       

小题3: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游客数量。简述长三角地区提高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正确答案

小题1:历史文化游或都市风情游(1分)   都市风情游(1分)  周庄(乌镇等)(1分)    普陀山(1分)

小题2:(用4个短句2分,字数1分,逻辑关系1分)(4分)

小题3: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素质等(2分)

本题考查长三角地区的旅游。

小题1:杭州以西湖周边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游为主;上海以都市购物游为主;

小题2:阐述上述4大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注意拟文要求:用4个短句;字数要求;语言的逻辑关系。

小题3:提高旅游环境容量主要从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和环境保护与管理及游客的数量和素质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瑞士国际文化保护组织——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评为“新七大奇迹”之首。

材料二:中国古长城分布示意图。

小题1: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长城沿线的世界文化遗产是________。

小题2:坐火车从长春到山海关旅游,应选择________铁路线。

小题3:2009年“五·一”假期,八达岭长城景区共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嘉峪关景区接待游客26488人次。造成两地游客数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小题1:C

小题1:京哈铁路

小题1:八达岭长城位于华北地区,依托北京地区,交通便利;而嘉峪关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八达岭长城距离客源市场近,而嘉峪关距离客源市场远。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嘉峪关长城景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小题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位于长城沿线的世界文化遗产。

小题1:坐火车从长春到山海关旅游,根据图中的地理位置可知应坐京哈铁路

小题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旅游示意图。

分析该区域近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该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原因:旅游资源独特,集群条件好,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发展快,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大幅提高;社会环境稳定;我国经济发展快,个人收入提高。(6分)

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4分)

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的注记可知,图示区域是西藏自治区。西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旅游资源独特,集群条件好,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随着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运输便利,游客集散方便。由于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该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大幅提高。社会环境稳定,我国经济发展快,个人收入提高,人们旅游活动欲望增强。

该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做好旅游规划。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要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西欧的荷兰是著名的低洼之国,他们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13世纪海水冲进内陆,把湖泊变成了海湾——须德海,于是荷兰开始了首次造陆工程。这时造的陆地大多低于海面,全靠成百上千的风车日日夜夜、长年累月地排水。1916年荷兰再次发生水灾,国家决定开发更大规模的拦海工程,1932年建成巴里尔大坝。1953年荷兰又谱写拦海保地动人乐章,他们制定“三角洲计划”,在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堤坝和水闸,风车再次欢快地运转起来。根据以上材料,完成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2分)

(2)根据材料,分析荷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何种景观为主?试列举其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不少于三个)(4分)

                                                  

(3)旅游业已成为荷兰重要的国民收入之一,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角度分析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正确答案

(1)B (2分)

(2)人文景观 ,风车、鲜花生产基地、拦海大坝、须德海、牧场等(不少于三个)(4分)   

(3)从市场距离看: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从交通条件看:西欧高速交通发达。同时荷兰风车景观等,体现了旅游资源独特性(6分)

试题分析:(1)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主要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属于自然景观;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而形成的属于人文景观。(2)结合材料,反映了荷兰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次啊了中反映的风车、围海造陆大坝、须德海、鲜花种植等。(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从旅游资源特征、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等内容,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荷兰的基本概况和材料分析即可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北京某景点客源情况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说明该景点客源变化的特点

小题2:请对北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正确答案

小题1: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

小题1: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

图中说明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北京应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②控制游客数量;③提高管理水平;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敦煌研究院作过统计,每年从5月到10月份,莫高窟每天的游客平均保持在3 000人到5 000人。而科学的测算结果表明,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应该是每天2 900多人。

甘肃省敦煌地区旅游景点分布图

(1)请说出敦煌地区有哪些自然旅游景观。

(2)结合材料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正确答案

(1)雅丹魔鬼城、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森林公园等。

(2)有利条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游览价值大。不利条件: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注意要求回答自然景观,不包括人文景观。评价一地区旅游资源的有利不利条件主要从旅游价值,集群情况,交通通达度,环境承载量等方面。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多,地域集群状况好,但所处地区人口少,距客源地远,接待能力差,环境脆弱影响了旅游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香格里拉是云南省新兴的旅游胜地。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933年美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一个拥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气候多样、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即现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三江并流”是指               、金沙江三条大江并行奔流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2分)

(2)简述香格里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3分)

(3)说明香格里拉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2分)

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是著名的山谷冰川。迪庆州政府拒绝了将道路修到冰川下的建议,也拒绝了投资者在冰川上修建索道的设想。目前进入这些地区仍只能依靠当地的马帮。

(4)迪庆州政府上述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请就此提出两项旅游开发的合理化建议。(3分)

正确答案

(1)怒江 澜沧江(2分)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河流众多,生物多样性显著。(任答三项,3分)

(3)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项,2分)

(4)保护生态环境(1分)。

保护环境和适度开发相结合,合理控制客流,鼓励生态旅游等。(任答两项,合理即可,2分)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1)三江并流是指横断山区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2)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形成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方面分析。(3)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从旅游资源特征(游览价值)、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4)旅游景区内的大型工程建设将影响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保护当地的旅游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下图表示我国的亚洲人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状况示意图。图中目的地之间的连线表示旅游流量,线越粗,表示流量越大;线越细,表示流量越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我国的亚洲人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北京成为人境旅游集散地的主要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合理即可,4分)

