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十八),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因受天文、水位、淤泥以及风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此次潮水非常壮观,大约60万游客拥挤在钱塘江两侧观看涌潮胜景、大潮日将近,海宁盐官、杭州萧山纷纷举行观潮节,迎接各地游客。早在一个月前,观潮楼座位已被预订一空,观潮棚的空位也所剁无几,三星级以上宾馆入住率基本上达100%、由于观潮人数众多,旅游局提醒游客分散观潮,注意人身安全;为加强游客疏散工作,保证游客出行需求,交通管理部门还专门增加了公交车班次,缩短发车时间。

材料二:位于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江面骤缩,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蔚为壮观。

材料三:杭州湾示意图

(1)钱江潮又称海宁潮,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观赏钱江潮首先必需_______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D、融人真情实感

(2)图中城镇中____观赏钱江潮的位置最佳。观潮日可能会给景区带来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观潮日结束后,当地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问题。

(3)钱塘江潮潮头一般为1到2米,最高可达3米。在涌潮推进时,受"丁字坝"、凹岸的阻挡,将翻起高达10多米的巨浪。由下游向上游推进的速度约每小时20公里,浩浩荡荡,势如破竹。最快时可以达到10米/秒,相当于一个人需要百米跑世界纪录的速度才能逃过潮水的追击。因此,钱塘江潮水卷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假如你是一名安全防护人员,需要对游客作哪些方面的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盐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游客稀少、住房空置、旅游收入减少(任答两点)

(3)①要在规定的区域观潮;②如遇危险,要迅速向垂直于潮水前进方向的地势较高处撤离;③万一落水或被潮水击打,要尽量抓住身边的固定物,防止被潮水卷走;④在有人出现险情时,要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并立即拨打110报警。(任答三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旅游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拟在荒地处建几处人文景观,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3)该地的山地、森林、空气为什么以前不能成为旅游资源?这对于我们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中发现,森林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该景区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康体娱乐等

(2)既要突出自然又要保护自然,兼顾游客方便

(3)原因:以前人们生活水平低,还不能形成旅游消费的强烈愿望;以前城市环境污染轻,城乡环境之间的差异小。启示:旅游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时期游客的需求去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开发应面向一定的消费群体,按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4)能突出主题即可,如:保护绿地、高抬贵足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2010年11 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寰樊市重新更名为襄阳市。

(1)图中所示景点突出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米公祠内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杏参天,给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3)试评价襄阳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襄樊更名为襄阳为什么能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历史文化

(2)清静幽深

(3)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高,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经济较为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具有较强的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比较便利;地域较广阔,环境承载量较大;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等。(4点即可)

(4)襄阳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襄樊历史短,知名度低,更名为襄阳市可以扩大该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对旅游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11月11日,在“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家界地貌”获得了国际知名地质地貌学专家的认定。自此,凡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都可统称为“张家界地貌”。

(1)张家界地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价值等旅游资源价值。

(2)形成张家界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某俄罗斯旅游团游览完张家界地貌后前往株洲,他们想继续游览庐山、黄鹤楼、苏州园林、中山陵,最后从北京坐飞机回俄罗斯,请你为他们安排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张家界应该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科学价值;美学价值

(2)流水侵蚀

(3)从株洲经京广线到武汉黄鹤楼,再经长江到九江的庐山,再经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到苏州园林,经京沪线到南京的中山陵,最后经京沪线到北京。

(4)搞好旅游景点各功能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人数;禁止大规模的楼堂馆所等破坏旅游资源的建设,对景区内已建成的经营性房屋进行拆除等。(答出两点且合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

(2)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地域组合更加合理;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交通更加便利;客源市场扩大;地区接待能力增强。(答出其中4点即可,必须有反映条件变化的词)

(3)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旅游消费,增加了旅游收入(或创汇、创收、回笼货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国家AAAAA 级风景区瘦西湖一蜀冈风景区级风景区、AAAA级个园、何园等;有鉴真、史可法、朱自清等名人纪念馆;有以“扬州三把刀”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茶艺文化、沐浴文化;有漆器、玉雕、剪纸、刺绣等精湛工艺品。

材料二:

图1为“我国城市游客到访率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2为“2005年扬州市国内旅游客源组成抽样调查统计图”

(l)图1表明我国城市游客到访率随距离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扬州国内旅游的最主要客源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级行政区。

(3)安徽紧邻扬州,但在客源组成中比例较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分析扬州旅游资源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适宜游客在扬州进行的旅游活动有

[     ]