距亚洲境外游客主要来源地近;交通通达性好(或交通便利);地区接待能力高;当地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游览价值较高等。(1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试题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亚洲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北京距亚洲境外游客(日、韩、美等)主要来源地近;北京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通达性好;北京是首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高;北京是历史名城、古都,当地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独特性强,游览价值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西部地区某村镇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据图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3个)(3分)

(2)简述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6分)

(3)为了发展该地的旅游业,拟在A、B两条线路中选一条修建公路,写出你认为合适的线路并说明理由。(4分)

正确答案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3分,任答3个即可)

(2)优势: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且组合状况好;(2分)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通达性差;位于西部,与客源市场的距离较远;基础设施 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有限;旅游环境容量较小,开发不当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4分)

(3) A合适,理由:线路短,建设成本低。(4分)   

或B合适,理由:占用耕地少且有助于游客顺次游览各景点。(4分)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旅游的自然风光是)雪山 湖泊 石林;人文风光是傣族风情。

(2)本题考查旅游区位因素分析。分有利条件—景观、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组合等;不利条件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3)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选择因素。从线路距离、降水成本、旅游线路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三峡有雄、险、奇、幽之荚,真是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山、水、泉、林、洞,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可称是长江风景线上最为奇秀、最为集中的山水画廊。三峡也是一座宏大的历史博物馆,有殷商旧城、巴蜀遗物、秦时栈道、楚国阳台,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石宝寨、“鬼城”丰都、张飞庙、白帝城等。这些名胜古迹不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且丰富了旅游内容。

材料二:三峡蓄水后,三峡游正在由“水上游”向“地上游”转变,三峡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每年入冬后,巫山红叶会吸引大量游客,旅游淡季变成了旅游旺季。游客们攀爬于红叶烂漫的山间,不仅能近观红叶,还能感受登山的乐趣。曾经“养在闺中人未识”的风景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三峡库区“地上游”。

(1)根据材料一,评价三峡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3分)

                                                                             

                                                                           

(2)下图示意巫山地区的三个著名景点,巫山红叶体现的是            美。请为三地选择合适的观赏方法。(4分)

①巫山红叶:                                                               

②神女峰:                                                                 

③小三峡:                                                                 

(3)上图反映某景区“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关系”,该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                       

                                                                      。(3分)

正确答案

(1)三峡既有山、水、泉、林、洞等自然旅游资源,又有殷商旧城、巴蜀遗物、秦时栈道、楚国阳台,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石宝寨、“鬼城”丰都、张飞庙、白帝城等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多,种类丰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3分)

(2)色彩    

①选择冬季观赏最佳      ②选择特定的地点远观     ③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体验“人在画中游” (4分)

(3)旅游接待能力未充分发挥,利用率低      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加强宣传(3分)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和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

(2)巫山“红叶”体现其色彩美;巫山红叶应选择应抓住欣赏的时机,结合材料二应在冬季;神女峰这样的地貌酷似景观只有在特点位置才能欣赏到特殊的效果;小三峡等山水组合的景观欣赏应乘船顺流而下体验。

(3)图示大多数时间出现旅游市场需求低于地区接待能力,而出现闲置接待能力的现象。故提出的措施如增加旅游项目等吸引游客;并实行旅游淡季降低门票价格等措施增加淡季的游客数量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西安周边主要旅游景点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分别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4分)

(2)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本次园艺博览会有1200万游客参观,本次世园会推行绿色引领时尚的理念。请你分析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给陕西省旅游开发带来的变化。(6分)

正确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4分)

(2)旅游资源更加丰富;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更便捷,服务设施更完善);客源市场扩大(地区接待能力增强)。(6分)

试题分析:

(1)、旅游资源主要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该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

(2)、通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西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了知名度,从而扩大了客源市场;会议过后留下了一些场馆等,成为新的旅游资源,使得旅游资源更加丰富;世园会推行绿色引领时尚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的旅游环境质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下面两个旅游胜地均属“世界遗产”,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甲属于          旅游资源,乙属于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景观,甲旅游资源较乙旅游资源更具          价值。(3分)

(2)旅游景点的开发,对当地区域的发展有那些积极意义。(3分)

(3)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须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其中,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特别注意避免对                     的坡坏,乙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尽量避免          的破坏。(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旅游地理 读林芝位置、林芝旅游资源分布、林芝入境客源结构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从旅游资源的分类来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属于    旅游资源,大昭古城属于     旅游资源。(2分)

(2)简述林芝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2分)

(3)分析林芝入境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3分)

(4)简述林芝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3分)

正确答案

⑴ 自然 人文(2分)

⑵ 种类多样;密集程度高; 组合条件好;游览价值高(任两点给2分)

⑶ 邻近的亚洲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游客较多(1分) 经济发达;市场距离近;游客数量日益增加(2分)

⑷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3分)

试题分析:

(1)雅鲁藏布大峡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大昭古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游览价值高。

(3)读图可知,亚洲地区的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游客较多;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且市场距离较近。

(4)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旅游地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巨人之路(由巨大的六角形玄武岩自然形成的岸堤)、西部高地地质公园(以曲折的海岸线和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闻名)、伦敦塔桥、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等,体现出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点。(2分)

(2)奥运场馆在赛后可作为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属于________(自然/人文)景观。(2分)

(3)分析本次奥运会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多样性

(2)人文

(3)吸引大量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但同时也加重了当地的环境负担,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试题分析:

材料中列举的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各类人文景观,体现了旅游资源多样性的特点。

奥运场馆由人工建设而成,属于人文景观。

奥运会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可从有利(扩大游客量等)和不利(环境压力大)两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旅游景观的欣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旅游资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