    A、品味美食,休闲娱乐

    B、登高攀岩,强健体魄

    C、回顾历史,探寻名人足迹

    D、游湖穿园,赏园林独特魅力

正确答案

(1)我国城市游客到访率随距离增加而递减,80%的游客集中在距离景点500km范围内,500km以外地

    区游客到访率随距离增加递减幅度变小

(2)江苏;上海

(3)经济欠发达,居民收入较低

(4)扬州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级较高;集群状况好

(5)A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杭州市着力打造市区“一小时半”旅游圈。现已拥有星级饭店200多个,同时大力进行城市路网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整合以“三江两湖一山一河两址”(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与千岛湖,黄山,京杭大运河,良渚文化遗址和跨湖桥遗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使杭州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简述杭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国各大旅游点纷纷涨价的大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区自2002年起免费开放大部分景点。景区管理部门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大幅提升。

(3)简述杭州西湖免费旅游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

(2)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地域组合更加合理;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交通更加便利;客源市场

    扩大;地区接待能力增强。(答出其中4点即可注:必须有反映条件变化的词。)

(3)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或

    创汇、创收、回笼货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某省两地发展旅游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出现的后果。

(1)将以下备选答案代号填入相应方框内。

    ①旅游区布满废弃物,环境破坏

    ②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

    ③用文物换取外汇,文化遗产流失

    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⑤旅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⑥调整产业结构的较好取向

    ⑦为地方产品创造新的出路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从某省两地发展旅游造成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出现的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人类与环境之问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C、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面

    D、发展旅游业必须由当地居民投资

正确答案

(1)A一②;B一⑥或⑦;C一⑦或⑥;D一⑧;E一①;F一③;G一④;H一⑤

(2)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9 月15 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是本年度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机。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名句,每年都会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聚集在钱塘江沿岸守候观看“一

线潮”“回头潮”等壮观景象。

材料二  下图为杭州湾示意图。

(1)钱塘江潮属于_______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钱塘江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对钱塘江大潮景观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然;非凡性

(2)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人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 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3)钱塘江大潮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历史上就极负盛名,旅游资源质量高;距杭州等众多旅游景观所在地近,集群状况好;地处浙江沿海,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区,市场距离近;杭州湾周边县市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旅游地理

读“我国西部地区某村镇资源分布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5分)

(2)分析该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说明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种类多样;(3分)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2分)

(2)注意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要相适应(2分)   该地有石林、高山,环境脆弱,过度开发极易造成生态破坏(3分)

本题考查旅游开发。(1)图示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景观类型、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等方面分析。(2)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主要是注意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出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以下二则材料,回答:(9分)

材料一: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自然遗产的中国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因旅游人数众多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2000年接待游客514万)。面积为39平方千米的张家界自然保护区,由于美丽的湖泊和瀑布、丰富的植被和富有特色的沙质地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在自然保护区内现建有400家旅馆、53家旅行社和40多家娱乐中心。

材料二:1997年云南丽江地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古老的建筑、山川美景、世界文化遗产带来的名气,这一切都使丽江古城的中心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游乐园。到2000年为止,丽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蜂拥而致的游客严重破坏了丽江地区的文化和生态平衡。据当地官员说,丽江老城10%的户主(其中80%居住在市中心)已迁出老城,因为生活越来越不方便,租金和开销也在增加。这些现象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初衷。甚至连丽江的玉龙雪山也在融化,当地人说这是由于“游客呼出的热气”所致。

⑴丽江风景属于(     )

A.旅游主体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的

⑵丽江地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这里具有的(       )

A.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D.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⑶上述两则例子说明了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            相适应,否则就会产生哪些旅游环境问题:                                                 

⑷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②                        ;③                        

正确答案

(1)C      

(2)B

(3)环境承载力  环境污染  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  固体废弃物污染    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   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等

(4)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及意义。

(1)旅游景观属于旅游资源。

(2)丽江古城属于人文景观,主要反映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3)材料反映旅游活动影响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在旅游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分析。

(4)查课本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从经济收入、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旅游地理 (10分)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以山称奇、以水叫绝。2004年2月13日,该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2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云台山共接待游客43.44万人次,对该景区构成较大威胁。图为该景区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6分)

(2)说明为保护该世界地质公园应采取的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游览价值高;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好;临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近、客源广;景区服务设施齐全,地区接待能力强;交通线直通旅游景区,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任答其中三点,每点2分,共6分)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2分);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2分)。

试题分析:

第(1)题,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应从当地的优越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市场需求、区域位置、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

第(2)题,保护该世界地质公园应采取的措施应从限人、加强监管来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云台山旅游开发为切入点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另外本题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1)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上表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正确答案

(1)壮

(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了审美内容、增加了审美情趣;科学价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游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本题考查旅游业的发展。

(1)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注意结合材料,主要反映了游客数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3)结合材料,在近年来的游客数量增长和美誉度方面呈下降趋势。

(4)注意从材料中寻找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结合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

分析图7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正确答案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本题考查根据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旅游条件的分析评价。根据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读气候,根据图例解答问题。该地: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资料及图, 回答下列各题。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县城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叙述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

    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

    术乃至风土民情的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建筑有美学价值和开发带来经济价值。(2)对背景环境和资源造成环境破坏,产生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下一知识点 : 旅游景观的欣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旅游资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